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说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十四)——丁托列托和委罗内塞

秋天jy

<p class="ql-block">  丁托列托(Tintoretto,1518-1594年)和保罗·委罗内塞(Paolo Veronese,1528-1588)都曾是提香的学生,威尼斯画派后期的杰出画家,他们和老师提香一起被西方美术史称之为“威尼斯绘画三杰”。</p> <p class="ql-block"> 丁托列托(《自画像》,乌干达 1975)</p> <p class="ql-block"> 委罗内塞(意大利 1973)</p> <p class="ql-block">  丁托列托原名雅各布·罗布斯蒂(Jacopo Robusti),他的父亲是个染坊主,人们遂以“丁托列托”称呼他,意思是“小染匠”。丁托列托生于威尼斯,逝世也在威尼斯,生活、创作基本上都在威尼斯,因此有评论家说他是“最地道的威尼斯画家”。</p> <p class="ql-block">  有意思的是,丁托列托经历和老师提香有某种惊人的相似:当年提香惹老师乔凡尼·贝利尼生气,被赶出了画坊,后来勤奋苦学,终成绘画巨匠。丁托列托也因年少气盛,不大听从老师指导,被提香送了回去。他没有气馁,继续努力,发誓“要把提香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的形体结合起来”。他成功了,以自己独特的“狂放”绘画风格,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史写下了厚重的一页。丁托列托和提香一样,都没有辱没自己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  最能体现丁托列托兼具“提香色彩和米开朗基罗形体”艺术风格特色的绘画作品当推他的《天堂(Il Paradiso)》。这幅画是丁托列托1588-1592年为威尼斯总督府创作的,今天依然保存在总督府议会大厅的一面墙上。画作长22米,高7米(一说长22.6米,高9.1米),画中有700多个人物,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画幅最大、刻划人物最多的一幅油画。</p> <p class="ql-block">  《天堂》描绘耶稣和圣母以及门徒们、信教民众共赴天国的情景。丁托列托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构图,让耶稣和圣母处于上方居中位置,大小天使围绕四周,形成一个近似圆,画面由这个中心圆向四周扩散,形成一种“漩涡式”的动态结构,不同身份的信徒列在漩涡的各个层面,虽然姿态不一,但都倾身朝向耶稣和圣母,似乎受到某种向心力驱使。耶稣和圣母头上笼罩着圣光,圣母的圣光外圈七颗星排成弧形,耶稣的圣光光芒四射。这圣光成了整个画面的“光源”,向四方散开,映照在众人身上。20世纪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和美学家罗杰·弗莱曾说:“丁托列托的《天堂》不是对天堂的描绘,而是对‘渴望天堂’这一人类情感的视觉化。”他的这个评说颇有见地,丁托列托强调的正是“共赴天国”。正式创作这幅画前,丁托列托曾画了一幅草图,画面和这幅画很有些差异,现保存在法国卢浮宫。丁托列托的儿子多梅尼科·丁托列托也参与了《天堂》的创作。作为集邮爱好者,笔者深感遗憾的是没有发现印有《天堂》的邮票,可能是篇幅过大,方寸无法表达吧?</p> <p class="ql-block">  《天堂》之外,丁托列托还创作了其他宗教题材绘画,且常常同一主题前后创作多幅。多哥1995年邮票图案为他的《最后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  画面上耶稣坐在方桌的一边,门徒围桌或坐或站。背景黝黑,桌面光线却很明亮,明暗对比强烈,与提香主张的用色柔和渐变显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  据研究者考查,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至少有九个版本,其中威尼斯圣乔治马焦雷大教堂中的一幅,很受人推崇。那幅画作色彩对比更强烈,除了耶稣和十三门徒外还画有其他人。画面左上有一盏吊灯,利用这“人造光源”来营造特殊的氛围。这幅《最后的晚餐》未见印入邮票,我们从网上下载了它:</p> <p class="ql-block">  《牧羊人朝拜》也有众多版本,我们从收集的邮票上欣赏到了三种版本:</p> <p class="ql-block"> 《牧羊人朝拜》(局部)(库克群岛 1967)</p> <p class="ql-block"> 《牧羊人朝拜》(局部)(新赫布里底群岛 1971)</p> <p class="ql-block"> 《牧羊人朝拜》(尼日尔 1975)</p> <p class="ql-block">  格林纳达的格林纳丁斯1975年邮票上是《耶稣前往受难地的上坡路》的节选,突出展示耶稣背负沉重的十字架艰难地走在上坡路上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丁托列托佩服米开朗基罗,说:“提香教我如何让色彩‘呼吸’,但米开朗基罗让我明白,线条才是灵魂的骨架。”他曾临摹过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乌干达1975年邮票选用了丁托列托《创造动物》,画中腾飞的耶和华造型就有米开朗基罗画作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  乌干达1975年发行的邮票还选用了丁托列托的《膜拜铜蛇》,这也是《圣经》里的故事,说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泊,受上帝旨意,制作铜蛇,高悬杆上,以拯救被火蛇咬伤的人。米开朗基罗《创世纪》中也有一幅《礼拜铜蛇》(位于大三角档内),丁托列托此画是否受到米开朗基罗启发,就不得而知了。</p> <p class="ql-block">  《圣经》的《列王纪上》说公元前9世纪以色列王亚哈受妻子耶洗别蛊惑,迫害耶和华信徒,先知以利亚按神的旨意与之对抗,施行神迹,重建神的祭坛,遭到耶洗别迫害,逃亡途中又饥又渴,昏睡在罗腾树下。耶和华派天使送上食物与水,两次拍醒他,勉励他继续前行。以利亚坚持了四十昼夜,最终到达神的山——何烈山。丁托列托以这个故事为题材,创作了《天使给以利亚食物》,乌干达1975年将它搬上了邮票:</p> <p class="ql-block">  丁托列托的《伯沙撒王的盛宴》也取自《圣经》。伯沙撒是迦勒底国王,穷奢极欲。一次大摆宴席,取出父亲尼布甲尼撒在耶路撒冷圣殿中抢掠来的金银圣器,与大臣、妃嫔饮酒作乐。突然墙上出现金色大字,预言伯沙撒将受亡国之惩。乌干达1975年邮票采用了这幅画作的局部画面。</p> <p class="ql-block">  这幅画作的色彩比较艳丽,和丁托列托的其他画作有别,应该是题材使然吧。</p> <p class="ql-block">  宗教题材绘画外,丁托列托还创作了众多人物肖像画,其特点是擅长以人物的动作神情来展示其内心世界。</p> <p class="ql-block">  马尔代夫2000年邮票选用了《戴金链子的贵族》:</p> <p class="ql-block">  画面上人物身穿黑色制服,处于灰暗的底色中,光线从右上方射过来,把人物的面部和手照得格外明亮,彰显了人物以眼神为代表的面部表情。</p> <p class="ql-block">  乌干达1975年邮票上的《哲学家》则以夸张的扭身看书的动作刻划出了哲学家的个性:</p> <p class="ql-block">  罗马尼亚1969年邮票上是丁托列托的《威尼斯参议员》:</p> <p class="ql-block">  保加利亚1978年邮票上的《穿丧服的太太》重点刻划了主人公悲伤的面部表情:</p> <p class="ql-block">  丁托列托一生画了多幅自画像,巴拉圭1972年把他晚年的一幅自画像请进了方寸:</p> <p class="ql-block">  丁托列托“狂放”画风一度不被人理解,直至19世纪方被人重新认识,法国浪漫主义绘画领袖人物德拉克洛瓦称赞丁托列托是“用色彩写诗的诗人”;印象派大师雷诺阿则深有感触地说:“他(丁托列托)的笔触里藏着闪电。”</p> <p class="ql-block">  保罗·委罗内塞原名保罗·卡拉亚里(Paolo Caliari),出生于威尼斯共和国的委罗纳(亦译作维罗纳),因出生地而被人称作“委罗内塞”,遂以此绰号闻名于世。最初跟委罗纳当地画家安东尼奥·巴吉勒(亦译作安东尼奥·巴底勃)学画,曾赴罗马求学,观摩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壁画,深为其宏伟气势所折服,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很大。大约25岁左右,到威尼斯学习和创作,随后一生的艺术活动主要都在威尼斯进行。</p> <p class="ql-block">  委罗内塞继承老师提香的绘画风格,也特别注重画作的色彩。他不像丁托列托那样热衷明暗对比,而是追求色调的华美和灿烂。他特别喜欢采用明净雅致的银灰色作画,这一点和他的老师提香偏爱金色不同,以致世间有了这样的说法:“金色的提香”“银色的委罗内塞”。</p> <p class="ql-block">  委罗内塞主要从事壁画创作,题材有宗教、神话、寓言等,他对描绘安逸享乐的世俗生活特别着迷。《迦南的盛宴》是他最著名的一幅画作,圭亚那1993年发行的邮票小型张就选用了这幅画:</p> <p class="ql-block">  可能是受画幅的限制,圭亚那小型张上的这幅画很不清晰,我们从网上下载了该画的原作图谱:</p> <p class="ql-block">  该画是委罗内塞1562年至1563年为本笃会的圣乔治修道院饭堂创作的大型壁画,宽9.9米,高6.6米。取材于《圣经》,说耶稣、圣母在约旦河畔的迦南(亦译作迦拿、加纳)参加一个婚礼,进行中,酒喝完了,耶稣让仆役将清水灌入酒坛中,再倒出来,立即变成了上等美酒。这就是基督教传说中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变水为酒。委罗内塞除了将耶稣和圣母安排在正中就坐,头上带着圣光,借以体现画作来自宗教故事外,整幅画作所描绘的138位人物许多能与现实生活中真人一一对应,他们中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法国皇帝弗朗西斯一世、土耳其皇帝沙里蒙一世、英格兰坎特伯雷主教等,还有侯爵伯爵、贵妇、总督、商人、艺术家。委罗内塞把老师提香、师兄丁托列托和自己也画了进去,前排中间身穿白袍拉中音提琴的是他自己,穿红袍怀抱低音提琴的是提香,穿白色长袍、手持红酒和一位欧洲君主聊天的是丁托列托。主场之外,委罗内塞还在上方栏杆后面画了一些参加盛宴的民众,他们似乎更兴奋,有些人甚至爬上了石柱。建筑物高高的阳台上也挤满了人,正指指点点向下张望。这确实是一场盛宴,充满了世俗色彩的盛宴!委罗内塞画的是威尼斯人浪漫、追求享乐的现实生活。画面色彩斑斓,华丽明艳,洋溢着浓烈的奢靡气氛。</p> <p class="ql-block">  委罗内塞还有一幅类似《迦南的盛宴》的杰作——《利未家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 《利未家的盛宴》(选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据说委罗内塞开始是准备画传统宗教画题《最后的晚餐》的,可画着画着,兴致来了,不仅给耶稣(画面居中者)及门徒彼得、约翰(耶稣右手端,画面左侧)、犹大(耶稣左手端,画面右侧)穿上了华美的服装,还在画中添加了侏儒、醉汉、小丑等底层人物。教会不高兴了,动用宗教法庭对委罗内塞提出指控。后经人斡旋,将画名改成《利未家的盛宴》以平息事态。</p> <p class="ql-block">  委罗内塞也用文艺复兴画家常用的画题作画,《牧羊人朝拜》就画了多种版本,多哥1970年邮票选用了其中的一幅:</p> <p class="ql-block">  安提瓜1971年邮票上展示的是收藏在英国伯明翰美术馆内的另一幅《牧羊人朝拜》的局部:</p> <p class="ql-block">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70年邮票选用的是《三博士朝拜》的局部:</p> <p class="ql-block">  多哥1971年邮票上是《圣母子》:</p> <p class="ql-block">  安提瓜1971年邮票截取了《圣母子与圣徒雅各、杰罗姆、幼年施洗者和亚历山大的凯瑟琳》画作的核心部分“圣母子”:</p> <p class="ql-block">  捷克斯洛伐克1988年邮票印的是委罗内塞画作中的《圣经》耶稣故事中的常见人物凯瑟琳:</p> <p class="ql-block">  这些画作的色彩无一例外明亮华美,给人以愉悦。</p> <p class="ql-block">  卢旺达1988年邮票小型张以单色表现委罗内塞的《圣家族》,青绿的色彩给人感觉也挺舒适:</p> <p class="ql-block">  多哥1995年将委罗内塞的《基督受难》搬进了方寸。这是一个悲伤的场面,委罗内塞用色依然很明丽,但并未影响悲伤气氛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  柬埔寨1985年邮票上是委罗内塞的《亚伯拉罕的牺牲》:</p> <p class="ql-block">  画作亦取材《圣经》故事:上帝为考验亚伯拉罕,命其将独生子以撒燔祭。亚伯拉罕绝对服从上帝,遂将以撒捆绑在柴上,举刀欲杀死他。上帝确认了亚伯拉罕的虔诚,便派天使制止亚伯拉罕行动,指示他可以用旁边树丛中的公羊代替以撒做燔祭。画面上以撒被捆着跪在地上,引颈准备就戮;亚伯拉罕左手按住以撒的肩膀,右手持刀准备砍杀。天使适时从天而降,双手抓住亚伯拉罕握刀的手臂,阻止他的行动;亚伯拉罕惊愕地望着天使。画面动感十足,多种色彩交织。故事虽然令人心悸,委罗内塞的画作还是挺成功的。</p> <p class="ql-block">  委罗内塞神话题材绘画一般都取材于古罗马和古希腊神话。苏联1978年发行的邮票小型张选用的《狄安娜》就取自罗马神话。狄安娜是罗马十二主神之一,掌管狩猎与月亮的女神。苏联小型张突出了狄安娜作为狩猎女神的一面,身穿猎服,右手拿着一支箭,身体微倾,低头俯视左手抚摸着的猎犬,美丽干练,英姿飒爽。</p> <p class="ql-block">  巴拉圭1970年邮票上的《维纳斯和阿多尼斯》取材于奥维德《变形记》。维纳斯爱上了美少年阿多尼斯,化身女猎手来到阿多尼斯身边,成功获得阿多尼斯的爱情。一次捕猎野猪时,阿多尼斯被野猪尖牙刺穿身体,流血而死。维纳斯悲痛欲绝,追到冥界,要带回阿多尼斯。不料冥后也爱上了阿多尼斯,坚决不放阿多尼斯回阳间。维纳斯求助于神王宙斯,宙斯裁定阿多尼斯每年春到,可回阳间与维纳斯相聚半年,剩下的六个月则需待在冥府。这个故事被欧洲许多画家用为创作题材,委罗内塞的老师提香就曾画过,画面攫取维纳斯竭力阻止阿多尼斯出猎的瞬间。委罗内塞的这幅画作则表现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在林中的相亲相爱的幸福时刻。</p> <p class="ql-block">  奥维德《变形记》里还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劫持欧罗巴。宙斯看上了美丽的腓尼基公主欧罗巴,化身公牛来到她身边,诱骗她骑到自己身上,驮着她走出草地,经过沙滩,跃入大海。欧罗巴惊恐呼叫,仍无济于事。第二天,他们登上一块陆地,公牛消失,变成一位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欧罗巴不得已,做了这位美男子,也就是宙斯的妻子。他们生活的陆地就是今天的欧洲。委罗内塞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多幅作品,巴拉圭1973年邮票上是其中一幅布面油画的局部——欧罗巴上半身形象:</p> <p class="ql-block">  为了便于欣赏,我们从网上下载了原画图谱:</p> <p class="ql-block">  委罗内塞还创作了一些寓言画,南斯拉夫1983年邮票上的《智慧和力量的寓言》是其中著名的一幅:</p> <p class="ql-block">  委罗内塞画了两个人物: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和半人半神的大力士海克力士。雅典娜身着典雅又不失亮丽的古典服饰,端庄挺立,淡定自若。海克力士即赫拉克勒斯,宙斯与世俗女子阿尔克墨涅的私生子,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他站在雅典娜的左手边,弯曲着身体,似站似半蹲。画作象征智慧胜于力量。</p> <p class="ql-block">  巴拉圭1973年邮票选用了《美德的寓言——鹰的温和(Allegories of the Virtues - Moderation with an Eagle)》的局部:</p> <p class="ql-block">  邮票上看不到画题中的鹰,我们从网上下载了原画图谱:</p> <p class="ql-block">  这幅画创作于1575至1582年间,现藏威尼斯总督府。画面上一位女子一手抓住一只鹰的翅膀,另一只手握着刚从鹰翅膀上拔下来的一根羽毛。鹰没有反抗,温和地站在一旁,连嘴都没张开。画作灵感来自何处,里面有没有什么故事,笔者孤陋寡闻,也没有查到有用的资料。《斯科特世界邮票目录》将巴拉圭这枚邮票票题定为“Allegory of Moderation”,即“适度的寓言”,莫非画作的寓意是说凡事都要适度,不可太过,此即美德?</p> <p class="ql-block">  委罗内塞作品颇丰,可惜选入邮票的不太多,笔者收集到的更少。本文以“邮”说人说画,囿于所藏,只能挂一漏万了。</p>

丁托列

邮票

委罗内

画作

提香

耶稣

阿多

画面

米开朗基罗

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