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津五大道:百年风云的时光之旅

一朵云

<p class="ql-block">“千年历史看北京,百年历史看天津。”当你踏入天津五大道,仿佛打开了一本厚重的民国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每一栋建筑都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建筑:万国建筑博览馆</p><p class="ql-block">五大道汇聚了2000多幢风格迥异的花园式建筑,有英式的庄重、意式的典雅、法式的浪漫、德式的严谨、西班牙式的热情,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馆”。漫步在五大道的街头巷尾,维多利亚式的尖顶、巴洛克式的雕花、折衷主义的廊柱一一映入眼帘,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的某个小镇。</p> <p class="ql-block">五大道世界建筑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英国领事馆.抵旧址。</p> <p class="ql-block">英国教堂</p> <p class="ql-block">名人故居: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五大道地区原为外国租界,汇聚了众多名人名宅,如末代皇帝溥仪、爱国将领张自忠等上百位中外名人的故居,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末代皇帝溥仪的故居。静园初名乾园,为北洋政府驻日公使陆宗舆宅邸,1929年—1931年,末代皇帝溥仪于此居住,更名“静园”,寓意“静以养吾浩然之气”。园内建有西班牙式砖木结构楼房一座,两侧配有平房,后院建有附楼。</p><p class="ql-block">   溥仪离津之后,静园几番易主,历经变迁,至本世纪初,静园已住有居民45户,院内、楼内搭建违章建筑600余平方米,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杂院,空间状况十分拥挤,存在严重的自然损坏和人为损坏现象。幸好在2007年7月,修整后的静园终于向世人重现当年溥仪在津时的生活状态</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故居:奢华的军阀府邸,展示了当时军阀的富有。张学良故居博物馆最大的特色,就是穿越的概念。经过了两年的修整,耗资千万,无论从音乐,装修,家具,服饰等各个方面都原景重现了当年张家生活的原貌,让你从踏入博物馆那一刻,就穿越回到了90年前,体味张学良将军生活的原貌。只是,如今这里似乎更像一家餐厅,而不是曾经叱咤东三省的张学良故居。</p> <p class="ql-block">著近女作家:张爰玲旧居。</p> <p class="ql-block">梁启超天津旧居</p><p class="ql-block">  饮冰室指梁启超故居书斋。书斋"饮冰室"为浅灰色两层洋楼,建于1924年。首层为其书房,二楼做卧室和会客。梁启超后期著述均于此完成。"饮冰室"系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专为其设计,造型别致典雅。</p><p class="ql-block">   梁启超一生只活了五十六年,却波澜起伏,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自天津登舟,仓皇逃日;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梁启超又是自天津登岸回国,受到凯旋般的欢迎。此后除了几年京师宦途生涯,云南讨袁的军旅生涯之外,他人生最后的十四年都是在天津,在意大利租界的这座风格优雅的“饮冰室”里,度过他宁静而著述丰硕的学者生涯。</p> <p class="ql-block">马占山故居:抗日英雄马占山的旧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曹禺故居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曹禺故居,有两栋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前楼现在作为纪念馆展示一些图片文献资料,后楼摆放着一些家具,作为故居的日常生活起居展示。旁边的曹禺剧院也是可以参观的,大厅是向观众和游客展示曹禺的戏剧创作和其生活的“曹禺戏剧生涯纪念展”和“曹禺历史戏剧资料收藏展”。</p><p class="ql-block">   曹禺是天津人,也是我国著名剧作家,自幼喜欢戏剧的他,处女作《雷雨》即震动了当时戏剧界,1935年到天津体验生活创作出话剧《日出》,1940年发表《北京人》,1946年创作《桥》,1948年出版了电影剧本《艳阳天》,这些作品使曹禺享誉世界,也让中国的话剧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故居</p><p class="ql-block">  李叔同即著名的弘一法师,天津人,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知名的佛教高僧。他出身书香世家,通古博今,曾东渡扶桑,专攻音乐和绘画,创办中国第一个话剧社团“春柳社”,后来他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并南下福建泉州,穷其一生潜心钻研佛经戒律,终成一代宗师。</p><p class="ql-block">   李叔同故居位于河北区粮店街62号。这座清代建筑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院内建有游廊和小花园,室内陈设精致,环境幽雅。在宅院里有一西式书房,取名“意园”,是李叔同1910年从日本学成重返故里时修建的,以展示一展宏图的意愿。只可惜,后来由于住户繁杂,年久失修,粮店后街60号逐渐失去了本来面貌。如今重建后的新址在离这里不远的海河东路与滨海道交口处 。</p> <p class="ql-block">清末大总管的奢华居所</p><p class="ql-block">  庆王府</p><p class="ql-block">  庆王府始建于1922年,原为清末太监大总管小德张亲自设计、督建的私宅,在原英租界列为华人楼房之冠。后被清室第四代庆亲王载振购得并举家居住于此,因而得名“庆王府”。这里有间小小的博物馆,记录了这里主人曾经的兴衰过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还有潘复旧居、顾维钧故居、顾曹锟旧居…,太多了就不依依介绍了,等下次来再仔细参观。</p> <p class="ql-block">- 周叔弢旧居:睦南道129号,民族实业家周叔弢在此居住。他以“为国家而藏书”的理念,收藏了大量古籍善本,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睦南道旧居</p> <p class="ql-block">起士林,中国第一家西餐厅。</p> <p class="ql-block">天津音乐厅</p> <p class="ql-block">钟楼伫立,时光流转,</p> <p class="ql-block">马车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