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722《罕山村第四届高跷竹马艺术节今日启幕,11一17精彩天天有高跷竹马秧歌好戏等你看》

寿阳作家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罕山村第四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高跷竹马艺术节今日启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1一17天天有精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高跷竹马秧歌好戏等你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保护传承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跷竹马戏,打造寿阳文化品牌,促进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宜居宜业的森林乡村美丽罕山,经研究,制定《罕山村第四届高跷竹马文化艺术节实施方案》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活动宗旨 </p><p class="ql-block">1.弘扬罕山村非遗竹马文化,抢救高跷竹马戏濒危剧种;</p><p class="ql-block">2.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示基层文艺风采;</p><p class="ql-block">3.推动群众文化交流,培育本土文化人才;</p><p class="ql-block">4.营造积极向上社会氛围,增进党群凝聚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 活动时间:2025年8月11日至8月17日活动地点:罕山村乡村大舞台、罕山村郭家沟古戏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参与对象 </p><p class="ql-block"> 1.罕山村高跷竹马文艺队;</p><p class="ql-block">2.罕山村乡韵巾帼文艺小分队;</p><p class="ql-block">3.罕山片友情助兴文艺团体;</p> <p class="ql-block">  四、活动内容与形式</p><p class="ql-block">1.锣鼓表演;</p><p class="ql-block">2.非遗竹马广场表演;</p><p class="ql-block">3.濒危剧种高跷竹马戏表演</p><p class="ql-block">4.歌舞表演;</p><p class="ql-block">5.戏曲表演:秧歌、晋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组织架构 </p><p class="ql-block">主办单位:寿阳县文旅局 县文联 寿阳县平头镇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承办单位:寿阳县平头镇罕山村村民委员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协办单位:</p><p class="ql-block">青银二广联络线项目部一分部;</p><p class="ql-block">青银二广联络线项目部二分部;</p><p class="ql-block">山西煜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寿阳祥坤煤化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山西省寿阳县嘉源建材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施阶段时间:</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1日(农历六月十八)至8月17日(农历六月二十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1部分 </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1日(农历六月十八)晚至8月13日(农历六月二十);</p><p class="ql-block">地点:罕山村郭家沟古戏台。</p><p class="ql-block">文娱表演内容:锣鼓表演 竹马表演 太谷秧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具体时间节点安排:</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1日(农历六月十八):</p><p class="ql-block">1. 19:30锣鼓开场;2.20:00开始首场秧歌。</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2日(农历六月十九):</p><p class="ql-block">上午:1.10:00开始锣鼓开场;</p><p class="ql-block">2.罕山非遗竹马传承人大型表演;</p><p class="ql-block">3.秧歌;晚上:20:00秧歌; 燃放烟花庆祝2025年8月13日(农历六月二十):上午:10:00秧歌;</p><p class="ql-block">晚场:20:00秧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地点:</p><p class="ql-block">罕山村乡村大舞台</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4日(农历六月二十一)晚至8月17日(农历六月二十四);</p><p class="ql-block">8月14日(农历六月二十一)20:00才盛晋剧团首场演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月15日(农历六月二十二)上午10:00; 晚上20:0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月16日(农历六月二十三)上午10:00; 晚上20:0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月17日(农历六月二十四)上午9:00; 1.锣鼓开场; </p><p class="ql-block">2.竹马队表演;</p><p class="ql-block">3.群英荟萃;(各村舞台表演助兴)</p><p class="ql-block">4.高跷竹马戏;</p><p class="ql-block">晚上:20:00晋中华艺歌舞团表演; </p><p class="ql-block"> 燃放烟花庆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寿阳竹马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寿阳竹马戏属于武高跷,头跷为指挥,二跷是领队,戏曲人物居中,最后由丑角压阵。表演首先扭各种场景,然后表演“过仙桥”“跳桌子”“跳双凳”“大劈叉”等各种难度大的动作。在很早以前,竹马高跷一是表演特技,二是武打功夫,三是唱念做打。这里的高跷表演,不但有磕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斗等技巧动作,而且还有下叉、劈叉、翻跟斗、坐跷、立跷、组合跷等高难度动作。竹马高跷的表演时间,一般都在祭祀文昌宫文昌爷的二月初三和农历正月十五前后。过去它和当地沟北村的“爱社”同属傩舞艺术,“大竹马”“爱社”和李家山的“圪榄队”并称三大社,主要用于到附近与阳曲交界的阪泉山(亦称阪寺山)驱邪逐疫、祀神祭天、祈求丰年。多由当地人在元宵节进城开展街头表演,深受群众喜爱。表演时阵法变化无穷,有走单阵、走双阵、六花插阵、蛇蜕皮阵、一字长蛇阵、珍珠倒卷帘阵、九宫八卦阵、谢主报捷阵等。其音乐曲牌、唱腔比较丰富,有《马腔》《山坡羊》《哼腔》《珍珠倒卷帘》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高跷竹马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跷竹马戏是郭家沟村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文艺形式,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民间舞蹈、戏剧艺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寿阳高跷竹马戏起源于汉唐,盛行于明清,是由当地远古傩舞爱社、蚩尤戏演变而来,集高跷、竹马、武打、民间舞蹈和戏剧于一身。千余年来演出了《唐朝八大将》、《三英战吕布》、《虎牢关》等武打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去它和当地的《爱社》同属傩剧艺术,主要用于驱邪逐疫、祀神祭天,祈求丰年,寄托了劳动人民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每年正月十五灯山庙祭祀、二月二龙抬头马抬头、六月六河神爷跑马、七月十三轩辕庙祭祀等许多活动中,竹马戏都是必不可少的演出项目。</p> <p class="ql-block">晋剧(中路梆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晋剧是山西省的传统戏剧,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1],主要流布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晋中,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经晋商和当地文人的参与而形成晋剧。其后几经变化,在晋中、晋北以至内蒙古、河北、陕北的部分地区发展传播开来。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8年11月,《晋剧》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项目传承人为仇丽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太谷秧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太谷秧歌,也叫“晋中秧歌”、“祁太秧歌”。最初是劳动者伴随着农事活动而传唱的一种民间小调,后在吸收借鉴和融合外地民间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歌体系。2008年,太谷秧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p><p class="ql-block"> 太谷秧歌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一戏一曲,一个剧目,一个曲子,剧名即曲名。三百多个剧目,便有三百多个曲调。绝大部分题材源于当地的民间生活,就地取材,即兴编词,信手拈来,幽默诙谐。演员能根据剧情、角色的不同,将喜怒哀乐演唱得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白美云 是太谷秧歌国家级传承人,孙贵明 是太谷秧歌国家级传承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太谷秧歌吸收融合了众多民间艺术,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艺术风格,有的以曲调优美、节奏舒展,长于抒情,如《绣花灯》《采棉花》等;有的节奏紧凑,音调简洁,善于叙事,如《换碗》《洗衣计》等;有的活泼轻快,清新开朗,适于载歌载舞的表演,如《看秧歌》《大挑菜》等;有的曲调低回委婉,适于表现悲剧性的内容,如《起解苏三》《郭巨埋儿》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剧目《劝烟》 青衣 王二青 大丑 孙贵明剧目《当板箱》 武生 白美云 老丑 杜堂忠太谷秧歌的行当分生、旦、丑,生又分文生、武生、老生、须生、娃娃生等,旦又分花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妖旦等,丑分为小丑和大丑。</p> <p class="ql-block">(本期图片提供 郭永虎 郑仲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