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乡木里

李焰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车轮碾过泸沽湖畔最后一块青石板,晨雾正从湖面漫向周边的山林,就像是给大山披上了白纱。我们从云南泸沽湖大洛水村往木里大寺去的路,正如藏在云絮里的丝带一样,一头系着摩梭人的水性扬花,一头牵着木里藏乡深处的经幡猎猎。车窗外的景致是一幅流动的油画,映在眼里,也刻在心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往里走,我们便钻进了原始森林的怀抱。这里的古树都带着“脾气”,冷杉直挺挺地戳向天空,树干上挂着长长的藤条和灰色的松萝,山风一吹,树枝与藤条一起摇曳,就像老神仙的胡须。偶尔有也几株杜鹃从林中探出头来,虽不是花季,深褐色的枝干缠着苔藓,倒比开花时多了几分苍劲。这路上的车辆较少,但有好几群黄牛卧在路中央,见车来了,才慢调施理地起来让路,完全没有主人家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越走,景致越美!近处的树木在眼前一晃而过,只剩下模糊的轮廓,远处的山峦在白云与森林的交替掩映下,特别壮观,特别抢眼。车内不断发出惊呼声,于是,我们不得不把车停下来让家人一饱眼福。就在路边的草丛中,相机、手机一阵猛拍,谁也没在意,此时此刻,一家人已被蚂蝗盯上了。首先发现的是孙儿,他的手上吸着一条蚂蝗,带上车的有两条,一条被老奶奶发现,一条则藏在我的鞋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处理好蚂蝗的事,我们一直心有余悸,再也不敢下车拍照了,到了海拨四千米的鲁普洛山口,才敢下车来一览风光。等到视线里出现六字尼玛堆和经幡的时候,离木里大寺不远了。木里大寺,全称是木里甘丹喜珠曲勒朗巴吉林,曾是木里王国的宗教和政治中心,也是康巴藏区规模较大的黄教喇嘛寺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见到的木里大寺是嵌在峡谷深处的圣地,红墙金顶蔚为壮观,整个寺庙被群山托起,面向奔流不息的埋塘河,背靠巍峨的甲肃色拉神山。我大脑的印象是天下寺庙一个样,烧香拜佛,交钱许愿。走进木里大寺,才感到这是我所见过的寺庙中最厚道的一个,经幡、供灯以及上香物品便宜到不可思议,就连听经拜佛时的酥油茶和饼干都是免费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许是我们一家人与木里大寺有缘,待一切安排妥当,准备出发时才发现钥匙被锁在车里了。这是以往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现象,这款凯迪拉克的车,只要钥匙在车的内外、左右,车都不会自动锁门,而我们装有钥匙的包恰好就在车内。见我们的钥匙锁在车内,上香的游客及僧人都来帮忙,想尽所有办法,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只好又从西昌带备用钥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告诉我们,根据这种状况,一定是佛的旨意,非要我们在木里大寺玩上一天。当天下午钥匙就带到了,但我们珍惜这段缘份,在大寺又住了一晚。这一住可不简单,我们居然发现了80多年前美籍探险家洛克住过的房子,里面还有他当年用过的挎包。洛克把这个封闭的地方称为“上帝浏览的花园”,他在日记里写道:“梦中我又回到了那片被高山环抱的童话之地,它是如此美丽与安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天我们离开大寺前往香格里拉湖,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长海。同样,一路风光无限,只不过把美景换成了草甸,黄的、绿的草丝编织成了毯子,铺得很长,一直铺到了长海。当长海真正出现在眼前时,才知道“秘境”二字的分量,整个湖泊像一块斑斓的宝石,湖面上布满许多绿色小岛,就像水面上的浮飘,山峰与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水中,这才是真正的水天一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海的长,是因两段湖水连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很长,故称长海。长海的中段有一土丘,看上去好像把湖隔为两半,我们就站在绿色小丘上,整个长海一览无余,只顾尽情拍照,一会儿朝左,左边的水面宽些,草丛中,小鸟有的在览食,有的站在草上梳理羽毛;一会向右,右边的水面窄些,但水色更碧,白云与山影落进去,连风都轻了,生怕搅碎那片绿与蓝的叠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湖边看白云漫过水面,连呼吸都慢了下来,原来最动人的风景,从不用喧嚣来证明自已。美景留不住我们的脚步,在行致到盐源坝子时,见一片树林,便停车下来休息,那知道刚一进林就见一大片白泡,摘几粒放进嘴里,酸酸甜甜,正是小时候的味道。这片白泡加几株乌泡,足足消耗了我们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等我们回到西昌家里时,时针正好指向9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