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土耳其旅游,卡帕多奇亚是必去之地。因为这里不仅是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所在地,更因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态与月球表面类似,被称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地球十大美景之一</p><p class="ql-block">真的,没有哪个地方能像这里,4000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因300万年前埃尔吉耶斯山和哈桑山两座火山喷发,火山灰与熔岩堆积后,经百万年风化、侵蚀形成了区域性独特的地质结构和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p><p class="ql-block">5月13日,我们从伊斯坦布尔飞往卡帕多奇亚,一下飞机,导游就领着我们去玫瑰谷。这里是卡帕多奇亚标志性自然奇观,以独特的火山岩地貌、色彩斑斓的岩层著称,因日落时岩石呈现玫瑰般的粉红色调得名</p> <p class="ql-block">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玫瑰谷,岩石呈现出奇异的形状,如月球表面层峦叠嶂,怪石嶙峋。有的岩石状如玫瑰花瓣,为我们提供了美好的视觉感受,虽然没有看见夕阳为它染上的玫瑰色,但因岩石富含铣元素,阴晴之间也有着红、粉、黄、灰、等色的变幻。初见卡帕多奇亚奇异地貌的喜悦,在这一刻迸发出来</p> <p class="ql-block">同伴们多数快步走进谷里,我和闺蜜俩日光谷影共徘徊,登高望远赏美景。其间偶遇一对俄罗斯年轻伴侣,小伙子带大碴子味的中国话讲得挺溜,原来是在大连工作</p> <p class="ql-block">走马观花穿梭在这片神奇的沟壑与谷涧之中,可尽情地饱览如雄壮、奇异、险峭、秀丽、幽深、旷达的地貌,美得令人难以描述</p><p class="ql-block">远古的火山活动孕育了这里岩石的千姿百态,在长期的风化、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下,使得凝灰岩在玄武岩的覆盖下形成了独特的柱状结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精灵烟囱”</p> <p class="ql-block">这些精灵烟囱实际上是一些特大号的圆锥形岩层,松软的岩石酷似锥形的尖塔,尖塔顶端被大自然赋予了一块更加松软的玄武岩“帽子”</p><p class="ql-block">它们形态各异,<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的像一根纤细的电线杆,有的则像一座巨大的碉堡。</span>顶部坚硬的岩石与下面的软岩层抗风化能力不同,自然形成了这种独一无二的地貌</p> <p class="ql-block">但远处那座在怪石嶙峋中显得中规中矩的山,倒让我想起了位于南非开普敦的桌山,像吧</p> <p class="ql-block">鸽子洞,也是卡帕多奇亚的一奇。我们虽然在这里只是蜻蜓点水,但也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没有时间下去参观,只能眺望。在坚硬的岩石上,看到一些很小的像窗户般的小洞穴,那是当地人为鸽子开凿的居所。我们脚下是一个开阔的山谷,石壁开凿了无数的鸽子洞穴,引来成群结队的鸽子在山谷中翻飞翱翔</p> <p class="ql-block">听说,卡帕多奇亚人为鸽子造居所,主要是让鸽子造粪当肥料,滋养贫瘠的山地。这里的岩石地质,放牧养鸡都不行,而野鸽子不用任何饲养投入,既能积肥还可以取蛋。虽然一只鸽子的粪便微不足道,但架不住成群结队,积少成多,有点收益就是赚</p><p class="ql-block">但是,如果不在山上凿洞,鸽子就居无定所,无法生儿育女繁衍生息,鸽子粪也无法集中。于是,就有了这成千上万的鸽子洞,形成了蔚然壮观的鸽子谷。多好的因地制宜之策啊,世界上恐怕绝无仅有,值得称道</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是大自然赋予了卡帕多奇亚宛若月球表面的神奇地貌,那么真正使这里拥有神秘魅力的原因,则是那些人工开凿出来的洞穴。在这看似荒无人烟的悬崖绝壁中,隐藏着不计其数的洞窟住房、成百上千座古老的岩穴教堂,规模极其宏大</p><p class="ql-block">高约60米的乌其萨城堡是开凿于2300年前的军事要塞,实际上是在一块巨大岩石上开凿出来的,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聚居地。早期的定居者将巨石挖空,形成相连的数量庞大的洞穴,兼具防御与居住功能</p> <p class="ql-block">城堡一侧的山体已经崩塌了,露出岩石的新茬。导游说,总有一天乌其萨城堡会消亡,大自然的力量是无法阻挡的</p><p class="ql-block">看着这块平原上凸起的六十米高的巨大岩石,简直就是一件现代主义的艺术品。周围数个圆锥型的巨岩也被早期的定居者挖空建成要塞,相连形成庞大社区。巨石上有数不清的洞口,像一个巨大的蚂蚁窝</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凿出的房间功能俱全,这里还能储存大量的粮食和水,当外敌入侵时,洞穴内存储的粮食和水可以令躲藏其间的居民维持数月而不必外出</p> <p class="ql-block">城堡的心形洞穴,天然浑成,被后人们称之为爱心洞穴,让险峻与浪漫在这里并存。在城堡内外穿行,总有不一样的风景</p><p class="ql-block">乌其萨城堡远不是真正意义上高山峻岭,但岩骨累累,硬朗峻俏,别具雄姿。乌奇萨城堡是在山体里凿出洞穴和瞭望口,构成功能齐全内部联通的防御工事。城堡就是山,山就是城堡,浑然一体,俨然像一个全身盔甲飒飒英姿的卫兵,也使这座奇峰有了永久的人文和自然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登上城堡的顶部,可俯瞰周围山谷,领略卡帕多奇亚神奇地貌。城堡的独特造型与周围岩石地貌以及民居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尽管那些岩洞之外的生活早已变化,现代化的房舍已经出现,但还是有很多土耳其人习惯了洞穴生活,有些山洞变成了土耳其居家的住所,另一些则用作贮藏室或牲畜厩棚</p><p class="ql-block">还好,奥斯曼帝国统治的500多年里,没有人曾想过去毁灭这些神奇的遗迹。于是,心怀宽广的土耳其人默默地守护着这片独一无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让历史不断地延续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从1963年在这里发现第一座地下城开始,到现在为止,卡帕多奇亚已发现的地下城多达36座。这也许还只是冰山的一角,卡帕多奇亚地下到底拥有多少地下城,仍然是个令人费猜的谜</p><p class="ql-block">这些尘封了数千年神秘的地下迷宫,它们为何而建、什么时候开始建、什么人修建、如何修建等等?这些谜团一直困惑着人们。最为常见的说法是,基督教兴起初期,一部分基督徒为逃避罗马统治者的迫害,迁徙来到这里,他们发现这里的火山岩质地较软容易开凿,于是就在这里挖掘了地洞作为藏身之处,以防御追兵的剿杀。到公元7至8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安纳托利亚,东正教徒逃到卡帕多奇亚避难,并将地洞逐渐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地下城</p> <p class="ql-block">卡伊马克勒地下城的模型像一块复杂多孔的巨型奶酪,通道狭窄,通常只能容一人弯腰通过。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入侵者的进入难度,有助于减缓其行进速度,也为居民提供更多逃生时间。22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来此参观时,大部分时间仍需要弯着腰或蹲着行进</p><p class="ql-block">虽然弯腰钻洞很辛苦,却没有出现一直担心的空气不畅、呼吸困难的问题。原来,地下城的通风设施设计很巧妙,内有通气孔与地面相连,通风道密如蛛网,两壁上人工开凿的凿痕清晰可见。地下城齐全的设施令人赞叹,或许,这就是人类的神奇所在</p> <p class="ql-block">这座地下城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赫梯时期就开始挖掘的。当时基督教徒为了逃避罗马人的迫害,在岩窑中挖掘了教堂、僧院及居所,逐渐形成了这座庞大的地下城。同山岩上的洞穴一样,这里也是一种民族和宗教的避难所,可容纳一万多人</p><p class="ql-block">地下城内部设施一应俱全,包括卧室、厨房、餐厅、酒窖、马厩、学校、教堂、水井、酿酒池和通风口等。这些设施不仅展示了古代人的生活智慧,也体现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下的生存能力</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时间仿佛变慢,甚至停滞</p><p class="ql-block">地下城之所以为“城”,是因为容纳人多,功能齐全。数百个房间,通过错综复杂的隧道相互连接,功能齐全,还有储水井、通风口,以及巨大的防御石门,应有尽有。比起山体岩洞来,这个工程恐怕难度更大</p><p class="ql-block">2000多年前,面对地下坚硬的岩石,在狭窄阴暗的环境中,一寸一寸地凿进,不仅是万般艰苦还一定是万分痛苦。愚公移山已不足以形容其艰难,不足以比拟其坚毅</p> <p class="ql-block">虽然生存异常艰辛,但他们还是很注重生活的品味,下图差点被我当成厕所的地方,原来竟是酿酒池</p><p class="ql-block">在这里留个影作纪念吧。先人们不仅留下这千古恒久的奇迹,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更是宝贵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如果来卡帕多奇亚旅游只能去一个景点,那一定就是格雷梅露天博物馆了。我们在卡帕多奇亚住了三天,最后的华彩重章在这里唱响</p><p class="ql-block">这里以独特的火山岩地貌闻名,被誉为“外星人遗落的地球村庄”。始建于公元4世纪,早期基督徒为躲避迫害,在火山岩洞穴中凿山建房,逐渐形成聚落</p><p class="ql-block">在被评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格莱梅山谷,几乎每座锥形尖岩都被挖空了。这里保留了中世纪几十座岩窟教堂。沿着简陋损缺的石阶和木梯去参观,看着那些残存的岩窟教堂,遥想当年修士们在环境极为恶劣、物质极为贫乏的条件下忠诚信仰、苦修献身的精神,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从15世纪开始,成为伊斯兰国家。在此之前,则为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统治,基督教主导。再在此之前,希腊时期和罗马帝国前期,君士坦丁大帝还没发布“米兰敕令”,基督教并不合法,基督徒们既要四处传教也要四处避难。卡帕多奇亚的特殊地形,荒无人烟,兵马难至,便成了他们的栖身之地</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基督教徒为了避难,在山丘的巨石中挖出许多教堂、住宿和豢养牲口的洞穴,既为格莱梅这片土地增添了丰富的人文内涵,也为卡帕多奇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格莱美露天博物馆浓缩了卡帕多奇亚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历史,汇聚了30多个岩窟教堂。当看到它们的时候,打碎了我脑海中原本教堂的形象,但正是因为它的不同而令人叫绝</p><p class="ql-block">格雷梅的意思是“让你看不到”,为掩人耳目,基督教徒将山体凿空修建的岩窟教堂都很隐蔽。后人为了便于区分,根据每座教堂壁画的内容及特点分别进行了命名,“苹果教堂”得名于壁画中某人手持苹果;“神蛇教堂”的壁画描绘的是圣乔治击退蛇的场景;“拖鞋教堂”壁画中的人物个个穿拖鞋;“无名教堂”是因为没有壁画…“黑暗教堂”是格莱美露天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岩窟教堂,因没有窗户、光线昏暗而得名,也成了壁画保存完好的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岩窟教堂内仍保留那些年代久远而装饰精美的壁画,均出自《圣经》故事。尽管有些已经斑驳模糊,人物和故事都需要尽力去分辨,但少数还保留着当年艳丽的颜色和完整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我们没有刻意去寻找教堂,因为这里外景更吸引人。蘑菇岩、动物岩、骆驼岩等怪石嶙峋,构成十分奇特的石锥群自然景观,让我们这些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更感兴趣。如果有机会,我会再到这里来细细欣赏</p><p class="ql-block">信仰的力量造就了令人震撼感叹的人文景观,与大自然神秘力量造就的奇特自然风光一道,成为人类宝贵的遗产,这就是去过一次就永远难忘的格莱梅露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奇亚的山石九窍神奇,八孔玲珑,精妙非凡。这些千奇百怪的岩洞,有浑然天成的,有人工雕琢的,既神奇又精妙。从这些孔窍中向外望去,又是别样风景。这组照片像一幅幅画作,美不胜收,是我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空山岩洞妙奇玄,鬼斧神工别样天</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奇亚热气球是土耳其最具代表性的旅行项目之一,以独特的地貌和浪漫体验闻名于世,但恐高的我选择了放弃。要申明一下,同行十人,我不是唯一哈</p><p class="ql-block">坐热气球要看天气,坐热气球的同伴第一次因天气不好,凌晨三点起床却铩羽而归。第二天,只有四位勇士选择了再次早起。他们赶上了好天气,如愿乘坐了热气球,留下了美好而特别的空中体验。其中一位如我般恐高,但战胜自我的朋友在高空潇洒了一把,令我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从他们发的照片中,看到了热气球升空的盛大场面,我们在所住的酒店也拍到了升空的热气球</p> <p class="ql-block">在卡帕多奇亚,许多洞穴也被装饰成酒店,成为一大亮点。入住这些耸立在山丘表面的洞穴酒店,探访古人们开凿的神奇建筑,可更好的领略古文明的智慧和魅力</p><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卡斯代森洞穴酒店,一楼的房间全是套房,每套都是在原有洞穴的基础上改建的,各不相同。房间宽敞,设施现代,又尽量保存了洞穴的特点。我们全住一楼,放下行李后就互相串门,新奇感爆棚</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周围也是典型的“卡帕多奇亚地貌”,有的高耸陡峭,有的象笋尖,有的如柱子,有的似人形,色彩斑斓、高低起伏,真是灵璧一石天下奇啊</p> <p class="ql-block">太阳西下,晚霞染红了远处的群峰,又将天空渲染得斑斓多彩,酒店在夜色中也显得朦胧神秘,我们好像置身于神话世界之中</p> <p class="ql-block">其实,就地质地貌来说,可以跟卡帕多奇亚媲美的应该是位于代尼兹利省的棉花堡。棉花堡的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地貌,层层叠叠的白色石灰岩台地,形似棉花堆砌而成的城堡。这些台地是由富含矿物质的温泉水在流动过程中逐渐沉积形成的,温泉水富含钙、镁等矿物质,对皮肤有很好的滋养作用。棉花堡的温泉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疗养胜地。这里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的双遗产</p><p class="ql-block">棉花堡应该算是土耳其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纯白色的钙化池内流淌着清澈的温泉水,非常漂亮。由于地势的起伏,水流在山坡上层层流淌。日积月累,便形成了如梦似幻的白色梯田。这些梯田形状各异,有的像巨大的莲花花瓣,有的似层层叠叠的云朵,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由于棉花堡的存在,让土耳其成为人们最想拜访的国家之一,每年都有几千万拜访土耳其的旅客涌向这里。然而,超红的人气却给棉花堡带来灾难,川流不息的游客与山下大量兴建的温泉旅馆,让泉水量锐减,枯竭的水源使原本白色的地表发黄转黑</p><p class="ql-block">我们来时,看到的棉花堡跟过去大相径庭,大量水池已近干涸,少有的几个池子里,泉水浅至小腿处或脚背…</p> <p class="ql-block">千里万里奔你而来</p><p class="ql-block">因为你是土耳其的一张名片</p><p class="ql-block">没想到今天看到的你</p><p class="ql-block">运没了往日的风采</p><p class="ql-block">过度的开发</p><p class="ql-block">让你已近枯竭之状</p><p class="ql-block">棉花堡,我为你哭泣</p> <p class="ql-block">据说土耳其当局意识到事态严重,宣布暂时关闭棉花堡的观光,让此地得以休养生息。重新开放之后,除了限制游客在棉花堡的游览范围与活动(须赤脚、不准游泳),同时约束温泉旅馆的开发。亡羊补牢,希望为时未晚</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下山时,我们在山脚下湖边远眺棉花堡,似乎还能感觉到它昔日的美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