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星期四,受朋友之邀前往<b>“避暑胜地 康养陵川”</b>走一走、转一转。<div> 山西之美,在于其<b>表里山河</b>的壮丽景观,和<b>深厚的历史</b>文化底蕴。</div><div> 对于历史,咱是<b>“门外汉”</b>,因此,尽管受邀去山西,咱也只能是<b>“走一走、转一转”</b>,看一下<b>“外表”</b>山西。</div> 我们一行四人,从<b>“共工故里 醉美辉县”</b>出发,至<b>台辉高速</b>万仙山站上高速。 台辉高速与<b>郑辉高速</b>(新晋高速)在前方小山后面相汇合,向左侧是<b>郑州方向</b>,隐约可见<b>横岭隧道</b>口,向右是<b>山西方向</b>。 我们是向右侧方向前往山西,台辉高速并入郑辉高速第一个隧道是<b>马家沟隧道</b>(三湖隧道)。<div> 可能是马家沟隧道太短,从此经过几次就没见过标识,本次特别留意<b>从导航得知</b>。</div> 继续前行,即将到达<b>中湖山庄</b>,左侧绝壁之上是轿顶山下<b>小井村</b>,右侧山脊隐约可见轿顶山<b>之轿顶、御马峰、华盖石</b>,右侧山凹、郁郁葱葱树木遮掩处,隐约可见的建筑是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的<b>兴国寺</b>。 郑辉高速.<b>南湖隧道</b>出口(下山),南湖隧道出口右后方是开发较早的<b>中湖山庄</b>。南湖隧道右侧口通向山西方向,即上山路。 郑辉高速.<b>柳园隧道</b>出口(下山),从南湖隧道下山出口,到柳园隧道下山出口,郑辉高速在轿顶山不是<b>转隧道</b>、就是<b>穿高架</b>,整整转了一圈,<b>即360°</b>。 郑辉高速.<b>王莽岭隧道</b>出口(河南),河南与山西的分界线在王莽岭隧道中,过去河南界,既是山西的<b>陵侯高速</b>。<div> 从柳园隧道出口(下山),到达王莽岭隧道出口(河南),郑辉高速在轿顶山<b>“腹中”</b>、或山沟<b>“高架”</b>上,又绕了一圈多,不只是<b>360°</b>。</div> 第一站:太行水乡--<b>锡崖沟</b> 朋友避暑于<b>锡崖沟</b>之巅、<b>王莽岭</b>之邻<b>东庙华农家</b>,因此未下锡崖沟赏水,沿前往<b>马武寨</b>的路,直接驱车来到东庙华。<div> 朋友在农家<b>准备丰盛午餐</b>,我们不便打扰,只好沿王莽岭景区路,赏大美太行。</div> 俯瞰山谷下我们<b>来时路</b>。 太行之巅王莽岭景区路,<b>老牛和小牛</b>不是懒散的躺在路上、就是站在路上,这里似乎成了它们的家,不管路人走过、还是景区大巴通过,它们一概纹丝不动、置之不理,真有老牛的<b>范</b>。 朋友住的农家已<b>满员</b>,其他农家亦无床位可住,午餐相聚之后便匆匆分别,向<b>陵川县城</b>出发会朋友。<div> 走在返回的路上欣赏沟壑纵横、重峦叠嶂的巍巍太行,遥远的前方大山,那是<b>“共工故里 醉美辉县”</b>大地。</div> 从王莽岭景区,返回至王莽岭景区<b>大门牌坊</b>。 山西太行1号公路之上,世界<b>首条</b>、也是<b>唯一</b>一条<b>音乐公路。</b> 经过世界唯一音乐公路,来到陵川县古郊乡<b>卧佛村</b>,村名不错进去一观。 卧佛村<b>久违</b>的黑板报:<b>“森林防火 只此青绿”</b><div><b>卧佛庄</b></div><div> 卧佛庄村,位于陵川县城东南约30公里处,<b>2018年</b>由东闸水、西闸水、腰带、前郊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从西闸水向东南方眺望,会发现一<b>自然山体</b>犹如沉睡千古、<b>仰面横卧的睡佛</b>,古村名定为<b>卧佛庄村</b>。</div><div> 卧佛村,山清水秀,<b>太行1号风景道</b>贯穿全村。</div> 卧佛村<b>“十里卧佛民宿”</b>,名字不俗。 卧佛村一进村口<b>“陵川有礼”</b>,应该是一超市,名字超凡脱俗,山西的确<b>“文化底蕴深厚”</b>! 卧佛村,临近公路的<b>主街道</b>。 卧佛村一故居门头匾额:<b>“龙腾气斗”</b><div>字体潇洒、<b>其意不解</b>,还得<b>努力学习</b>文化知识!</div> 卧佛村临近山坡的街道,很多废旧的房屋、院落,已<b>无人打理</b>。 卧佛庄村,一古老的、<b>家家户户</b>必不可少的<b>建筑</b>。 太行药乡<b>“野生连翘抚育示范基地”</b>宣传栏<div>不得不服山西人的<b>“认真精细”</b>精神!</div> 我们三人到卧佛村一游,回来之后<b>车与车里的“睡佛”</b>均不知去向?我们只好沿路寻找, 从<b>卧佛村</b>走到<b>腰带村</b>村口,听到一<b>熟悉的叫喊声</b>,我们不得不进去<b>腰带村</b>走一走。 腰带村一院落院门大开<b>“城春草木深”</b>,古朴典雅的<b>门楼</b>,<b>木雕</b>、<b>砖雕</b>堪称精美,门上匾额<b>“圣泽无涯”</b>,更是不可小觑! 青砖灰瓦,气派的四合院,已是<b>“青草护院”</b>。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就这样一条<b>古街道</b>,非要开过<b>现代车</b>。 车没开过来,人到了<b>“房檐下”</b>。<b>“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b>,他却拔高高。 紧靠大山,一院墙不怎么样,门上匾额了得:<b>物华天宝</b> 院内部分坍塌的楼房,屋门紧锁、却掩饰不住门上精美的<b>木雕</b>。 门上<b>木雕</b>拉近观。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继续前行到达位于陵川县城东南23公里处的古郊乡横水村北山顶,太行1号风景路旁的<b>横水粮站</b>,如今改建为--<b>田园山庄</b>。这里海拔高、且位于山顶,是避暑、休闲好去处。 横水粮站,如今的田园山庄二进门,上书:<b>为人民服务</b><div>两旁楹联:<b>四海翻腾云水怒</b></div><div><b> 五洲震荡风雷激</b></div> 粮站院内,如今改建的<b>客房</b>,及<b>娱乐</b>、<b>休闲设施</b>。 游览<b>“田园山庄</b>”后,来到陵川县城西边3公里的<b>“西溪二仙庙”</b>。<div> 陵川<b>“西溪二仙庙”</b>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内供奉晋代乐氏孝女二姐妹<b>“冲惠”</b>、<b>“冲淑</b>”二仙。</div> 朋友好客、加上贪杯,晚上喝的有点高,一觉醒来已在陵川<b>好问大酒店</b>客房,站在客房俯瞰陵川一角。 早起,到街上一游找个小吃,其它吃的没什么特色,唯一亮点是鸡蛋旁的<b>“萝卜丸子”</b>,那是一个绝:<b>“香、脆、硬”</b>,比<b>“牛肉丸子”</b>都有嚼头,不失一个好的<b>“下酒菜”</b>,要比“<b>油炸花生米”</b>好的多了个多! 陵川县城<b>“棋山花园”</b>,据说此小区,说不定哪个单元,整个单元居住的都是河南人。<div> 因此你若到陵川去,无事最好不要说你是河南人,因为陵川的房价都是<b>河南人买贵</b>的!他们对河南人是不感冒的。</div> 陵川县六泉乡<b>冶头村</b><div> 辉县市拍石头乡牛骨湾村、皮团一<b>“蜜友”</b>在陵川附城夏壁村<b>“追花放峰”</b>,便去那里相会。<div><div> 时间尚早,路过历史悠久的<b>冶头村</b>遂进入一览。冶头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曾是陵川繁华的八小镇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是远近闻名的商贸之地,<b>民国至清末</b>之时,村内<b>商铺林立</b>,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尤以<b>南北当铺</b>著名。1945年4月10日,陵川解放,冶头为陵川县<b>八区之一</b>所在地。</div><div> 历史悠久、曾经闻名一方的冶头村,如今属<b>六泉乡</b>管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沧桑巨变,更得<b>与时俱进</b>。</div></div></div> 站在冶头村<b>远眺</b>、<b>俯瞰</b>。 冶头村如今一<b>街道</b>。 冶头村临街一院落,<b>精美石雕</b>门洞上方之<b>石雕匾额</b>:<b>积善余庆</b>。<div> 因临街,门洞右侧山墙建成了平角、抹去了一角,也就是<b>“拐弯抹角”</b>一词的来历。</div> 门洞右侧、紧邻<b>“拐弯抹角”</b>墙壁内,镶嵌的石雕<b>“拴马石”</b>,雕工之精、非同一般。 穿过门洞进入正院院门,院门精美<b>砖雕拱圈</b>而成,其上砖雕匾额:<b>与德为邻</b> 行进在冶头街道,随处可见这样的<b>“拐弯抹角”</b>,说明冶头<b>“寸土寸金”</b>地皮之珍贵;说明冶头村民<b>“与邻为善”</b>,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b>根深蒂固</b>。 <b>“拐弯抹角”</b>之后,又一“大户人家”门上匾额:<b>临丰履泰</b>。没有此<b>“居安思危”</b>之思想,何来此匾额。 “临丰履泰”,其后人又<b>“修旧如旧”</b>的院落正屋门。正因有了<b>“临丰履泰”</b>之思想,才能使其后“枝叶繁茂、<b>长久传承</b>”。 揽胜历史悠久的冶头村后,信马由缰来到中国传统古村落--陵川县附城镇<b>夏壁村</b>。<div> 即皮团<b>“蜜友”</b>所在<b>“追花放峰”</b>的地方,自带食材:茄子、西红柿、面条... ...到此唠唠嗑、叙叙旧、吃上一个<b>家乡饭</b>。</div> 唠嗑结束、吃饱喝足,打开导航回家转。这里属于陵川县夺火乡,此条公路是<b>乌海线</b>(G207)。<div> 此条线路是本人第一次走,部分路段还是<b>挺险峻</b>的。<b>无限风光在险峰</b>,风景指数与险峻程度是<b>正比例关系</b>。</div> 这里看着像座桥,其实是连接两座山的<b>山豁</b>,也可以说是连接这两座山的<b>纽带</b>。 皮团站立的地方向下看是这样的,这还是站在此段路<b>(山豁)的两侧</b>,如果站在山豁中间,恐怕有点站立不稳。 对侧山谷,也是<b>深不见底</b>。 <b> </b>行进在山西连绵起伏的高山之巅<b>太行天路</b>,沿途风光远远胜过<b>太行1号风景公路</b>。 途经陵川县夺火乡正山河村<b>二仙庙</b>。山西晋东南陵川、高平、泽州三县登记注册的“二仙庙”就有50多处,这里人们对<b>“二仙”</b>的崇敬,远远胜过<b>“关爷”</b>。 行进在山西陵川夺火太行天路,遥望远方河南焦作修武云台山景区之<b>茱萸峰</b>。 因时间充足,见沟就转、见路就走,进入山西省陵川县夺火乡望洛村<b>古孤泉自然村。</b> 古孤泉自然村,一正宗<b>“明三暗五”</b>楼房,其院落已破败不堪,唯有此楼房<b>傲然挺立</b>。<div> 刚好此院的后人,30多岁的小伙子,带其儿子来此<b>“认宗”</b>。他讲:他爷爷的父辈是地主,经常遭土匪抢却,他爷爷那辈就搬迁到了河南修武,今天没事带孩子来“认宗”。</div> 夺火乡望洛村古孤泉自然村是开车能走的尽头,返回又开车到达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镇<b>东岭后村</b>。此村同样是开车能行进的尽头。 依山傍水的东岭后村,其上空应是一条繁忙的<b>航线</b>。 开车下到谷底,还得开车爬上山顶,回到此回望山谷里的<b>东岭后村</b>。 继续前行,右侧半山腰既是<b>返航路</b>。 因进入<b>主汛期</b>,路边摆放的<b>“已关闭野游路线”</b>的紧急通知。 河南焦作修武云台山镇<b>龙门村</b>,看来“龙门村”在全国各地是<b>热门村</b>。 河南焦作修武云台山镇<b>金岭坡村</b>,三位没事下车看一收中药的<b>药师</b>。 站在金岭坡村,远眺山谷对岸高山之巅、云台山景区最高峰--<b>茱萸峰</b>。 金岭坡村,<b>半途而废的建筑</b>,远望左侧山脊也是同样的建筑,问起收购中药的中药师,回答是一个老板所建,不知什么原因早就停工了。 半途而废的<b>建筑</b>,墙外红砖垒成的<b>“酒”</b>字蛮不错,创意新颖别致,更主要的是材料不贵。 这个废弃的建筑是门过道墙,废弃的<b>碾盘</b>、<b>碗盆</b>都成了装饰品,看来此建筑设计师也是有情趣之人。 金岭坡村门楼,门匾石刻<b>“物阜民康”</b>,不知此门楼是否和那些半途而废的建筑一起所建,看样子应该是一个工程。 返航途中一路风光,<b>“最美的风景永远在途中”</b>的确如此,远方蓝天白云下,即<b>国家五A级</b>云台山风景区。 途经焦作修武云台山镇<b>兵盘村</b>。 <b>西沟渡槽</b><div><b> </b>焦作修武西沟渡槽始建于<b>1973年</b>,由<b>云台山镇</b>(原岸上公社)的<b>西沟大队</b>和<b>崔庄大队</b>共同修建,该桥全长81米、高19米,横穿<b>大石河</b>。</div> 途经焦作修武云台山镇<b>西沟村</b>。继续前行约5公里,便走出大石河,汇入焦作至云台山的主道。<div> 本次受邀游览<b>“避暑胜地 康养陵川”</b>活动,愉快圆满结束!在此,感谢三位好友热情招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