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乾坤朗朗,一轮红日当空普照,今日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河清海晏。</p><p class="ql-block">春风陪伴着我来到芷江,看着山明水秀的宝地,我的脑海飞速翻动着厚重的史册:这里曾经是八十年前中国人民噩梦与日寇嚣张跋扈的终结地。</p><p class="ql-block">日本帝国主义,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亚洲人民,乃至澳洲、美洲与全世界人民的战争魔鬼,经历十四年英勇不屈的顽强战斗,正义终于战胜了他们。</p> <p class="ql-block">为了缅怀英烈,牢记历史,巩固与保卫和平,我决意细读日寇受降的丑态 ,细读湖南芷江的一草一木。今天,我们的民族与国家益日强大,但在经济全面腾飞,在歌舞升平的今天,我们要牢记历史,不要以为天下将是永久太平,战争的危机,时刻或将一触即发,日本军国主义瘟疫不散,修改历史教科书,祭拜靖国神社,“终”战诏书,弥漫着武士道亡我之心不散的阴魂。</p> <p class="ql-block">芷江,有一条著名河流叫㵲河,这条神圣的江河,碧水涓涓,历史悠久,流淌着楚人倔强不屈的血液,它注入了屈原顽强抗争的基因。芷江有一座著名的大山,叫碧云山,它曾是中国军队葬送日寇上黄泉道的地标式的高山。芷江古属神秘的“五溪蛮地”,它因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诗句而得名;宋代留下的古城墙与护城河,历历在目;明清时期,为川黔滇与湖广总督府所在地,素有“滇黔门户,黔楚咽喉”之誉。史册在握,山河依旧。</p><p class="ql-block">1945年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率部在这里展开了气壮山河的芷江会战(一称湘西会战,或一称雪峰山会战),这场会战,以中国军队胜利,日本侵略者的失败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公元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到23日,中国政府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受降典礼。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旧址完全按照原貌展示,它是一层纯木板结构,里面的沙发桌椅按照当年的原貌陈列。日本的今井武夫代表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交出日军兵力分布图,接受各战区的投降具体的备忘录。</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根据室内悬挂的图片,看到当年不可一世的侵略者,现在终于低下孤傲的头颅,这是小丑们最终结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天下叛之。正义与审判,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p> <p class="ql-block">震古烁今的纪念受降坊,巍峨雄壮,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物态化身。毛泽东的题词:人民的胜利,道出了胜利的本质与主体。当年芷江大桥旁搭建的“正义大道”牌楼,囊括了抗日战争的本质。受降会议室,悬挂的美英与中国国共旗帜,是代表人类伟大而文明的中流砥柱。这些纪念物,不管是簇新还是陈旧,都是历史的文物,都有我心跳的节拍,都是永恒卓绝的画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芷江,一个不朽的地名,看似平凡得出奇,但是,它是当年日寇妄图突破的天险,西北,就是国民政府的陪都,西面,是天府之国,西南,是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直通缅甸的咽喉。它的旁边,就是上世纪四十年代960平方公里土地上当时保存的唯一一处大型机场,陈纳德与飞虎队,在这里令日军胆颤心惊。中国军队,在这里铺开的战场,成了日军的葬身之地。芷江会战的胜利,给中日战争,画上了一个令人自豪的圆满的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