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没想到的是,沈阳的冬天也下雨,而且下得还不小。抵达沈阳的第一天,安顿好住宿,我们便在雨中步行,直奔大帅府与沈阳故宫。作为沈阳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地标,大帅府与故宫隔着不远,离我们入住的酒店也近。我是第三次到这来参观了。<br> 大帅府的建筑群融合了中西风格,罗马式的大青楼与中式四合院相映成趣。不论是老虎厅的威严、小青楼的静谧,还是赵四小姐故居的浪漫,能为历史添上浓墨重彩个人注脚的,始终是站在广场上的那位少帅(雕像)。凝视着和我们一样吹着风淋着雨的“少帅”,内心“俱往矣”的感慨油然而生。<br></h1> <h1> 沈阳故宫虽不及北京紫禁城的恢弘,但清初肇基的雄浑之气仍盘桓于大政殿的八角重檐之间。<br> 从大政殿到十王亭,从清宁宫的朴素到文溯阁的典雅,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清朝初期的兴盛与变迁,都在诉说着一个王朝策马入关前,在此厉兵秣马的峥嵘起点。<br></h1> <h1> 当晚与沈阳的同学相聚,把酒言欢,悠哉、乐哉!<br> 第二天上午参观辽宁省博物馆,感觉不错,能学到不少关于辽、金的历史和契丹族起源、发展的脉络。令人感慨的是,曾驰骋于白山黑水间的王朝,无论他们如何彪悍,最终都在与中原文明的猛烈碰撞中血脉相融。<br></h1> <h1> 午后中街的漫步却令人恍惚。曾经喧嚣鼎沸的商街,如今却是门前冷落、顾客稀少,维数不多的商店中居然金店居多,许多家用电器和数码产品都撤柜了。<br> 唯有“盛京大家庭”底层,用许多老物件精心复刻了七十年代的场景,算是挽留了这座老工业城市往昔的体温。<br></h1> <h1> 离开沈阳后,我们驱车来到大连,第一件事是去火车站旁边的售票处购买船票。因现场申请电子行驶证耽误了时间,我和菜花放弃去老虎滩海洋公园游览,坐上当地201“网红”公交来到了附近的俄罗斯风情街。<br> 风情街在胜利桥西北,又称为团结街。据说这里保留了许多原远东白俄罗斯时期的建筑,已有百年历史。从胜利桥跨过铁路就到了风情街入口。<br></h1> <h1> 查阅资料得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沙俄通过《旅大租地条约》强租旅顺、大连,而后开始在这里建 “达里尼”市。建的第一条大街在胜利桥北,当时被称为“工程师大街”,又称“技师大街”,日占时期称为“露西亚町”,后改名为“儿玉町”。<br> 2000年后,“工程师大街”经重新翻修、改扩建,打造成了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俄式风情一条街。其实,这里至今保留的俄国建筑,是大连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但见证的却是近代大连被沙俄侵占的屈辱历史。<br></h1> <h1> 步行去中山广场,沿途高楼林立,彰显着大连现代城市格局。<br> 而走进中山广场,仿佛又走进了一个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时光隧道。八条街道如辐射的光线汇聚于此,环绕广场的巍峨建筑群凝固了昔日时光。花岗岩砌筑的旧朝鲜银行大楼,科林斯巨柱撑起沉重的历史穹顶;线条冷峻的大连民政署旧址,则烙印着殖民管治的森严印记。<br></h1> <h1> 这些由俄人始建、日人接手的庞然大物,在秋阳下投下巨大阴影,无声讲述着这座港口之城被轮番争夺的沧桑身世。<br> 我们穿行于拱券与柱廊之间,绕行一周拍照打卡,将建筑褶皱里深藏的往昔密码装入镜头,定格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时光印记。<br></h1> <h1> 在大连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旅顺。作为“2024西北东北”最后一天的行程,旅顺之行也成为了我们此行最为深刻的篇章。<br> 先去游览了黄海、渤海分界线景区。“老铁山头入海深,黄海渤海自此分。西去急流如云涌,南来薄雾应风生”,我们站在老铁山的观景台上,却并没看到黄海和渤海自然分界的壮观景象。<br></h1> <h1> 然后去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里面场景令人震撼,锈迹斑斑的铁窗、阴暗潮湿的牢房,将日俄战争的残酷、侵略与殖民者的暴行直观呈现。讲解员讲述的囚犯生活细节,让历史不再冰冷,而是化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br> 不过我并未弄明白,里面为什么专设了一个韩国展厅。<br></h1> <h1> 下午登白玉山。<br> 山上有一座塔式建筑,位于山顶又造型奇特,因而极为显眼。这是一座历史建筑,原为日军为纪念日俄战争中阵亡官兵而修建的“表忠塔”,是日军于旅顺口留下的侵华建筑之一,是见证日本侵略者殖民中国东北罪证的重要物证。<br></h1> <h1> 浓雾锁住了旅顺军港,天地苍茫间,军港的轮廓在浓雾中若隐若现。<br> 正当我们失望之际,雾海深处却忽然有了异动:一艘黝黑的潜艇如巨鲸一般悄然浮现,犁开凝滞的水面,缓缓归港。潜艇进港的奇观,这场意外的邂逅,让我们喜出望外,更为我们的行程写下了雄壮的注脚。<br></h1> <h1> “渤海恒生”渡轮犁开渤海的夜涛驶向威海,甲板上的我和同伴们凭栏回望,身后是渐行渐远的东北大地。</h1><h1> “2024西北东北”自驾游行程,8月15日从深圳出发,经湖南、贵州、 四川、青海、转西藏走青藏公路返回青海,从甘肃千里跃进内蒙包头,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西北部分的行程。而后于9月16日从包头“再出发”,沿边境线进入东北,用40天时间完成了内蒙西部和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环游。</h1> <h1> 这一路走来,车轮丈量的不只是地理的遥远,也是时间的纵深与层叠。我们在各种风光中陶醉,我们在沉重的历史中驻足,我们在充满活力的城区或原野中癫狂,我们在各种时空交错当中,用心记录了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时光印记。</h1><h1> 当旅顺口的潜艇在浓雾中破水而出,它犁开的决不只是黄海的水面,而是我们都已进入了“新的时代”。威海的清晨,以一轮喷薄的日出迎接着我们,让我们知道,“2024西北东北”行程已经结束了,而美好的一天又已经到来,不久的将来,我们又将开启新的行程。这,正是我们旅行的意义!</h1> <h1> <font color="#9b9b9b"> (谢谢浏览,顺祝吉祥!)</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