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安徽博物院是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安徽博物院前身是安徽博物馆,建馆于1956年,是毛泽东主席唯一公开视察过并就博物馆事业作出指示的博物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馆名由陈毅元帅题写。</span>2010年更名为安徽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安徽博物院现为一院两馆运行模式。庐阳馆(老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常设展览有“安徽革命史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安徽好人馆”等。蜀山馆(新馆)位于合肥市怀宁路87号,常设展览有“安徽文明史陈列”“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新安画派”“江淮撷珍”等专题。两馆展厅面积共计17560平方,现藏文物31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649件/套。</p><p class="ql-block"> 此篇为“安徽文明史陈列”的部分展品。</p> <p class="ql-block">(一)安徽文明史陈列</p><p class="ql-block">安徽文明史陈列是安徽博物院常设的展览,系统梳理了安徽地区从史前到明清的文明发展脉络,重点展示凌家滩玉器、战国青铜器等代表性文物。</p> <p class="ql-block">凌家滩玉鹰(新石器时代)</p><p class="ql-block">此次参观遗憾地错过了这件藏品,它正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山水有清音:安徽文化艺术大观”展览中展出,展期2025年7月18日 - 10月30日,原件展出至8月17日。</p><p class="ql-block">(此图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龙虎纹四环铜鼓座(春秋)</p><p class="ql-block">春秋晚期青铜鼓座,直径80厘米,外壁饰高浮雕龙虎纹与衔环铺首,兼具乐鼓与战鼓功能,铭文为钟离公自用器物的实证。</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吴王光鉴(春秋)</p><p class="ql-block">吴王阖闾为女儿制作的青铜嫁妆,器身饰蟠虺纹与立体龙纹,铭文记载联姻史实,因兼具冰镇与温酒功能被称为“中国最早冰箱”。</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鄂君启金节(战国)</p><p class="ql-block">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的免税通行凭证。金节铭文共312字,详载水陆运输路线与免税政策,采用金银错工艺,是研究战国商贸制度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铸客大鼎(战国)</p><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时期最大最重的青铜圆鼎,重400公斤,通高113厘米,1933年出土于寿县楚王墓。鼎身饰羽翅纹与兽首纹,口沿刻“铸客”铭文。为现国家公祭鼎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影青釉莲瓣纹注子注碗(北宋)</p><p class="ql-block">景德镇窑青白瓷温酒器,釉色如玉,莲瓣纹浮雕层次分明,器壁薄如蛋壳,代表北宋影青瓷工艺巅峰。</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金扣玛瑙碗(宋代)</p><p class="ql-block">安徽唯一玉器类国宝。玛瑙碗口沿镶金边,器壁仅0.2厘米,透光可见天然纹理,材质采自西域,工艺繁复,为宋代贵族生活奢华见证。</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剔犀云纹漆盒(元代)</p><p class="ql-block">元代雕漆珍品,漆层厚达0.5厘米,表面刻卷云纹,刀法圆润流畅,为漆器工艺代表,存世仅两件(另一件藏故宫博物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