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铭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邓桦先生是我六十多年前读高中时的化学老师。听说他毕业于新乡师范学院,由于成绩优异,留校任教。南阳一高是河南省的重点高中,上级为了加强南阳一高的师资力量,调教大学邓老师来校任教。那时的邓老师,二十出头的年纪,个子高挑,皮肤白皙,谈吐文雅,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书卷气。他讲课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却又不失风趣,常常能用生活中最朴素的例子,把复杂的化学反应讲得通俗易懂。现在我们这些学生,虽都年过八旬,但每每提起他,心中仍充满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二排左四为邓老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的教育堪称一方净土,学校不为金钱,老师不为名利。那时的校园,没有如今这般喧嚣与浮躁,老师们的专注全在课堂与学生身上。邓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图名利,只求把知识传授给愿意学习的人。他的教学风格平实而深刻,像一股清泉,润物无声,却滋养了无数求知若渴的心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先生长期从事化学教育工作,曾任一中校长,后从政,在市人大副主任位置上退休。先生是南阳化学教育界的领军人物,曾任南阳化学学会会长,河南省化学学会理事,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教师,妥妥的一个高官高知的成功人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邓先生教过的学生遍布五湖四海,可谓桃李满天下,不少人成了行业翘楚,高官教授,但他始终记得那些曾经坐在教室里的年轻人,尤对我们这些老学生情有独钟,退休后,我们班级聚会,邓老师知道后必会参加。即便后来身居高位,他也从未忘记自己最初的身份——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在2021年一次班聚会上,邓老师讲话视频。他强调了我们师生间的关系,是亦师亦友,亦生亦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为学生,我们敬重他的,恰恰是他在这些光环下的平常心。身居高位,一点架子也没有,不说大话,空话,始终保持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谦逊。他从不炫耀自己的成就,也不以身份傲视平常人,与人交谈时总是平等平和而亲切,让人如沐春风,可正是这份谦逊与真诚,让他在学生心中始终熠熠生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退休后并未闲着,他酷爱运动和旅游,游遍欧洲和中东,出版了游记《流着奶和蜜的地方》,还将多年来的教学心得、人生感悟整理成文,出版了《小说·杂文——邓桦文选》。在这些书的扉页上,他亲笔写下赠言,送给我们。这些书,不仅是他思想的结晶,对一些大事的实事求是的看法,更是他对学生最深情的寄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知高官平常心,品正德高无架子,这十个字,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邓先生的人品。他从不因地位的提升而改变初心,反而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与责任。他常说:“做人要正,做事要实。”这句话,也成为许多学生人生路上的座右铭。</span></p> <p class="ql-block">邓老师著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先生豁达,通透睿智,虽年事已高,不为身后打算,并立了遗嘱,不置墓地,不留骨灰,不做佛事,不吹吹打打。认为人死后,就是一堆化学物质,来自自然,回归自然,所谓尘归尘,土归土。没有什么灵魂之说,即便有灵魂,也不愿将灵魂囿于一隅,平生就喜欢天马行空,独往独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之德,令人景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谢谢光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