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1--楚汉相争1(读史笔记45)

寸草心1

<p class="ql-block">【沛公起兵】 </p><p class="ql-block"> 陈胜起义后,风起云涌,从者如流,“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p><p class="ql-block"> 这年九月,沛县(今江苏沛县)周围已有不少地方为起义军所攻占,沛县辖区内也有人向往起义,跃跃欲动。面对这样的局面,沛县县令惊恐不安。为了免遭起义军的屠戮,另谋出路,他产生了“以沛应涉”,争取主动的意念,但又拿不定主意,于是只得找县主吏萧何、狱掾曹参商量。萧何、狱掾曹参向县令建议说:“你是秦朝的官吏,现在想背叛秦朝,领着沛中子弟起兵,他们恐怕不会听你的。最好还是把那些逃亡在外的人召回来,能聚集几百人,这样大家就不会不听话了。”县令表示同意,他让吕雉的妹夫樊哙去找刘邦。</p> <p class="ql-block">  刘邦本名刘季,出生于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省丰县)的一个农户家里,“父曰太公,母曰刘媪。”</p><p class="ql-block"> 此前,刘邦为县里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修陵。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刘邦心想:即使到了骊山按罪也会被杀。于是走到丰西泽就停下来,饮酒大醉,当夜索性把剩下的所有农民都放。有十多个农民跟着刘邦一起逃跑,落草为寇。不久,发展到几百人。</p><p class="ql-block"> 樊哙找到刘邦后,刘邦就带着自己几百人的队伍,跟随樊哙急匆匆赶回沛县。</p><p class="ql-block"> 但这时沛县县令又突然后悔了。他害怕刘邦回到沛县以后会影响他的官位,危及他的身家性命,于是下令关闭城门,加强守卫,还试图杀了萧何、曹参。萧、曹二人深感形势危急,随即设法秘密越城投奔刘邦。刘邦得知城内发生突变,起草了一份给沛城父老的帛书,捆在箭镞上射至城上,帛书写道:“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p><p class="ql-block"> 帛书孤立了沛令,得到了沛城父老的响应。沛县父老很快杀了县令,开门迎立刘邦为“沛公”。</p><p class="ql-block"> 刘邦在县衙门中,设坛祭祀,并宣称自己是赤帝之子而树起红色大旗,正式宣布起兵反秦。接着,萧何、曹参和樊哙等人分头去招兵买马,沛中子弟踊跃参加,队伍很快发展到了两三千人。这时是秦二世元年的九月,刘邦48岁。</p> <p class="ql-block">【项梁起兵】</p><p class="ql-block"> 就在刘邦起义的当年九月,项梁、项羽也在会稽(今江苏苏州市)举起了反秦的旗帜。</p><p class="ql-block"> 项梁,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族之后,其父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的楚国名将项燕。</p><p class="ql-block"> 项羽为项梁之兄子,名籍,字子羽(一字羽)。项羽年少时,家人希望他读书写字,项羽不喜欢,又去学击剑,项羽也不喜欢。家人责备他,项羽说:“我要学万人敌的本事。”于是叔父项梁就教他兵法,但项羽也不肯学完。</p><p class="ql-block"> 后来项梁因为杀人,逃到吴中避灾。陈胜吴广起义后,秦国各地起义军不断冒出,会稽郡守殷通觉得秦帝国要灭亡了。于是叫来项梁说:“秦王朝大势已去,我要占得先机,所以打算起兵反秦,让你和桓楚统领军队。”项梁说:“桓楚还在外逃亡,不知道人在哪里,只有项羽知道。”</p><p class="ql-block"> 项梁随后出门叮嘱项羽持剑在门外等候,过了一会儿,殷通让项羽进来告之桓楚下落,随后项梁向项羽使了眼色,项羽突然拔出剑,斩下了郡守殷通的头颅。项梁手里提着殷通的头,佩戴殷通的官印。殷通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羽连杀将近一百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p><p class="ql-block"> 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侯、司马。于是项梁做了会稽太守,项羽为裨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p> <p class="ql-block">  陈胜被杀后,项梁召集部下议事,居巢人范增前来告诉项梁,如果不立楚国后人而自立,一定不会长久。于是项梁听取范增的意见,在民间找到楚怀王之孙熊心,仍立为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后刘邦也来归附项梁。</p><p class="ql-block"> 项梁统军在东阿大破秦军,别遣项羽、刘邦攻打城阳,破秦军于濮阳东,秦军被迫退入濮阳城内,项羽、刘邦又率军攻打定陶,斩杀秦将李由。</p><p class="ql-block"> 项梁连破秦军,非常骄傲。而此时秦派了大量的援军支援章邯,章邯在得到援军后突袭项梁,项梁兵败被杀。</p> <p class="ql-block">【破釜沉舟】</p><p class="ql-block"> 章邯打败并杀死了项梁后,认为楚地已不足忧,于是渡过黄河,汇合前来增援的王离军二十万一起攻打赵国,大败赵军。赵王赵歇,大将陈余,国相张耳,都逃进了巨鹿城。</p><p class="ql-block"> 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巨鹿,自己的军队驻扎在巨鹿南边,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给他们输送粮草。无奈之下赵王派使者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当时秦军十分强大,救赵诸军驻扎在巨鹿城北,陈余曾派陈泽率五千人先去试试秦军的力量,结果是到了那里就全军覆没了,自此,诸侯联军没有人敢前去迎战。</p><p class="ql-block"> 到了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后九月(闰月),楚怀王阵营分兵两路,一路以卿子冠军宋义为上将军,鲁公项羽为次将,亚父范增为末将,率军数万北上以解巨鹿之困;另一路以刘邦为主帅,进攻关中。楚怀王许诺说谁先攻下关中,就封谁为关中王。</p> <p class="ql-block"> 楚国援赵大军进至安阳(现在山东曹县东南)后,宋义称最好等秦赵两败俱伤后楚军再收渔人之利,故逗留46天不前进。项羽因此痛斥宋义并杀死了他。楚怀王遂封项羽为上将军,并令英布和蒲将军两支楚军也归其指挥。项羽率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黄河(一说为漳水),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两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二将渡河后初战小胜,赵将陈余又催促进兵。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一说为漳水),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经过九次激烈的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p><p class="ql-block"> 楚军的雄威压倒了诸侯军;援救巨鹿的诸侯国的军队有营垒十多座,却都不敢发兵出击。待到楚军攻打秦军的时候,诸侯军的将领都在营垒上观战。见楚军士兵无不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天动地,诸侯军人人都惊恐不已。</p><p class="ql-block"> 打败了秦军后,项羽便召见诸侯军将领。这些将领们进入辕门时,没有一个不是跪着前行的,谁也不敢仰视。项羽从此成为诸侯军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归他统帅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秦军屡屡退却,秦二世派人责问章邯。陈余也写了封信给章邯劝降,章邯犹疑不决,秘密派军侯始成到项羽那里去,想要订立和约。和约没有成功,项羽命令蒲将军日夜不停地率兵渡过三户津,在漳河之南驻扎下来,与秦军交战,再次击败秦军。项羽率领全部军兵在污水攻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p><p class="ql-block"> 章邯又派人来求见项羽,想订和约。项羽应允,与章邯约好日期在洹水南岸的殷墟上会晤。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安置在项羽的军中。巨鹿之战结束后不久,项羽坑杀了巨鹿之战投降过来的秦军二十万人。</p><p class="ql-block"> 与项羽北上救赵、俘虏王离、迫降章邯的同时,刘邦趁秦军主力被牵制在河北,乘虚自率一军向西进发,首先进入关中。于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突破武关,十月进入咸阳,秦王子婴出降,秦朝灭亡。</p> <p class="ql-block">【分封诸王】</p><p class="ql-block"> 刘邦入关后,与秦民约法三章,并派人驻守函谷关,以防项羽进关。当时项羽刚刚于巨鹿之战取得胜利,并歼灭了秦军的主力,正向关中进攻。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得知刘邦已经攻陷关中,一怒之下攻陷了关隘,并推进至戏水之西。刘邦当时与其军队同处霸上。 </p><p class="ql-block"> 鸿门宴之后,项羽佯尊怀王为义帝,分天下王诸将,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分封十八路诸侯,即以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魏豹为西魏王,都平阳;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韩成为韩王,都阳翟;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赵歇为代王,都代;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英布为九江王,都六县;吴芮为衡山王,都邾;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韩广为辽东王,都无终;臧荼为燕王,都蓟;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田都为齐王,都临淄;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另封陈余三县之地,梅为十万户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