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水遗珠——曲凹哩码头

肇之日源

<p class="ql-block">汀水遗珠——曲凹哩码头</p><p class="ql-block"> 文/陈日源</p><p class="ql-block">汀水汤汤,穿山越壑,千年流淌间,滋养一方水土,亦雕琢着历史的痕迹。在长汀城北,上溯汀江,有一处名唤“曲凹哩”的古老渡口,它静卧于山水回环之处,曾是汀江上游各乡镇挣脱山峦羁绊、连通八闽乃至走向世界的咽喉要津。值此《浴血荣光》荧屏热映之际,这段被热血浸染的红色航道,这段承载着商贸繁华与战略转折的古老津渡,其沧桑身影与不朽价值,愈发清晰地浮现于世人眼前。</p><p class="ql-block">曲凹哩码头非寻常野渡。其前世,乃是汀江上游水运网络上一颗璀璨明珠,是深山腹地通往外界繁华的“文明之窗”。遥想当年,汀江舟楫如梭,宁化、清流连城、乃至赣南的竹木山货、土纸药材,皆汇聚于此,由此装船,顺流而下,直抵潮汕,汇入大海的磅礴贸易;而下游的盐巴布匹、洋货奇珍,亦逆流而上,经此分发,滋养着广袤的山乡。码头之兴,必聚人烟,必生市廛。曲凹哩古码头,正是汀江航运鼎盛时期活生生的切片,其格局保存之完整,在今日汀江流域堪称孤例。临水而筑的青石板台阶,已被岁月和足迹磨砺得温润如玉,无言诉说着千帆辐辏的往昔。岸畔,昔日繁华的遗存清晰可辨:迎来送往的饭店、小吃店,升腾着人间烟火与旅途温情;供商旅歇脚的客栈,木门吱呀间收纳过多少异乡人的梦呓;雕梁画栋的逍遥楼,曾是富商巨贾宴饮酬酢、听曲赏景的销金之所;琳琅满目的杂货铺,是方圆百姓生活物资的集散地;藏于深巷的烟馆(此乃历史之晦暗印记),亦曾吞吐着迷离的烟雾与时代的颓靡;而最为独特的,当属那专供船工休憩议事的艄公楼,粗犷的木结构里仿佛仍回荡着船工们搏击风浪的号子与粗野的笑谈及酒香的豪迈。那些鳞次栉比的古建筑和历经风雨剥蚀、顽强存续至今的历史原件,共同构筑了一幅立体鲜活的“汀江古码头风情图”,是研究明清至民国汀江流域社会经济形态不可多得的“地上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历史的长河在此处激荡起最为澎湃的浪花。曲凹哩码头的厚重,不仅在于商贾的足迹,更在于它曾以坚实的臂膀,托举起一支改变中国命运的钢铁洪流。时光回溯至风雨如磐的1934年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形势日益严峻,战略转移已成定局。在长汀、宁化集结的中央红军一部,肩负着掩护主力、断后阻敌的重任。彼时,陆路封锁重重。正是这古老的曲凹哩码头,以其宽阔的水面和相对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了红军实施战略机动的重要节点。史料确凿记载,一支红军部队曾在此渡过,便迅疾经馆前直抵宁化,最终汇入那气壮山河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滚滚铁流之中。码头的青石,曾亲历红军草鞋的匆匆步履;渡口的江水,曾映照红星闪耀的坚定目光。曲凹哩码头,由此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镌刻下了一个鲜红而沉重的坐标,其历史地位,因《浴血荣光》的再现而愈加凸显,其蕴含的“浴血”精神与“荣光”传承,正是这片土地最深沉的血脉记忆。</p><p class="ql-block">沧海桑田,航运式微,汀江上往昔千帆竞渡的景象已渐行渐远。然而,曲凹哩码头却如一位睿智的老者,在时代变迁中顽强地保存了自身完整的肌理与风骨。它不仅是汀江流域硕果仅存、形制完备的古码头遗珍,更是见证当年“上八百,下三千”汀州航运空前繁盛的活化石,一座无需围墙的露天古码头博物馆。其价值,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地理坐标,升华为承载地方文脉与民族记忆的重要文物载体。幸逢盛世,文保意识觉醒,旅游开发勃兴,曲凹哩古码头迎来了凤凰涅槃般的新生。昔日在江上劈波斩浪、承载货物与希望的乌篷船、竹筏子,如今已化身为游客体验“江上行船观景”的独特载体。泛舟清流,但见两岸青山叠翠,古建倒影摇曳,耳畔仿佛响起旧日的号子与市声,历史的画卷在桨声灯影中徐徐铺展。游客慕名而来,如炽如潮,踏访古街,触摸历史,感悟那段峥嵘岁月。为彰其名,弘其蕴,由本人敬书的“曲凹哩码头”四个朴拙大字,已深深镌刻于一方硕大的青石之上,立于码头显要处。这方石刻,不仅是对古码头地理身份的昭示,更似一声穿越时空的深沉呼唤,以其浑厚的历史底蕴与勃发的时代生机,召唤着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轰拥而至。人们在此凭吊先辈足迹,领略古建风韵,体验水乡风情,感受从历史深处流淌至今的生生不息的力量。古码头在新时代的喧嚣与活力中,实现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旅游价值的完美交融,成为解读汀江文明、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地标。</p><p class="ql-block">曲凹哩古码头,是汀江母亲河孕育的一颗明珠。其“前世”,写满了商贸的繁华与山乡的开放;其“壮歌”,浸染着红军将士的碧血与长征精神的荣光;其“新生”,则绽放于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春风之中。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承载着厚重的记忆,又在时代的召唤下焕发青春。《浴血荣光》的热映,恰似一道强光,照亮了这段尘封的航道,让世人再次聚焦于这方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汀水遗珠。保护、研究、活化利用好曲凹哩古码头,不仅是对一段辉煌历史的铭记,更是对一种不朽精神的传承,是为汀江文脉在新时代的奔涌注入不竭的源泉动力。</p><p class="ql-block"> 二0二五年八月十二日定稿于汀州</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陈日源作词、李杰作曲《乌篷船恋歌》伴奏曲</p> <p class="ql-block">《浴血荣光》剧照</p> <p class="ql-block">文旅宣传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