<p class="ql-block">结束了乌兹别克斯坦的游览,跨境进入土库曼斯坦(这是这次中亚五国中唯一需要办签证的国家),土库曼斯坦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中亚国家。我们一早(9点前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陆上边境口岸)等候,等到从土库曼斯坦办完入境,已是中午12点多。午餐后抓紧参观图拉别克哈努姆陵墓。</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有的考古学家认为是一座陵墓,但也有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它是建于12世纪的一座神庙。但无论如何,该建筑均可视为中亚地区的最完美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座陵墓也是当年花剌子模帝国遗存的重要历史建筑。该陵墓以独特的天文符号和宗教融合为特色,展现了伊斯兰艺术的独特魅力。 </p> <p class="ql-block">穹顶内365个细瓷部分代表一年365天,穹顶垂直下方的24个弧形代表一天24小时,下面12个较大的弧形代表一年12个月,4扇大窗户代表一个月4个星期。体现了花剌子模的天文学造诣与宗教融合能力。</p> <p class="ql-block">古特鲁克-帖木尔古称玉龙杰赤,是古代花剌子模王国的首都,丝绸之路在中亚地区的重要交易都市之一。古镇拥有一系列11-16世纪时期的纪念碑,包括一座清真寺、旅馆的门、堡垒、陵墓和一座尖塔。</p> <p class="ql-block">该群遗址曾是花剌子模帝国首都玉龙杰赤的核心区域。1220年蒙古军队攻陷玉龙杰赤后,城市遭焚毁殆尽,而这些作为少数幸存的历史遗迹,承载着帝国短暂辉煌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古特鲁克-帖木尔宣礼塔是一个伊斯兰式的宣礼塔,高约60米,由砖砌成,有亮蓝色的飞檐,是中亚地区最高的宣礼塔之一。200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ii),库尼亚—乌尔根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来到土库曼斯坦的重头戏,当然是游览“地狱之门”,你要看到“地狱之门”,先要让你品尝交通上的炼狱之苦,200多公里的路程,一路坑坑洼洼,整整开车7个小时才到(有颈椎病和腰椎病的朋友千万不要尝试)。</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团队是14+1(领队),再加上地导,一共16位,每车乘3位乘客(坐4位的话,后排中间的位置会把人颠出毛病来),车辆都是丰田霸道的四驱越野车,但一路的路况惨不忍睹。</p> <p class="ql-block">这200多公里,有时在公路上开,有时在公路旁的路基上开,有时要在沙漠里开,有时在交汇车夹缝里开,主要问题是通往地狱之门的公路到处是坑坑洼洼,无法正常行驶,这样使得平均车速只能达到30公里/小时左右。</p> <p class="ql-block">眼见夕阳西下,人困马乏时,突然看见远处一片红色烈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如同打了一针强心剂,瞬间大家不约而同发出了一阵欢呼声,“地狱之门”就在脚下。</p> <p class="ql-block">所谓的“地狱之门”其实是在1971年苏联地质学家在土国进行钻探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充满天然气的地下洞穴。钻探装置下的一片泥土倒塌,留下一个直径约50-100米的大洞。为了防止有毒气体外泄,他们决定点燃漏出来的天然气。截至今日,洞口的火焰从未间断过,当地人称戏为“地狱之门”。</p> <p class="ql-block">原本地质学家们希望等洞内的气体燃烧几天,等有毒气体燃烧殆尽之后再进入勘探。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直至到今天,火焰燃烧了50多年仍未熄灭。后续还会燃烧多少年无法预估,但据地导介绍,火势是在一年比一年小。</p> <p class="ql-block">看完“地狱之门”,晚上入住搭建在沙漠里的蒙古包,这里的电和水都是受限的(电是靠太阳能,水是靠长途运输过来),唯一欣慰的是美景是无限的。</p> <p class="ql-block">一夜无眠(热的无法入睡),辗转反侧,忽然想起孟子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要看美景不也如此吗?</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立于蒙古包前,凝视这沙海中的日出,光芒万丈,霞光也泼上蒙古包浑圆的穹顶,投下巨大而温暖的剪影,如一枚金色方舟泊在沙浪之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该整装出发了,地导再次带领车队回到“地狱之门”前,让我们看看“地狱之门”的白天景像,也让我们和它作一告别。</p> <p class="ql-block">2013年,火山口的火焰强度和温度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近几年在逐年下降,土国政府正在考虑在“地狱之门”附近引流,逐渐熄灭这里的火焰,所以,想看“地狱之门”景象的朋友们,要赶早了。</p> <p class="ql-block">土库曼斯坦,位于伊朗、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亚洲唯一的中立国,中亚五国中历史最古老的国家,也是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之一,我们来到了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首访的是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是位于首都阿什哈巴德市南部的综合性文化机构,1998年由土耳其出资建成,占地面积22500平方米,馆藏约2万件展品,集中展现土库曼斯坦的历史文化脉络。</p> <p class="ql-block">1998年11月12日,由土耳其与土库曼斯坦两国总统共同剪彩开馆。博物馆以白色大理石建筑为特色,主楼顶部设计有天蓝色中央圆顶,象征土库曼历史上的突厥国家,建筑融合现代与民族元素。</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土库曼斯坦曾先后成为古代帕提亚帝国、阿拉伯哈里发帝国、塔希尔王朝、萨曼帝国、蒙古帝国、花剌子模汗国、塞尔柱王朝及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的组成部分。波斯人、马其顿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鞑靼人都曾在此建立过国家,直到15世纪才基本形成土库曼民族。</p> <p class="ql-block">这片土地见证了多元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拜火教等宗教文化先后在此传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汉代张骞曾率领使团抵达帕提亚,开启了中国与西域交流的大门。土库曼斯坦因此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真正的亚洲之心。</p> <p class="ql-block">而土库曼斯坦的历史文明更是源远流长。尤其是在青铜时代中期,即距今约4300-3700年间,这里是中亚地区城市发展的鼎盛时期。大量考古遗存表明,土库曼斯坦东部的捷詹河三角洲、穆尔加布河三角洲,以及南部卡拉库姆沙漠和科佩特山交界处,都曾是青铜文化的重要中心。</p> <p class="ql-block">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中亚文明最古老的记忆。作为中亚地区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其古代展厅以跨越7000年的历史脉络为轴线,通过2万余件文物勾勒出这片土地上人类文明从萌芽到交融的壮丽史诗。</p> <p class="ql-block">在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的古物展厅展出阿契美尼德王朝到1世纪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来自尼萨古城的象骨角杯、大理石雕塑,有帕提亚时期的金器、银器、青铜器,还有在土库曼斯坦梅尔夫发现的无名女神雕塑。</p> <p class="ql-block">其中,出土自尼萨古城的20多只象骨角杯最为著名。角杯由象牙雕成,杯体垂直,雕有奥林匹克图案,题材是希腊的,又融合了东方艺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古特鲁克-帖木尔宣礼塔及周边遗址群</p> <p class="ql-block">土库曼地毯在全世界享有盛名,地毯是土库曼国宝和民族的骄傲,土库曼人自豪地把地毯图案绘制到自己国家的国徽和国旗上。传统土库曼斯坦地毯一般呈深红色,由羊毛或驼毛加丝等原料织成。</p> <p class="ql-block">土库曼斯坦独立柱广场,俗称八条腿,是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的主要建筑之一。独立柱柱高 91 米,表明土库曼斯坦于 1991 年独立,柱周围有众多土库曼斯坦历史著名人物雕像,纪念他们为土库曼斯坦所做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步入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宏伟的建筑群与精致的名人雕像,它们不仅工艺精湛,更承载着土库曼斯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艺术作品,无论是细腻的线条处理,还是宏大的构图布局,都让人叹为观止,值得每一位文化旅行爱好者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对于渴望探索中亚历史与文化的旅行者而言,土库曼斯坦独立广场无疑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宝藏。在这里,你不仅能感受到独立带来的自豪与荣耀,更能通过这些建筑与雕像,窥见土库曼斯坦过去的风雨历程与未来的无限可能。</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的一端矗立着的是土库曼斯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尼亚佐夫的镀金雕塑,他最有代表的就是其自己的"宏伟巨作"——《灵魂之书》(土库曼语:Ruhnama),该书包括自己的自传,以及伊斯兰精神教义与道德制导等内容。属于该国百姓必须要了解与熟知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广场周边有中立柱(象征中立国地位,由三个支撑柱体代表独立、中立和民族团结)等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