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我和我追逐的梦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141处摩崖造像的总称,造像约5万余尊,以佛教题材为主,兼融道教、儒教内容,形成独特的“三教合一”艺术体系。核心景区包括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其中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代表,集唐宋雕刻技法之大成,北山晚唐造像衣纹迎风飘逸,宋代造像线条清寂悲悯,形成时代审美变迁的立体图谱。‌‌</p> <p class="ql-block">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元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其内容为释、儒、道三教合一,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宝顶石刻是重庆大足区的标志性文化遗产,以佛教造像为主,融合了儒家、道教元素,展现了1200余年的艺术与宗教融合历程。 ‌</p> <p class="ql-block">宝顶山石刻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年~1252年),为一代高僧赵智凤主持营建,以大、小佛湾为中心,2.5千米范围内分布10余处小型石窟造像。规模庞大,内涵丰富,整体布局,图文并茂,具有鲜明的世俗化色彩,是中国石窟艺术的最后绝唱。</p> <p class="ql-block">形象逼真的石狮子造像。</p> <p class="ql-block">大佛湾石刻造像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p> <p class="ql-block">千手观音像‌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千手千姿宛若孔雀开屏,慧目慈眉间传递出宗教艺术的庄严与灵性之美。</p> <p class="ql-block">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这不但是中国千手观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艺术中一大奇观。</p> <p class="ql-block">卧佛造像‌采用虚实相间雕刻手法,15米长的侧卧姿态展现恢廓隽伟的气度,闭目安详的神态营造出宏远意境。</p> <p class="ql-block">释迦涅般像,又称卧佛,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之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严三圣像巧妙运用悬臂结构,7米高文殊菩萨手托千斤石塔,以力学与美学完美融合展现古代工程智慧。‌‌</p> <p class="ql-block">大佛湾位于圣寿寺左下一个形似“U”字形的山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其内容前后连接,无一雷同,犹如一幅图文并茂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大佛湾石刻造像依山势崖形雕刻,浮雕高大,题材广泛,龛窟衔接,布局雅谨,整体感强,气象壮观。</p> <p class="ql-block">佛像构思新奇,雕刻技艺娴熟,世俗色彩浓郁。内容多属佛经故事,石刻珍品比肩接踵。</p> <p class="ql-block">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释迦涅槃圣迹图”、“父母恩重经变像”、“地狱变像”、“圆觉道场”、“牧牛道场”等,形象逼真,寓意深刻。</p> <p class="ql-block">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罕见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场。大佛湾是为广大世俗众生进行说教的外道场,小佛湾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内院,体系完备而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石刻位于大足区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以大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长达500多米。岩高约7米,沿崖造像。从南到北形状若新月,龛窟如蜂房。造像5000余尊。造像细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浅小龛窟残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北山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阶教、净土宗等。这些造像题材都是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p> <p class="ql-block">此龛是韦君靖据《毗沙门天王经》镌造,通编为第5号。韦君靖造此像有自我比附为唐之毗沙门王之意。</p> <p class="ql-block">千手观音,刻有40只大手臂及风、雨、雷、电四神浮雕。‌‌人们敬仰观音,视观音为“美神”。</p> <p class="ql-block">该龛正壁中为佛祖释迦牟尼,双眼微颌下视,宽额颊丰,跌坐于莲台之上,沉稳平静,展示佛爷容貌无限的“相好”。</p> <p class="ql-block">转轮经藏窟: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明珠”,中心为镂空盘龙石柱构成的转轮经藏,四周环绕文殊、普贤等菩萨像,雕刻技艺登峰造极。</p> <p class="ql-block">这些造像的形象、姿态、性格、神情以至衣褶、饰物等,皆耐人寻味;组合变化丰富,刻工精美,步步移,面面观,出人意料的意境层出不穷。</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享誉全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