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乘坐地铁12号线去深圳海上世界几次了,只看到12号线的终点站是“左炮台东”,但是,始终没有引起我的注意。一次浏览朋友圈才发现这里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海防文物宝地。今天抽空一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南光站乘地铁到左炮台东站总共六站的路程,很快就到达了。</p> <p class="ql-block"> 深圳赤湾左炮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半岛的深圳鹰嘴山顶端,属于伶仃洋岸边的范围 。从地铁A口出来步行约一公里就可以看见左炮台的位置了。</p> <p class="ql-block"> 受拍摄角度的制约,不能拍出鹰嘴山全景,山不高,但很秀丽,绿荫覆盖,郁郁葱葱,远看像一个充满生机的盆景。</p> <p class="ql-block"> 或许是近几天台风和降雨的原因,今天虽然是一个晴天,但感觉不是十分的热。</p> <p class="ql-block"> 沿途游人不多,我手持一登山杖缓慢前行,不断的欣赏路边的风景,偶尔有海风从山顶吹过来凉丝丝的便感到十分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两条路可以登上左炮台。</p> <p class="ql-block"> 沿着这条泊油的环形路上行坡度平缓,也是机动车道。</p> <p class="ql-block"> 它被命名为林则徐环路。</p> <p class="ql-block"> 另一条路是从左炮台的正门进入可沿台阶拾级而上。</p> <p class="ql-block"> 台阶靠山的一边有江泽民的题字和一些书法碑文。</p> <p class="ql-block"> 也有林则徐楷书的“唐太宗与大臣许敬宗的对话”。楷书笔法严谨,结构端庄稳重,笔画浑厚有力,与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人格特质高度一致,字如其人。</p><p class="ql-block"> 至今才知道林则徐还是一个在清代书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大书法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脚下的台阶上镌刻着当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抗击英军的铭文。</p> <p class="ql-block"> 也有林则徐重修炮台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而今的炮台已在绿树的环抱和掩映之中。</p> <p class="ql-block"> 高大雄伟的炮台正面被这棵有127年树龄的老榕树几乎遮蔽了全身。</p> <p class="ql-block"> 盘根错节的根系足以与你对话百年的兴衰荣辱。</p> <p class="ql-block"> 从老榕树的前面走过,转到侧面才能看清正方体形状的炮台的清晰轮廓。</p> <p class="ql-block"> 小圆门进去,左右两边是当年士兵们居住的营房,入口出的铜牌上铭刻着炮台的战斗史。</p> <p class="ql-block"> 石头砌成的墙面上长满了绿草苔藓恰如时间老人刻画下炮台的历史年轮。</p> <p class="ql-block"> 沿着墙边的台阶可以到达炮台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从炮台上可以鸟瞰营房全貌。</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当年左、右炮台,共有生铁炮12门,是十六七世纪从国外引进的佛郎机炮。现只有左炮台保存完好,炮台上陈列着一门古炮 。</p> <p class="ql-block"> 炮台的旁边高高矗立着一座林则徐纪念像。伟大的民族英雄,后人永远不会忘记。</p> <p class="ql-block"> 还是在青年时期读了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著名诗篇《过零丁洋》之后,才知道伶仃洋(零丁洋)。也曾经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无数次的热血沸腾过。但远不知道伶仃洋里还有更多的英雄、更多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郑和的船队曾在此停靠补给。(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连接珠海、香港、澳门的港珠澳大桥则像一条优美的丝绸飘带横跨在伶仃洋上。更加彰显了国力的强大和现代科技的精湛魅力。(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我想站在高高的炮台上远眺浩浩渺渺的伶仃洋穿越数百年的历史去感受先人们为了保家卫国置身炮火纷飞枪林弹雨之中浴血奋战的惨烈场景。可是,被层层叠叠的绿树遮蔽,透过树枝间的空隙看见的只是深圳港四大集装箱之一的赤湾港口堆积如山的集装箱。转念一想先人们舍身追求的不正是今天这样盛世太平繁荣昌盛的生活吗。</p><p class="ql-block"> 历史不能忘记,和平来之不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