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 《推背图》是唐代天象家李淳风和袁天罡,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运用《易经》理论,为推算大唐国运而作。</p><p class="ql-block"> 二 《推背图》与春秋时期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马前课》,明代刘伯温所作的《烧饼歌》,并称四大预言奇书。</p><p class="ql-block"> 三 《推背图》的写作特点:</p><p class="ql-block"> 1 一幅迷一样的图,没有文字。</p><p class="ql-block"> 2 《易经》六十四卦的一个卦象。</p><p class="ql-block"> 3 谶曰,比较隐秘预言诗句,是一个迷。</p><p class="ql-block"> 4 颂曰,对谶曰诗句的某种暗示,不是直接表白,也是一个迷。 </p><p class="ql-block"> 5 除了《易经》卦象有确定的含义,其他都是迷。</p> <p class="ql-block"> 四 我选购一本某著名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的《推背图》,看封面挺有吸引力。开始津津有味地阅读·,并在美篇设立一个《推背图》学习专辑。</p><p class="ql-block"> 1 看了几章,总体印象不错,图谜,诗迷,暗示都解说很到位,对读者很有帮助。对卦象运用的解释,非常专业,不愧为老师、教授级人物编写的。</p><p class="ql-block"> 2 我有个爱好,喜欢独立思考,不仅仅局限于别人思路。例如对第一幅卦图的解读,一白一红两个圆局部重叠,形成交集。书上没有作出好的解读,表示该图没有实际意义,只是开场白来应付。把右边一个红圈,类似太极图中的白鱼,把左边一个白圈,类似太极图中的黑鱼,然后用《易经》的基本理论,阴阳转换,循环往复,掩饰过去。</p><p class="ql-block"> 3 我的思路:既然李淳风和袁天罡,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预测大唐国运,第一卦甲子乾卦,双圈图肯定重要,对照大唐历史,反复思考,终于发现了暗藏的玄机:以两圆下交叉点为李渊建立唐朝,为起点,顺时针旋转,走完一圈,是安史之乱开始,红圈结束,这是唐朝的强势区,顺势而为。进入白圈,要逆时针循环,唐朝逐步衰弱,又到下交叉点,唐朝灭亡。在弱势区,如逆水行舟。据统计,强势区9任皇帝,除了武则天两个儿子,上上下下,当了四任都不强,其他的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都很强,历时138年,占47.75%,近一半时间。弱势区14位皇帝,除唐宣宗李忱稍强,执政13年有方,其余都不强,历时151年,占52.25%,一半时间稍多。我对第一卦图的解读,自己是比较满意的。这幅双圈图,真实地再现了大唐王朝的发展历史,由兴到衰,这就是大唐国运。品味到李淳风和袁天罡《推背图》第一章的谜底,可以说比书上的解读好很多,满满的收获感。有兴趣的朋友可读我的《推背图》专辑第二篇。</p><p class="ql-block"> 4 李淳风和袁天罡有多神奇:武则天一、二岁时,武家把武则天以男装打扮,请袁天罡看相,袁天罡就说:“如果是女子,以后可为天子。”预言真准,神了!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分别于公元645年和公元670年去世,武则天公元690年登基,《推背图》是李世民时期早已完成,第二卦图是一盘水果,21个果实。这梨子暗指唐朝皇帝,有一个梨子不带把的,那就是女皇——武则天,女皇当然是不带“把”的。神不神!</p> <p class="ql-block"> 五 《推背图》有好多版本,我买的这本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有些解读和我的认知有差别,总体不错。但是,问题来了,《推背图》22卦、24卦等都用错了卦象,导致卦图、卦象不符,解读自然出错。图库与文章不匹配,是编辑失误,图、文搭配错位,校对也失职, 我在文集中也指正了,令我失望。</p><p class="ql-block"> 六 后来又去买了本《推背图》,不满意。创作热情受到很大影响,我的《推背图》专辑共20篇,18篇评为精华,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前来坐坐。</p><p class="ql-block"> 七 结束语:想起了一句老话:尽信书,不如无书。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p> <p class="ql-block">图片手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