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美篇名: 旅 行 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美篇号:30708095</b></p>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1日至8月6日,为了逃避成都高温闷热的煎熬,我们与20多个友友们来到贵州的六盘水避暑,居住在海拔1700米、四周被森林包围的<b>凉都生态养生苑</b>,几乎每日上半天都在六盘水市区或郊外参观游玩,悠然的度过了一段凉爽舒适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六盘水因<b>三线建设</b>而生。1964年,中央根据贵州省西部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把分别隶属安顺、兴义、毕节三地区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建立统一煤炭基地,取三县的首字相连,由此诞生<b>六盘水</b>这一地名。</p> <p class="ql-block"> 所谓<b>三线建设</b>,是指1964年起,在中国西部13个省、自治区进行一场以战备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及交通基本设施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大规模工业迁移工程。三线建设是六盘水创业发展的精神支柱,<b>三线精神</b>是六盘水的魂。</p> <p class="ql-block"> 在六盘水市人民广场矗立着一尊高达29.006米的纪念碑(又称乌蒙铁塔),这是按六盘水最高峰(也是贵州最高峰)— 乌蒙山韭菜坪海拔2900.006米的比例设计的。纪念碑四面镌刻384字铭文,以真、草、隶、篆四种书法系统浓缩了六盘水从牂牁夜郎古国到三线建设的千年历史变迁,誉为六盘水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b>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b>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城古镇,是中国首家以<b>三线文化</b>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展示了18万建设者参与开发六盘水乃旨贵州的艰苦岁月和胜利成果,奠定了六盘水工业城市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站在市区佛顶寺之巅,可以清晰地俯瞰<b>水城钢铁公司</b>的全貌,它是六盘水三线建设工业的突出代表,今天依然是六盘水工业的支柱。</p> <p class="ql-block"> 六盘水的名字始于国家的三线建设,而另一雅称<b>凉都</b>来自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p><p class="ql-block"> 六盘水地处云贵高原东部一、二级台地斜坡上,滇、黔两省相接的鸟蒙山区。六盘水凭借1400至1900米的垂直海拔落差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低纬度与高海拔的奇妙平衡中,孕育出夏季平均气温19摄氏度凉爽宜人的气候环境。</p><p class="ql-block"> 2005年8月12日,中国气象学会向六盘水市政府颁发了<b>中国凉都</b>证书。</p> <p class="ql-block"> 六盘水地貌景观以石灰岩喀斯特山地为主,含有盆地、山原、高原、峡谷等地貌类型。无论在市内还是远郊,用青山绿水形容六盘水的容貌一点也不夸张。市内的瑶池、明湖、凤池园,水域宽阔,水质清澈,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的心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巍峨的山峰,耸立的高楼,茂密的植被倒影湖中,把湖面装扮的异彩纷呈,身在其中,恍如游在画中。</p> <p class="ql-block"> 六盘水瑶池前身为1958年建成的窑上水库,现为集备用水源与休闲游览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景观。水域面积约1300多亩,植被覆盖率达92%。这里有5.5公里的环湖步道,每天吸引着无数个来凉都避暑度假的游人环湖步行游览。因这里优美的生态环境,绕湖漫步的游人绝大多数轻轻松松走完全程,也不觉得劳累,既锻炼了身体,也放松了心情,何乐而不为呢!</p> <p class="ql-block"> 从凤池园仰望佛顶山,雨雾中的佛顶寺隐隐约约,像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六盘水市中心的凤池园后面,有一海拔1900多米的山叫佛顶山,它是市中心最高的山。山上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寺庙叫<b>佛顶寺。</b>从山脚仰望,佛顶山浑圆挺拔,垂直高度约90米。我们一行20多人有10人爬到山顶,用时30多分钟。站在佛顶寺观景台上,360度俯视,一座立体的凉都城市美景,风骚亮眼的独峰,连绵不断的峰林,近在眼前,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六盘水的森林覆盖率达62%。不论我们居住的凉都生态养生苑,还是每天出行的道路两旁,茂密的松树林随处可见,一排排,一片片,密密麻麻,直立挺拔。阳光穿过树林,像是洒了一层金水,显得光怪陆离,本是阴沉的森林,一下变得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漫游在凉都的山山水水,处处新鲜惊奇,快乐满满。在市区以平面的视角串街观景,在远郊的高原以立体的视野饱览美景。</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坐上梅花山9.9公里长的<b>世界第一索道</b>,45分钟的高空滑行,它没有留给你坐在包箱闭目养神的机会,而是提供了全方位观景的视野,六盘水的市容市貌,蜿蜒的高速公路,陡峭的高山峡谷,连绵不断的喀斯特峰林,一切都披着绿色的妆容,使你看不够,心里装不下。大地之阔,山川之美,景色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站上海拔2660米高的梅花钟亭上,半个多小时的功夫,一会儿阴云密布,一会儿云雾缭绕,山巅上的梅花钟亭和旋转餐厅,忽隐忽现,神秘莫测。</p> <p class="ql-block"> 梅花钟亭悬挂的梅花钟,钟体重量为2.66吨,象征梅花山此地海拔2660米。</p> <p class="ql-block"> 梅花山旋转餐厅坐落于梅花山国际度假公园内,共五层,呈梅花瓣状或球形玻璃结构,通体以红色为主题。建筑总高19.78米,以纪念六盘水1978年建市,并与当地夏季平均气温19.7摄氏度呼应。这里海拔为2500~2560米,是西南地区海拔最高的旋转餐厅,可360度任意观景!</p> <p class="ql-block"> 距市区南边约30公里的高山草原上,有一处总面积超67平方公里的野玉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它由海坪彝族文化小镇、玉舍国家森林公园、野鸡坪高原户外运动基地组成。这里以山地运动、避暑度假、彝族文化体验为核心特色。</p> <p class="ql-block"><b> 彝家寨</b> — <b>九重宫殿博物馆</b>,是一座按照古代彝族君王宫殿形态建造的综合建筑群,以中轴线对称布局,房屋层层叠叠,形成独特的庭院式结构。外墙雕刻的《宇宙人文论》,详细记载了彝族先民对宇宙起源、历法推算等文化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b> 希慕遮雕塑</b>:彝族父系始祖。雕像总高31.8米,现为全国最大的彝族人物塑像。</p> <p class="ql-block"><b> 海坪悬空玻璃桥</b>:结构为高架悬索吊桥,桥长219米,宽2.9米,高58米。桥面采用三层胶玻璃铺设。站在玻璃桥上,海坪彝族小镇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b> 海坪千户彝寨</b>:是迎接游客避暑度假的优质选择。在这里看到了许多自驾的游客在此露营,休闲避暑。</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着大巴车,行驶在去野鸡坪高原户外基地的山路上,约30公里的路程,一路走走停停,蜿蜒曲折的道路两旁,看不尽的美景,拍不完的美图,笑不停的欢乐。</p> <p class="ql-block"> 踏进野鸡坪高原户外基地,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云端草原,微风飘过,野花飞舞。远山的喀斯特峰林,山峦叠嶂,错落有致。团团白云在山巅飘来飘去,蓝天,峰林、峡谷、草地、红木屋、白毡房、枣红马相互交织,呈现了一幅美丽的高原画卷。基地还有许多游玩休闲项目,骑马爬山,越野赛车,咖啡洒吧,使这个户外基地变得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野鸡坪既然是高原户外基地,除了享受这里的无限风光外,满山遍野还驻留了全国各地的自驾房车和小车,绝大多数人都是为避暑而来,安营扎寨几天或几十天,草地为床,星空为被,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了大自然,把自己的心灵交给了星空,真是非常惬意的养生之道。</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一个<b>天空之峦观景台</b>,距户外基地约3公里,可坐观光车或徒步前往。观景台分地上平台和高空玻璃平台,均建造在深不见底的峭壁悬崖上,可360度观光摄影。但是,天空之峦观景台的主要功能是俯瞰世界第一高桥 — <b>北盘江大桥</b>(高565.4米)和<b>尼珠河大峡谷</b>。观景台距北盘江大桥约4公里。</p> <p class="ql-block"> 八位平均年龄超70岁的大爷,悠然的坐在观景台上,背靠北盘江大桥,把他们难得的相逢和喜悦的笑容,永远定格在美丽的野鸡坪云端草原上。</p> <p class="ql-block"> 今日的六盘水,以山为骨,以水为魂,华丽转身。20年前,六盘水用<b>凉</b>字撕开工业城市的刻板印象。20年后,这座城市以<b>凉</b>为帆,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注:图片中有六张照片由同行的远方、泽仁拉姆、菜金花三位友友提供,在此表示致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