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些来自上海的老人,揣着对贵州清凉的向往,住进国家4A级双乳峰景区,日日与母亲湖畔的傍晚凉风、草木清气为伴,已经让远在千里之外“火炉蒸笼”里生活的亲友们羡慕不已了。但在贵州旅居避暑,老人们也各有各的遗憾:</p><p class="ql-block">患有慢阻肺的老J,每次在一段长达20来米,45度的下坡路的地方止步,颤颤巍巍,不敢往下探出半步,感叹着:下去容易,上来就难了,大气喘不过来,麻烦就来了,罢罢罢,不走也罢。只能目送同伴沿着草木葳蕤林荫步道,伴着母亲湖清清亮亮的碧波,隐没在林荫深处,留下串串说笑声…</p><p class="ql-block">患过脑梗的老H也十分知趣,每当面对几十级木头栈道楼梯,也总是知难而退,绝不抬脚跨步,更不敢越雷池半步,想想自己平地走路,拄着拐杖,腿都会打颤,拾级登山,脚下不稳,趔趄倒地,不摔成死狗才怪呢!尽管观峰亭近在咫尺,也只好知难而退——坐电梯上酒店观光露台,欣赏晚霞中的双乳峰也蛮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平时散步,进入景区二号门进入景区,工作人员就会告知:拐过一个缓坡,登攀几段石头台阶——总共72级台阶,便是双乳山有名的“竹林堡石林”,</p><p class="ql-block">“竹林堡石林”是由三叠系下统安顺组白云岩经溶蚀、风化作用形成,属针状喀斯特地貌,与整个锥状、塔状喀斯特山系并列为贵州三大喀斯特山貌类型。岩层倾角差异显著,形成独立成林的盆景状奇观,被誉为“微型假山花园”可以云南石林相媲美,堪称云南石林的“具体而微者”——微雕版的云南石林——比云南石林更秀美精巧。</p><p class="ql-block">“竹林堡石林”包含有“少女怀春”“天狗盼月”“将军出征”“母子情深”等栩栩如生的象形石,还拥有天然华表、神箭石、莲花观音等千姿百态的奇石怪峰。部分岩石形态可呈现多景叠加效果,如“一石三景”的夜郎王、老鹰哺食、神雕侠侣等一石多形的奇妙景观。</p><p class="ql-block">工作人员的描述,美则美矣,老人们扶着栏杆望过云雾漫过峰峦的模样,可腿脚不争气啊,线提木偶般,被无形的绳牵着,栓着,关节被锈在了平地上,每级台阶都成了跨不过的坎。就像捧着一本彩页画册,指尖只够摩挲过边缘的留白,最动人的风景永远停在翻不到的那一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沿着母亲湖边的步道,一路向前,是一段连续的上坡路,大部分老人到此都会望而却步——谁都不想弄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老胳膊老腿的,膝盖是有寿命的——要省着点用。</p><p class="ql-block">但也有人上去过的老人,经过他们绘声绘色的比划,山顶连片草甸的露营基地如同自然编织的绿色绒毯。</p><p class="ql-block">听着他们的描述 :营地风光一下子展现在大家的眼前,营地在高处延展成无垠的旷野,野花芳草随风起伏,与天际线交融,营造出“云中草原”般的壮阔视野。让人遐想着:夜晚时分,星河低垂,草甸上,帐篷点缀如萤火,篝火与星光共舞,形成原始而浪漫的户外天堂。</p><p class="ql-block">没上过山顶露营基地的老人们,夜里躺在房间,能听见山风穿过树林的声音,像在说那些没踏过的石板路、没歇过的观景亭,终究是错过了。明明身在这景里,却像隔着层薄雾,看得见轮廓,摸不着温度,这份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的遗憾,就像晚风中飘来的山花香,闻得真切,抓在手里却只剩一缕空濛…</p> <p class="ql-block">这些老人置身于国家4A级景区之中,却因腿脚不便未能尽览眼前美景,恰如唐代诗人王维诗句“只缘身在此山中”所描绘的意境——身处幽静山水却难以亲身体验其美。 </p><p class="ql-block">美景虽近在咫尺,但因身体条件限制,无法深入游览,这种“近在眼前却难触及”的遗憾,让避暑之旅略显遗憾。</p><p class="ql-block">这些老人仿佛被困在“桃花源”中,虽身处仙境却难觅仙踪。他们每日面对的,是云雾缭绕的青山、碧波荡漾的湖水,以及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但因行动不便,只能远观而无法亲历。这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遗憾,变成古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喟叹。</p> <p class="ql-block">日子这么过着——不知不觉老人们到贵州旅居避暑已经一个月了。日子像被翻旧的书页,沙沙地往前翻着,清凉的夜风踮着脚,把夜雾吹成一阵远去的叹息——薄被捂不住清凉,心底那片遗憾如洇开的墨晕,正一寸寸地,把月光染成未写完的信,留恋与遗憾,在心中凝成琥珀——锁住了美好的瞬间与永远的缺憾。</p><p class="ql-block">世上,总没有不散的宴席,也往往没有圆满的结束——一个月了,对于这批临近风烛的老人,不发生什么事就算是万幸了:在一个月里,有人所带之药用完了,有人吃了不洁食物,引起肠胃炎,诱发胆囊炎,有人感冒了,有人闹肚了,有人血压上去了…反正状况不断,好在大都有惊无险,逢凶化吉。</p><p class="ql-block">因为种种原因,有一批老人要抱着遗憾 提前“退群”,要回到火炉般,蒸笼样的上海。万般无奈,千分不舍,些许遗憾,眼看要走了,连续好几天,老人们情绪低落,神情黯然,闷闷不乐——不管是走的还是留的。</p> <p class="ql-block">还有二天,“退群”的老人就要走了,午睡后,酒店大堂里,老人们又聚在了一起,贵州山间的暑热已经开始消褪,老H在手机上划看火车时刻表,指尖在“安顺西”的字迹上划过,像摩挲一块即将融化的冰。留下的阿毛递给一个刺梨,酸不溜秋地说:“带回去,酸溜溜的,和记忆里的贵州一样酸。”胡老师把咸鸭蛋装进保鲜袋,指甲缝里还留着贵州的红泥。嘴里喃喃自语:“上海的秋老虎会很难熬的”!</p><p class="ql-block">喜欢麻将的胡大哥 想起昨天的那副麻将;他嘴里喊着“碰”,手里捏着的“红中”,却久久放不下去,嘴里却嘟囔着,“等明年暑热,再相约来贵州打麻将?”有人应着:明年夏天,重新约起,一定!</p><p class="ql-block">整个大堂,空气沉闷凄凉,大有“话不成欢惨将别”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突然,门外走进脸蛋红扑扑的阿润,抹着镜片上的汗渍,兴冲冲地说:谈成了,谈成了…明天观光车…兜风…”——谁也听不懂 他在说什么。阿润把眼光投向夫人阿G, 阿G不紧不慢,说明原委:因为部分老人要先走,许多老人住在双乳峰景区一个月,连景区的景区内的许多景点都去没去过,实在太遗憾,想到与景区方联系,商量,明天景区派一辆观光车,专程大酒店接我们,车游双乳峰景区。老人们听罢,一阵鼓掌,连声欢呼,震得大堂仿水晶的玻璃饰品叮当作响!</p> <p class="ql-block">车游双乳峰:车轮上的圆满,此时,山下雾已散尽,双乳峰赤裸着真容,仿佛默许这场越界的圆满。车轮的滚动弥补着老人们老人心中的遗憾,有人起音哼唱起《茉莉花》,继而变成全车的合唱——山风裹着歌声,把遗憾都酿成了蜜糖。感谢有心人,祝贺无憾人。</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酒店大堂里挤满了老人:要走的,送行的,满满留念。满满的不舍,老人们依依不舍,泪眼摩挲。</p><p class="ql-block">送别的大巴启动时,留守老人踮脚张望。车窗里映出交叠的手掌——一双双布满皱纹枯槁老人手:上海再见,明年夏天再重新约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