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藕香残玉簟秋

情有独钟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5年8月8日,立秋后的第二天,早上天气灰蒙蒙的,燕子低飞觅食,太多蜻蜓在空中飞舞,根据民间谚语这天看样子是要下雨了。</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夏天十分特别!早在七月上旬小暑未至,这老天爷的值班官好似摁错了“启动键”似的,气温连续走高直逼摄氏40度,让我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创下了当日全国高温第九的“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  往年6月下旬就开始兴致冲冲的奔藕塘拍荷花了,好像这一年你不去赶一下“时髦”这天就要乱套似的,好歹就这臭水平破相机,不鼓捣一堆乱七八糟的荷花照片心中就不得安逸似的。鬼使神差或独自或结帮,一个夏季总得有个三趟五趟的不然不得轻易收手。</p> <p class="ql-block">  今年则不同了,经历了那些天的“下马威”,都看破“红尘”了,听说某某热射病紧急抢救住院了,某某人不听劝告强装大头虾经不起三下五除二一命呜呼了,别人劝说是假自己懒得动是真,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一晃都“立秋”了。其实,今年的小暑包括大伏还真的不怎么热,就在35 C*以下徘徊。奇怪的是,我等之辈没去拍荷花这池塘荷花同样开的艳!这夏天也不同样顺利平安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  立秋都过了,天又文文雅雅的,今日不出闺更待是何时!简单用餐之后,挎上习惯了的“宝马”,带上相机支架防雨兼防晒用具悠哉游哉向东郊湿地公园进发!刚刚上路凉飕飕的雨点便打到我的脸上,好像是低声细语好心劝回,它那里知道我是个铁了心一路向前不回头的家伙!它更不懂“听雨赏荷”的意境是多么的美妙!它更不晓得我心里面还真的希望它稀稀沥沥越下越大才好呢!</p> <p class="ql-block">  雨真的如我所愿,越下越大。立秋虽至,暑热未消,雨中的荷塘却透出别样生机。细雨如丝,凝成晶莹水珠在荷叶上滚动,微风拂过,水珠轻颤,荷叶随之摇曳,绿波荡漾间粉荷亭亭,或含苞待放,或盛放如霞。偌大的荷花池中,红颜色的花儿居多,什么红牡丹红统帅风卷红旗红盏托珠金陵火都,展示着他们各自的风姿,唯有不多的白色剑舞玉碗荷花白君子莲独树一帜鹤立鸡群,雨雾朦胧中更显素雅挺秀,吸引游人不得不驻足观赏,正如诗中所绘:“濯濯雨中荷,粼粼花底波”,雨滴落于荷面,似铜盘承露,又似云锦落银河,动静相宜,清绝脱俗。</p> <p class="ql-block">  历代文人常以雨荷寄托情思。宋代欧阳修在《临江仙》中写下“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以听觉通感描绘雨打荷叶的碎玉之声,雷雨初歇后断虹明艳,月华待升,意境空灵悠远。何燕宁的《立秋赏荷》则聚焦细节:“细雨凝珠荷上滚,微风荡漾叶边扬”,捕捉雨荷的动态之美,并借“寻来一朵花还艳”暗喻夏秋之交的绚烂与短暂。张晓风在散文《雨荷》中,由雨中半开的红莲感悟人生——红莲似火,于雨中倔强绽放,恰似生命在困境中的坚韧与热烈,引人深思“世间凉暑”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  立秋标志着秋气始生,但“立秋非入秋”,”,暑热犹存,雨荷正是这一过渡期的生动写照。梧桐叶落、晨露凝光,荷塘却仍以繁花延续夏的绚烂,又以雨珠的清透预示秋的凉意。雨荷之景,既是对自然时序的呼应,亦暗含生命哲思:如张晓风所悟,荷在风雨中的姿态,恰似人生于变迁中的从容与坚守——盛放时不骄,凋零时不馁,于凉暑交替中诠释永恒。</p> <p class="ql-block">  立秋的雨中荷塘,是自然与人文的交响。它以雨珠为墨,以荷叶为笺,书写着夏秋之交的清丽诗篇,更在滴答雨声中,传递着对生命韧性的礼赞与对时光流转的静观。</p> <p class="ql-block">  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渐渐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秋字本身就是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一叶知秋,沉甸甸的季节里,唯有懂得,落地生根。时间如梭,岁月无情。花常开,水长流,惟有赏花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去了又来,有的一去不复返。莫悲伤,休感叹,这就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路走来总是不断的奔跑不断的跌倒,却依然没有放弃心中执着的梦。用爱去涂抹着梦根的颜色,用执着去兑现梦想的谜底。太多人都曾受伤过,也曾想放弃过。回到最初的地方,才发现,再也回不去的是这一路走过的四季风情。只有,向前。向前才有希望。</p><p class="ql-block">人生之秋,格外沉重。肩上扛着世界的理想,心里装着家人的期望。不能停留,不能闪失。累了,就爬上顶楼,或凝眸远眺,或放声嘹亮。苦了,就默默的在安静的地方,不想被人安慰,自己一个人疗养。珍惜这美好时光,珍惜这分分秒秒。</p> <p class="ql-block">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日阴云不散,霜降稍迟,诗人以枯荷承接雨声的意象,将萧瑟之景升华为孤寂中的坚韧美学,体现对生命荣枯的哲思。</p><p class="ql-block">还有苏轼的名句《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通过荷叶凋零与残菊傲霜的对比,既展现秋冬交替的自然规律,又隐喻人生逆境中的气节与希望。</p><p class="ql-block">有朋友更会想起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以荷花残香引出秋凉,借藕断丝连的意象,含蓄表达离别之愁,兼具婉约意境与情感张力。李璟《浣溪沙》更是脍炙人口『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荷花香气消散、荷叶凋残的画面,与秋风愁绪交织,暗喻南唐国势衰微,赋予自然景象以家国沉沦的悲怆感。</p> <p class="ql-block">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就像眼前荷塘中满池雨中荷花一样,曾经的绚丽多彩风光无限!每天那么多人的观赏朝拜!秋天不知不觉和你没商量,说来就来,不见了昨日的风花雪月,迎来的是秋日的风,寒凉的雨,花瓣一片片凋零,荷叶一天天黯然失色,最后落得面目全非残荷满池……</p><p class="ql-block"> 我热爱着每一个现在,过去的也许很值得留恋。可是,每一个现在,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前方,才是我们追寻的方向。点亮,心中的灯塔,在汪洋中,一如既往。等到了生命的彼岸,回首处,但愿我们还会热泪盈眶。</p> <p class="ql-block">  雨,还在一个劲的下,打在荷叶上发出鼓点般的声响,盛开着的花朵随风摇曳,一阵大风吹来,花瓣依依不舍告别花朵掉落到了不见天日的水中默默地轻轻的毫无声息!远处那支含苞欲放的花蕾昂首挺胸屹立不倒,是的,她坚持着坚强着,因为她懂得她还没有完成她应有的使命,既然来了就一定要绽放一回灿烂辉煌一次!雨打在张张荷叶上犹如颗颗珍珠落玉盘,珍珠滚落汇聚成硕大透亮水银般的晶莹湖面,随着风的作用菏叶摇摇晃晃瞬间坠入水中,发出悦耳的声响。</p><p class="ql-block"> 胡思乱想啥呢,自作多情啥呢,笑迎人生下一站吧!尽管那时候寒风刺骨雪花飘零,同样有晴日有花开,举杯畅饮,把酒言欢!“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就那么回事儿……</p><p class="ql-block"> 闲暇无聊,听雨赏荷,感慨万千!胡编乱造,拙笔轻言,为闲拍无用之作寻找一方栖身之处,但望各位朋友垂阅海涵赐墨斧正。</p><p class="ql-block"> (特别说明:本期所有影像均为笔者拍摄于东方湿地公园,其中两幅近似水墨画的图片是经过后期加工,瞎弄玩的很不精致,制作方法在上一篇《水墨荷花》中有分享,其实方法很简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一试。)</p><p class="ql-block">(2025.8.10.21:00于公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