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10日上午我们离开巴拿马城乘飞机抵达此行第八国古巴首都哈瓦那,开启在古巴三天的游览。</p><p class="ql-block">古巴共和国,简称古巴,首都哈瓦那,国名源自泰诺语“coabana”,意为“肥沃之地”、“好地方”,是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岛国,哈瓦那是古巴的经济、政治中心和首都。古巴岛是大安的列斯群岛中最大的岛屿,被誉为“墨西哥湾的钥匙”。</p><p class="ql-block">古巴岛酷似鳄鱼,又被称为“加勒比海的绿色鳄鱼”。古巴总面积109884平方千米,人口1108.3万(2023年)。医疗服务和旅游是古巴主要的创汇行业,制糖业、旅游和镍出口是重要经济支柱。</p><p class="ql-block">1492年哥伦布航海发现古巴岛。1510年,西班牙远征军征服古巴并进行殖民统治。1868年和1895年先后爆发两次古巴独立战争。1898年,美西战争后,被美国占领。1902年,美扶植成立“古巴共和国”。次年美国强租两处海军基地。1933年,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独裁政权上台。1959年1月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起义军推翻了巴蒂斯塔统治,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61年与美国断交,转向苏联。 </p><p class="ql-block">冷战时期(1960-1991)在苏联援助下发展,经历1962年“导弹危机”;经济依赖苏联。 </p><p class="ql-block">苏联解体后(1991年后)陷入“特殊时期”经济危机,经济上长期受美国封锁(1962年起),2021年允许私营企业扩大但仍困难;依赖旅游、医疗出口和侨汇。</p><p class="ql-block">2015年,在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古两国正式恢复外交关系,并重新互设大使馆。这一举措标志着两国自1961年断交以来的历史性突破。</p><p class="ql-block">特朗普政府重新将古巴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并加强制裁。 </p><p class="ql-block">拜登政府曾短暂放松部分制裁,但在2025年特朗普重新执政后,美国再次将古巴列为“反恐行动不合作国家”,并实施新的经济与移民限制。</p> <p class="ql-block">4月10日下午抵达哈瓦那后入住当地五星级酒店,考虑到古巴物资匮乏,全国停电的情况下,旅行社特意为团友升级为当地条件最好的大酒店Gran Muthu Habana。</p> <p class="ql-block">从房间窗户看到的酒店大楼后方的景致,可见这里是个高档酒店集中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酒店就在海边,从房间窗户就可看见大楼左侧的海了。</p> <p class="ql-block">酒店大门面向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休息片刻下午5点出发进行“乘老爷车复古时光之旅”活动。</p><p class="ql-block">老爷车巡城礼 Havana Classic Car Tour是古巴首都哈瓦那不可错过的经典体验,被称为“复古时光之旅”。这项活动利用上世纪40至50年代保存完好的美式敞篷老爷车,带领游客穿梭于哈瓦那最具代表性的街道与景点。经过马雷孔海滨大道、老哈瓦那、革命广场、中央公园和哈瓦那大剧院等著名景点。整个巡游通常持续1小时,老爷车巡城礼不仅是一种观光方式,更是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让人感受到上世纪中叶的古巴风情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马雷孔海滨大道。</p><p class="ql-block">马雷孔海滨大道 Malecon 是哈瓦那最具代表性的海岸大道,全长8公里,是本地人和游客欣赏日落、散步、拍照和感受城市活力的热门地带。</p> <p class="ql-block">远远看见海滨大道左侧有个城堡。</p> <p class="ql-block">坐在后排的团友抓拍下了城堡,导游告诉我们这是莫罗城堡,晚上我们会去城堡看关城门仪式。</p> <p class="ql-block">车驶入老城区。</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El Capitolio:哈瓦那的标志性建筑,外观酷似美国华盛顿国会大厦,是古巴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也是哈瓦那老城区的核心地标。它不仅是古巴政治历史的象征,也是一座建筑艺术杰作。</p><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建造时间为1926—1929年(仅用3年完工),由古巴总统赫拉尔多·马查多(Gerardo Machado)下令建造,作为古巴共和国政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其外观明显模仿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United States Capitol),但规模更大,细节更华丽,融合了新古典主义、新文艺复兴和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1959年革命前作为古巴议会和政府机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1959年革命后改为古巴科学院(Academia de Ciencias de Cuba)和科技环境部使用。</p><p class="ql-block">2019年修复后重新成为古巴国民议会(Asamblea Nacional del Poder Popular)的办公地点。</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中央穹顶高92米,曾是哈瓦那天际线的最高点之一,顶端装饰有镀金的共和国女神雕像(La Estatua de la República)。哈瓦那国会大厦的穹顶比华盛顿的高出近1米,彰显了当时古巴的雄心。</p><p class="ql-block">台阶与入口:正门前有宽阔的台阶,两侧是两尊巨大的青铜雕像,分别代表“劳动”(El Trabajo)和“真理”(La Verdad)</p><p class="ql-block">对称设计:整体呈矩形,两侧翼楼对称,立面采用石灰岩建造,装饰有科林斯柱廊和浮雕。</p> <p class="ql-block">古巴国会大厦的政象征:在革命前,它代表古巴的共和政府;革命后,成为古巴科学文化的象征;如今又回归政治功能。</p><p class="ql-block">它也是旅游地标,与哈瓦那老城(La Habana Vieja)的其他历史建筑(如大剧院、革命博物馆)一起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旁一座华丽的建筑是历史上的总统府,现在是革命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对面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右侧面。(车拍)</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后面。(车拍)</p> <p class="ql-block">继续坐车浏览老城。</p> <p class="ql-block">华人街。</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大学。</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大学(Universidad de La Habana,缩写:UH)是古巴最古老、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也是拉丁美洲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1728年1月5日成立,最初名为圣热罗尼莫皇家宗座大学(Real y Pontificia Universidad de San Jerónimo),由天主教多米尼加修会创办。</p><p class="ql-block">殖民时期受西班牙统治影响,主要教授神学、法学和医学。</p><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古巴独立战争后,大学逐渐世俗化,课程设置转向现代科学与人文领域。</p><p class="ql-block">1959年古巴革命后,学校经历改革,扩大了平民教育,并加强了与拉美其他国家的学术联系。</p><p class="ql-block">学科设置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法学等,尤其在医学、生物技术和拉丁美洲研究领域享有国际声誉。</p><p class="ql-block">知名校友:</p><p class="ql-block"> -何塞·马蒂(José Martí):古巴民族英雄、独立运动领袖。</p><p class="ql-block"> - 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古巴革命领导人,1945年在此攻读法学。</p><p class="ql-block">目前是古巴最重要的公立大学之一,学费低廉(古巴公民免费),吸引拉美和非洲留学生。受美国长期经济制裁影响,科研资源有限,但仍保持较高的区域学术地位。</p> <p class="ql-block">由于美国的长期经济制裁,古巴的经济相当困难,城市很多建筑已经相当破旧,老建筑更无钱修缮。</p> <p class="ql-block">革命广场 Plaza de la Revolucion:古巴政治历史的重要象征,广场上有切·格瓦拉和卡米洛·西恩富戈斯的巨型画像,以及高耸的何塞·马蒂纪念碑,是游客的必访之地。</p> <p class="ql-block">古巴革命的核心象征之一—切·格瓦拉(Che Guevara)的巨幅肖像,位于革命广场的古巴电信部大楼(Ministerio de Comunicaciones)外墙上。</p> <p class="ql-block">切·格瓦拉(1928—1967)</p><p class="ql-block">革命领袖:阿根廷裔马克思主义革命家,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亲密战友,古巴革命(1953—1959)的关键军事指挥官。</p><p class="ql-block">全球文化符号:肖像由摄影师阿尔贝托·科尔达(Alberto Korda)在1960年拍摄,后经简化设计成为20世纪最具辨识度的政治图像之一。</p> <p class="ql-block">卡米洛·西恩富戈斯的巨型画像在内政部的外墙上。</p><p class="ql-block">卡米洛·西恩富戈斯(Camilo Cienfuegos,1932年2月6日-1959年10月28日)是古巴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与菲德尔·卡斯特罗、切·格瓦拉等人并肩作战,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p> <p class="ql-block">广场周围座落着电讯大楼,内务部,国家剧院,国家图书馆,国防部等重要机构。</p> <p class="ql-block">何塞·马蒂国家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古巴最具政治象征意义的建筑——革命宫(Palacio de la Revolución),现为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委员会和部长会议的办公总部。</p> <p class="ql-block">何塞·马蒂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何塞·马蒂(José Martí,1853—1895)是古巴著名的民族英雄、诗人、思想家、政治家和革命家,被誉为古巴独立运动的“精神领袖”和“国父”。他的思想和行动对古巴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独立和解放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主要生平与贡献:</p><p class="ql-block">1. 早年经历: 马蒂出生于哈瓦那,自幼展现出文学和政治天赋。15岁时因参与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活动被捕,后被流放至西班牙。在流亡期间,他学习法律并开始写作,宣扬古巴独立的思想。</p><p class="ql-block">2. 文学成就: 马蒂是拉丁美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一,作品涵盖诗歌、散文、新闻等。代表作包括诗集《自由的诗》(Versos Libres)和《伊斯马埃利约》(Ismaelillo),他的文字充满爱国激情和对自由的渴望。</p><p class="ql-block">3. 政治思想: 他主张古巴脱离西班牙殖民统治,实现完全独立,并反对美国对拉丁美洲的干预。他强调拉美国家的团结,提出“我们的美洲”(Nuestra América)理念,倡导本土文化和价值观。</p><p class="ql-block">4. 革命活动: 1892年,马蒂创立了“古巴革命党”(Cuban Revolutionary Party),联合各界力量筹备独立战争。1895年,他发动并参与“第二次独立战争”(古巴独立战争),但在同年5月的战斗中牺牲,年仅42岁。</p><p class="ql-block">5. 精神遗产: 马蒂的思想超越了古巴,成为拉美反殖民和民族自决的象征。他的名言如“祖国是人类”(La patria es humanidad)和“为所有人争取正义”(Con todos, y para el bien de todos)至今被广泛传颂。</p><p class="ql-block">影响与纪念: </p><p class="ql-block">- 古巴将他的生日(1月28日)定为“文化日”,哈瓦那国际机场以他命名。 </p><p class="ql-block">- 他的形象出现在古巴货币、邮票和公共场所,被视为国家象征。 </p><p class="ql-block">马蒂的一生短暂却光辉,他既是战士也是诗人,其精神至今激励着追求自由与正义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老城(La Habana Vieja)的标志性宗教建筑—圣奥古斯丁教堂(Iglesia de San Agustín),一座融合了哥特复兴风格与热带适应性的殖民时期杰作。</p><p class="ql-block">1608年始建,1765年由奥古斯丁修会重建为现貌,是古巴最古老的教堂之一。</p><p class="ql-block">哈瓦那仅存的三座双塔楼教堂之一(另两座为哈瓦那主教座堂和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图中双塔顶部的红色陶瓦穹顶是其标志特征。</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来到莫罗城堡观看封城仪式。</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的莫罗城堡(Castillo de los Tres Reyes del Morro)是古巴首都哈瓦那的标志性历史建筑,位于哈瓦那湾入口处的海岬上。</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建造时间:1589年至1630年间由西班牙殖民者修建,旨在防御海盗和敌对势力的袭击。</p><p class="ql-block">名称由来:"Morro"在西班牙语中意为“海岬”,得名于其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建筑特点:</p><p class="ql-block">- 文艺复兴军事建筑,带有厚重的城墙和炮台。</p><p class="ql-block">- 灯塔:1845年加建的灯塔(高30米)成为哈瓦那象征,夜间灯光可覆盖30公里。</p><p class="ql-block">功能与意义:</p><p class="ql-block">- 军事防御:与对岸的蓬塔城堡共同封锁海湾,保护哈瓦那港。</p><p class="ql-block">- 世界遗产:1982年作为"哈瓦那旧城及其防御工事"的一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莫罗城堡也是看日落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空间巨大。</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武器库现在是纪念品商店。</p> <p class="ql-block">每晚在这里举行"封城仪式"(Cañonazo)表演,重现历史鸣炮传统。</p><p class="ql-block">莫罗城堡见证了古巴殖民历史,如今是融合历史、建筑与景观的重要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莫罗城堡也是俯瞰哈瓦那湾和城市全景的绝佳位置。</p><p class="ql-block">短短几个小时,走马观花算是对古巴有个初步的印象,第二天将歩行深入探访老城,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 </p><p class="ql-block">(文中资料来自DeepSeek搜索,仅供参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