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几次来浙江,阴差阳错,与义乌擦肩而过。每回老K都念叨:“得去义乌看看!”这回从诸暨出来,高铁一站即达,说什么也不能再错过了。</p> <p class="ql-block">义乌的“小商品之都”名头太响,我们只留两个半天,也得先安顿好住处,立刻杀向篁园服装市场。走马观花也好,先狠狠吸一口这座商品之城的空气再说。</p><p class="ql-block">服装城太宏大,百米多长的八层建筑,铺面挤挤挨挨,但还是秩序井然。顾客不多,老板大多捧着手机,有人光顾,立马热情迎接。暑假期间,这里成了老板家娃游玩打闹的好地方。从小在这里耳闻目染,小小商人从小起步。</p> <p class="ql-block">浙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全省70.4%),平原仅占23.2%,河湖占6.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p> <p class="ql-block">闲暇时间和路边的一位六十多岁保安聊天,他是义务附近村里人。据他说改革开放前的义务“穷得很”,他们春上插完稻谷,在当地捣鼓一些服装、鞋帽。远足山西大同叫卖,返回时带上那里的核桃在家乡贩卖。他们这样的小“生意人”在当地已经过上“高端”生活了。</p> <p class="ql-block">在改革开放初期,义乌市(当时为义乌县)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摆摊妇女当面责问县委书记”</p><p class="ql-block">1982年,40岁的义乌妇女冯爱倩因生活所迫,偷偷在县城摆地摊,卖些纽扣、鞋带、别针等小商品。当时,政策尚未完全放开,摆摊被视为“投机倒把”,她多次被抓、被罚,生意难以为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天,冯爱倩鼓起勇气,将时任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堵在县委门口,当面质问:“政府为什么不让老百姓摆地摊?我们也要吃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谢高华没有回避,而是深入调研,了解到群众摆地摊实属生活所迫。他顶着巨大压力,冒着可能丢“乌纱帽”的风险,毅然拍板:“出了问题我负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随后,义乌县委正式宣布“四个允许”:</p><p class="ql-block">- 允许农民经商;</p><p class="ql-block">- 允许农民长途贩运;</p><p class="ql-block">- 允许城乡开放市场;</p><p class="ql-block">- 允许多渠道开展竞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此,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正式获得“准生证”,从最初的一块木板、两条凳子的露天摊位,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p><p class="ql-block">冯爱倩也因此成为义乌市场001号营业执照的拥有者,她的故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一个鲜活而生动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把乌纱掖到咯吱窝里,把老百姓放在心头上,迈出第一步,这个集体在有担当的一把手带领下前行。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顶层设计,那以谢高华为首的基层组织便是实践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这是必须书写的浓墨重彩的一笔。</span></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吗,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许多地方不时爆出的城管驱赶小贩,小贩似惊弓之鸟的经商环境吗?</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义务,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城”会在这里诞生。小小的县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一位敢于担当的“七品芝麻官”的带领下走出第一步至关重要。</span></p> <p class="ql-block">“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均耕地不到全国平均一半,逼得人“向外求生”。这种内生的动力是非常重要的,穷则思变是真理。</p> <p class="ql-block">如果要用一句话先勾勒浙江人的“底色”,可以借用余秋雨的自嘲:</p><p class="ql-block">“我们浙江人,白天是算账的商人,晚上是写诗的文人,骨子里是弄潮的冒险家,脸上却永远挂着西湖烟雨的温和。”</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初期,义乌货郎、台州补鞋匠、温州弹棉郎,靠一根扁担、一把剪刀走遍中国。最后走遍世界。</p> <p class="ql-block">看准机会敢押身家——“借十万、办厂子、再借一百万、再扩厂子”是标准节奏。</p> <p class="ql-block">一分钱能掰成两半花,义乌小商品能把利润算到厘;重面子:一旦发家,回乡修路、盖祠堂、办酒席,把“面子工程”做到极致,金链子、私人飞机也常被吐槽[^2^]。历史注脚:南宋以后“农商并重”的传统,让浙江人既懂“利”也懂“名”。</p> <p class="ql-block">抱团是为了更快地融入全球市场——今天巴黎街头的中餐馆老板,很可能一口台州腔,却能用法语报菜单、用TikTok做直播。</p> <p class="ql-block">浙江人的秉性不是单一光谱,而是一口“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复合味:山的硬、海的阔、水的柔、田的细,一起酿出了“温婉其表、锋利其里、务实其骨、浪漫其神”的浙江人。</p> <p class="ql-block">义乌人持续感恩</p><p class="ql-block">从1995年第一届义乌小商品博览会开始,每逢盛会,义乌老板都会自发在高速出口列队迎接“谢书记回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义乌人对谢高华的纪念,没有停留在官方仪式,而是像对待自家长辈一样,把感恩融进了日常生活、融进了市场里每一声拨浪鼓。归纳起来,他们做了四件“特别的事”:</p><p class="ql-block">1. 每年义博会“先迎谢书记”</p><p class="ql-block">从1995年第一届义博会开始,义乌人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开幕前必须先迎接谢书记“回家”。只要他在世,再远也会赶到;2019年谢老缺席,大家仍把第一排嘉宾席空出来,摆上他的照片,默哀一分钟后再敲锣开市。</p><p class="ql-block">2. “饮水思源”车队</p><p class="ql-block">2007年义博会,107辆奔驰、宝马自发在高速出口排成两公里长龙,每辆车贴“饮水思源”,横幅写着“谢天谢地谢高华”。此后,只要谢老来义乌,必有车队迎接;2019年10月27日他去世时,同样的“饮水思源”车队又从义乌开到衢州殡仪馆,送他最后一程。</p><p class="ql-block">3. “拨浪鼓+红糖”仪式</p><p class="ql-block">2020年谢老逝世一周年,义乌人把当年“鸡毛换糖”的货郎担、拨浪鼓、义乌红糖带到他的老家衢州杜泽老街,现场摇鼓叫卖,再现40年前的场景,然后把拨浪鼓永久捐给“谢高华改革担当精神传承馆”。</p><p class="ql-block">4. 民间“无形的铜像”</p><p class="ql-block">谢高华生前婉拒为自己立像,但义乌商户们把“谢书记”三个字刻进了心里:</p><p class="ql-block">• 每年清明、冬至,总有经营户带着自家孩子去衢州给他扫墓;</p><p class="ql-block">• 市场里流传一句话:“今天能做生意,先谢谢高华”;</p><p class="ql-block">• 有老板把“谢天谢地谢高华”印在公司年会门票上,有老板把老照片挂在店铺最显眼的位置,让新员工入职先学这段历史。 </p><p class="ql-block">对他们来说,纪念谢高华不需要一座石像——市场里川流不息的人群、年年敲响的拨浪鼓、义博会开幕式上那排空着的嘉宾椅,就是义乌人给老书记最隆重、也最温情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2007年的一次迎接,107辆奔驰车拉出“谢天谢地谢高华”的横幅,轰动全国。2019年10月23日,谢高华在杭州病逝,享年88岁;灵堂前依旧摆满了义乌商户送来的花圈,挽联写着“飞鸡毛引银练无愧先锋”</p> <p class="ql-block">只有计划的半天时间,时间刚过九点多我们赶到“义乌国际商贸城”。太早了,小老板也只是陆陆续续到位。进门途中我们会不时遇到年纪大的人笑着迎接,希望引领到他们的店铺看看。</p> <p class="ql-block">进到批发市场,真的被这里的规模震撼。整座商品城绵延4.2千米,五层。商品城总占地面积达640万平方米,拥有7.5万个商铺、21万多家供应商,汇集了26个大类、210多万种商品,辐射210多个国家和地区。</p> <p class="ql-block">站在十字口,放眼向前再转身往后都看不到边际。我们在三区溜达,商铺横向分为十四“街区”。总体感觉秩序井然,并不杂乱。尤其是化妆品市场,给人非常高端之感。</p> <p class="ql-block">国际商品城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多名境外商客常驻,各类外资主体超过8900家,与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在义乌的大街小巷不时能遇到行色匆匆的外国人,以中东、中亚、黑色面孔居多。有的在急走,有的在装货,有的骑着电动车奔驰,显得工作节奏很快。</p> <p class="ql-block">商贸城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专注于不同的商品类别。主要经营玩具、仿真花等。五金箱包、手表。文具、美妆、运动品。袜子。日用百货品、服饰,家纺、汽车用品……。</p> <p class="ql-block">商贸城紧跟电商潮流,线上线下融合,拥有7万个网上商铺,2024年义乌进出口总值达6689亿元。同比增长18.2%。出口。5889亿元,同比增长17.7%。</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商铺分工极细,只做专营。但每一间店铺里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几乎近千个品种。和老板聊天,“这么多的品种,你们能记得住吗?”义乌老板的能力令人震惊。</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看到的是小小店铺,可店铺的背后很多都有自己的工厂,商铺就是触角,最先感知需求,有专业团队第一时间设计、改进,网络传输,他们要在第一时间制作出最新需求的物件面世。</p> <p class="ql-block">义乌的老板能做到极致的商品成本控制,几分钱一件的利润也能做。</p> <p class="ql-block">走在路上,不时会遇到手捧电话,极速的讲着呜哩哇啦你听不懂语言的老外,多数是皮肤黝黑的人。许多老外常驻这里。</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分工明确,有专门做大包联运的店铺。和老板聊,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对欧美国家的出口挺受影响,现在义乌的生意多有转移,中东、东南亚、拉美国家的往来加大。</p> <p class="ql-block">义乌国际物流是他们的主营,门面上明确标识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和所需时间。</p> <p class="ql-block">现在义乌常住人口四百万,其中本地人只有大概一百多万,外地人中河南老乡占到三分之一。这里是一座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政府部门尽最大的努力,改进作风,商品查验快速通关,降本增效。上下齐心协力,生意越做越大。</p> <p class="ql-block">有勇于担当,敢把百姓放在心上的领导,再加上这些能睡得地板,吃苦耐劳又勇闯世界的浙江人,辉煌在这里展现,道路在这里越走越宽阔。</p> <p class="ql-block">又一次来到杭州这里。萧山区入夜时分景致特别美,这已是我们逛荡的必须选择了。</p> <p class="ql-block">奥体中心的夜色真美,徜徉其中,十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高铁时代,现在的旅游非常便利,乘坐高铁也许只要十几二十分钟的里程,就换一个地方。而且高铁票购买后,可以随意改签。我们从诸暨出来,就改签十二分钟后的车次,感觉真爽。出门吧,趁着还能溜达,走走看看,不辜负当今最美好的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