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如及、许展鸿合作《连年有余》图

沁竹斋

<p class="ql-block">  《连年有余》图款识:九天落月银光泛,翠竹丝丝拂细涟。十里荷香沁碧水,锦鳞簇簇影田田。岁次壬子(1972年)仲夏,柳村(杨如及)兄作夏荷翠竹,展鸿补金鳞。规格:96x180cm,钤印:典鸿(白文)一笑水云间(朱文)。</p> <p class="ql-block">杨儒及(1931—2019),别名杨如及,字柳村,号怡竹斋,广东揭西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人大辞典》编委、《唐诗三百首》修订版荣誉顾问、广西民盟美术院顾问。2017年,把毕生力作96件(套)捐赠给南宁博物馆。出版有《杨如及诗书画选》《杨如及作品集》《杨如及花鸟画集》《杨如及书画作品集》等八部,诗词集《柳村吟草》。在韩国、奥地利及中国台湾、深圳、杭州、南宁、佛山、揭阳等地举办过个展及联展,传略入编《中国美术家》《中国诗人大辞典》等多部辞书。</p> <p class="ql-block">许典鸿,1950年生,广东省揭阳市人。自署展鸿,毕业于89届北京中国画函授大学。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理事、揭阳中国画院顾问、揭阳市榕城区美术家协会顾问。出版有《许典鸿画集》《展鸿佳构》《妙与道参--激夫·展鸿国画选集》等。</p> <p class="ql-block">荷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象征,以其清雅的姿态和高洁的品格而备受喜爱。《连年有余》图由杨如及和许展鸿二位老师合作于1972年作品。诗词由许展鸿老师撰写并题字。诗词大意:月光如从九天倾泻而下,泛起银色光华,翠竹轻摇,水波细碎如涟漪。荷花香气弥漫十里,浓郁芬芳,融入碧水之中,鱼儿成群游动,鳞片闪耀如锦缎,鱼影在水中摇曳生姿,与荷叶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观杨如及先生墨荷,融泼墨技法与书法笔意技巧,呈现传统文人画对自然季节变换的艺术表达。荷叶用泼墨法,<span style="font-size:18px;">运用拖笔、破笔等技法,</span>侧锋横扫,墨色由浓转淡,边缘晕染出毛茸茸的质感,浓墨挥洒的荷叶边缘留有飞白,似清风掠过,用笔放纵飞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苍拙古朴,</span>一气呵成,淋漓酣畅。用色以淡赭石枯笔扫出荷叶,勾写叶脉,突出“秋寂”之境和初秋荷花凋落的萧瑟,却风韵犹存。<span style="font-size:18px;">画家捕捉荷的生命变化瞬间,传达物象夏秋更迭背后的精神气韵。</span></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画中,莲蓬是极具韵味与文化内涵的经典题材,画家以笔墨为骨,皴擦出莲蓬表面的粗糙质感,仿佛能触摸到其历经风雨的沧桑。通过浓淡干湿的变化,二枝莲蓬交叉斜出,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孤高。远处另一蓬身倾斜,莲花散落,旁缀残花二瓣,似“落红不是无情物”,而<span style="font-size:18px;">莲蓬轻染,秋日残荷的枯黄跃然纸上,</span>无奈接受生命流逝的淡然。嫩叶饱蘸淡墨,侧锋横扫出叶形,趁湿用浓墨勾画叶脉,幼叶成内卷状。池塘中用花青掺淡墨点缀浮萍,使画面更加生动自然,与荷叶大块墨色相映成趣,凸显自然的生命力。一竿绿竹以书法笔意入画,疏淡秀雅,潇洒出尘,清翠挺劲,柔韧飘逸。‌‌</p> <p class="ql-block">许展鸿老师以独特的笔墨技法与审美意趣,赋予金鱼灵动的生命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画面的每一条金鱼,笔墨简练,造型奇特,线条刚劲有力,色彩淡雅古朴,仿佛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纸上翩翩起舞,充满了生机与神韵,<span style="font-size:18px;">将金鱼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span>飘逸的尾鳍,线条或长或短、或疏或密,似随风摇曳的丝带,将金鱼在水中游动的轻盈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span style="font-size:18px;">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span>。这组金鱼,让我们感受到水波荡漾的声音,品味到生命的呼吸,领略到艺术的韵味,交织出一幅轻盈舒畅,意境悠然的诗意图。如此美景无一笔水纹,却自有水中的意态,让人很直观的感受到鱼儿就在水中悠游。而题诗也与画面相应,“九天落月银光泛,翠竹丝丝拂细涟。十里荷香沁碧水,锦鳞簇簇影田田。”画家以秋荷、莲蓬与金鱼搭配,传达出一种美好的情感和愿望。巧妙的构思,意境之优美,完整的展现了诗中的画面。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p> <p class="ql-block">  潮汕地区孕育了众多杰出画家,如谢海燕、黄独峰、许奇高、杨之光、刘昌潮等,他们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画坛占据重要地位。画家杨如及、许展鸿在绘画的道路上,很大程度上受到老一辈画家的影响,注重诗书画修养,强调意境表达,他们坚守潮汕地区,一代代延续下去,使得潮汕地区绘画传统得以保留并发扬光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