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部—扎尕那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2日,我们30多人从呼和浩特出发,去青川藏北小环线旅拍。12天的行程玩的非常开心。我们第一站去的是扎尕那。扎尕那是位于中国甘肃省迭部县益哇乡的天然石城景区,藏语意为‘石匣子’,集雪山、峡谷、藏寨等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2023年获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p> 阿坝县—莲宝叶则 <p class="ql-block"> 莲宝叶则(Lianbao Yeze),又名石头山(藏名:叶尔精扎拉),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和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之间,总面积约800余平方千米,四川阿坝境内面积约500余平方千米6,青海境内称年宝玉则,又叫果洛山。</p><p class="ql-block"> 莲宝叶则山为青藏高原上雄伟的巴颜喀拉山支脉果洛山的余脉,海拔在3500米至5369米之间,最高峰5369米,终年积雪。是藏区著名的神山,位居藏区十大神山的第八位,安多地区众神山之首。又名叶尔精扎拉,其藏文含义为尊严的玉石之峰,是当地藏民们顶礼膜拜的神山圣地。</p><p class="ql-block"> </p> 白玉县—亚青寺 <p class="ql-block"> 亚青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阿察镇昌托村,距县城120公里、距镇政府19公里,海拔约4000米,属藏传佛教宁玛派。</p> 白玉县—噶陀寺 <p class="ql-block"> 白玉嘎托寺,又译为嘎拖寺、噶陀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河坡区白龙沟的多尼山山腰,距县城以北约51千米,宋代至元代文物。</p><p class="ql-block"> 白玉嘎托寺是中国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六大寺院之一。寺内建有高大殿楼,供着朝廷赐予的诸宝饰“噶当”镏金铜塔。属庙遍及西藏、青海、云南等地及蒙古、印度、不丹诸国,先后计140余座。</p><p class="ql-block"> 大金殿位居全寺之首,面积约600平方米,飞檐四出,建筑雄伟,柱、廊、檐、阁全为藏式彩画及木雕,采用“三层云头披肩”“莲花瓣”“法层彩带”分段处理。寺内文物遗存主要有格萨尔时期的箭镞、弓、单耳青铜罐,兽形壶、头盔、剑等。元朝封赐品有莲花生刺绣像残部、八思巴封赠该寺的4枚印章,明朝的文殊佛像2尊,清朝赠予的瓷碗、经书《格奔全集》10部等 。白玉嘎托寺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艺术创造力,对于研究藏传佛教历史和格萨尔文化具有重要意义。</p> 新龙县—措卡湖 <p class="ql-block"> 措卡湖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麻日乡境内,距县城32公里,被誉为“人间仙境,九天瑶池”。措卡湖在当地称措卡海子,又称赞多措那玛,藏语意为乱石丛中的黑色海水。</p><p class="ql-block"> 措卡湖是一个淡水湖泊,湖面面积约3平方公里,意为“绿宝石”。都说措卡湖不是很大,可她那碧玉般的湖水晶莹剔透,万花筒般地收集着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红寺庙的身影,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她揽入怀里,一番加工之后,又以更加迷人的姿态释放出来,令人耳目一新。</p> 阿坝县—各莫寺 <p class="ql-block"> 各莫寺,又称慧园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藏传佛教三大格鲁派寺院之一,是黄教六大寺之拉卜楞寺的分寺之一,各莫寺以其宏大的寺庙建筑、大佛塔和神秘的藏秘修炼而著称。距县城13公里,占地18000平方米,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00:00-24:00。</p><p class="ql-block"> 各莫寺,一座拥有200多年历史的格鲁派寺庙,建筑精美,包含大宝塔、大经堂等,是当地享有盛誉的宗教场所,拥有浓厚的宗教氛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p> 玛曲县—娘玛寺 <p class="ql-block">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是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阿万仓娘玛寺的藏经转经筒,高50米,重300吨,2018年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p> 夏河县—拉卜楞寺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 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0.5公里处。本名噶丹夏珠卜达吉益苏奇贝琅,简称扎西奇寺,是我国藏传佛教(即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一般称拉卜楞寺。第一世嘉木样阿旺宋哲大师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五十三年(1714)建立“拉章”(即嘉木样佛宫),“拉章”音变为“拉卜楞”,意为寺院最高活佛府邸。</p><p class="ql-block"> 寺院坐北向南,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房屋不下万间。</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在全蒙藏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闻思学院是其中心,又称大经堂,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十余亩,为藏式和古宫殿式的混合结构,顶上有鎏金铜瓦、铜山羊和法轮、幡幢、宝瓶等装饰物。它以显宗为主,着重研习印度佛学家所著的五部大论(《释量论》、《般若论》、《中观论》、《具舍论》、《戒律论》)。</p><p class="ql-block"> 全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置布铜质鎏金的法轮、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部分殿堂还融合和吸收汉人建筑成就,增盖宫殿式屋顶,上覆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内珍藏的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共计1万余件。各殿堂内高8米以上铜制鎏金或檀香木雕的大佛就有十六尊。各种质地多样的中小型佛、菩萨、佛塔、法器等不胜枚举。寺内还珍藏有历代嘉木样大师的衣物和其它生活用品,又有帝王册封和赠赐的金敕、印鉴、封诰、大幅匾额、千佛树、珍珠塔、玉如意、陨石、海马牙等。</p> 拉卜楞寺现任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