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雕花楼

商贸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7日下午,我们十六位包车到雕花楼、雨花胜境、岱山湾S湾大桥游览。</p> <p class="ql-block">  东山雕花楼(又名春在楼)位于苏州吴中区洞庭东山镇,始建于1922年,由上海棉纱商人金锡之、金植之兄弟为母亲建造的宅第,香山帮匠人陈桂芳设计,历时三年竣工。该建筑以砖雕、木雕、石雕工艺著称,木刻浮雕由香山艺人周云龙创作,题材涵盖《三国演义》、《二十四孝》等传统故事,门楼雕刻"福禄寿喜财"吉祥纹样。春在楼因"无处不雕、无处不刻",集砖、木、石、金雕刻艺术之大成的建筑特点被民间誉为"江南第一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经典传世佳作。2006年5月,春在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雕花楼主体建筑坐西朝东,设计上呈中西结合,以中为主,主体建筑有照墙、砖雕门楼、前楼、后楼、附房、花园等,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242平方米,外设风火墙,内部布局含明二楼、暗三楼及藏宝空间。</p><p class="ql-block"> 雕花楼共有各类雕刻3854幅,其中木雕2708幅,砖雕289幅,石雕86幅,金雕611幅,泥雕(塑)160幅。主厅凤凰厅雕有172只凤凰。北侧花园内,栽有树龄370多年的珍稀孩儿莲。</p> <p class="ql-block">  崇德尚贤是雕花楼主客厅,客厅正中悬挂匾额:"崇德尚贤",两侧抱柱楹联:"十子九孙各有喜,左龙右虎辟不祥"。九架樑的大堂,宽畅而明亮,从门柱到横梁,壁板到地板都是重枣油漆粉刷,十分的考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雕花楼于1922年兴工,用二百五十余名工匠昼夜施工,历时三年,耗资十七万银元,折合当时黄金三干七百四十一两。雕花楼原是私家宅园,全楼的梁、桁、柱、檐通饰砖、石、木雕和铸铁装饰。砖、木浮雕,十分丰富,在江南的现代建筑中,仅为一例。</p> <p class="ql-block">  雕花楼坐西朝东,占地2亩,外面被一道20多米高的黑色风火墙护住,两侧夹以徽派的马头墙,使东山雕花楼远远看去,像一座神秘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馨心厅</p> 雕花楼 <p class="ql-block">  雕花楼两扇漆黑大门上的青铜雕饰拉手称为金雕,由菊花瓣、如意和6枚古钱币形组成,喻意伸(拉)手有钱。</p> <p class="ql-block">  正面门楼的砖雕分三层,中坊"天锡纯嘏"四个大字,喻意忠孝仁义;上坊雕灵芝、牡丹、菊花、兰花、佛手、祥云等图案;下坊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均是吉祥之意。</p> <p class="ql-block">  进了大门,回头继续看门楼上的砖雕,比正面更繁复更精彩。与"天锡纯嘏"相对应,这边中坊写的是"聿修厥德"四个字,为清代书法家尹立勋所题,意为修行积德,左右兜肚雕的是尧舜禅让和文王访贤的故事,喻意德与贤;上坊是王母娘娘做蟠桃盛会,八仙庆寿的场面,取"寿"的意思;接下来一栏雕了10只梅花鹿,既有"十全十美"又有"禄"的意思;下坊是唐朝大将郭子仪做寿、他的7个儿子8个女婿前来贺寿的场面,多子多福,取"福"的意思。再加上顶脊正中的聚宝盆、门楣上方的双喜字,合在一起,就占全了"福、禄、寿、喜、财"五个字。单是这一座砖雕门楼,就花了3500块银元,为了雕琢美、堆砌美,大把大把的银元继续源源不断地花出去了。</p> <p class="ql-block">  大门口的地面上是用彩石铺的花街铺地。一个大花瓶,里面插着3支戟,边上一个乐器笙,取"平升三级"之意。</p> <p class="ql-block">  大门对面是一堵曲尺照壁,上有砖雕"鸿禧"二字,取清代诗人张德润"汉效五时答鸿禧"的诗句,寓意"出门见喜,大喜大福"。</p> <p class="ql-block">  大厅的门窗,雕的是"怀橘奉母"、"戏彩娱亲"等24孝图和"囊萤夜读"、"道途磨杵"等励志故事。门槛上嵌有蝙蝠形的销眼,叫做"脚踏有福"。</p> <p class="ql-block">  雕花楼的大厅堂名"仰蘧精舍",蘧是指春秋卫国大夫蘧瑗,是孔子的朋友,也是道家"无为而治"的开创者。"仰"当然是表达了金氏兄弟对蘧大夫的敬仰之情。大厅的梁、柱、窗、轩,雕刻"三国演义"、"二十四孝"、"八十六对凤凰",又称为凤凰厅,因为厅内总共雕了172只凤凰,也就是86对,当地方言,"八六"与"百乐"是谐音,喻意百年快乐;4根厅柱上端雕有4副乌纱帽的帽翅,象征"回头有官",所以又叫官帽厅。抱柱楹联:"金石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大厅被专家誉为"江南满堂木刻"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  大厅包头梁上的黄杨木雕,叙述的是"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等48个三国演义的故事,画面着力刻画武战人物大气磅礴的气势和威严勇武的神态,惟妙惟肖,十分耐看。大厅沿廊饰有20只花篮,分别雕有春兰、秋菊、夏荷、冬梅四季花卉。</p> <p class="ql-block">  书厅的建筑工艺取斋馆做法,内侧设主柱,并装"鹤鹿同春"飞罩一架,长短窗上雕刻"闭户读书"、"道途磨杵"等典故,书厅的橱门上别浅刻甲骨文和行草隶篆书法古代铭文。</p><p class="ql-block"> 书厅的匾额:"晚香庐",两侧楹联:"礼乐既修祥光是集,经传所载明德为馨"。</p> <p class="ql-block">  花厅的建筑工艺取花篮厅做法,步柱不落地,代以短柱,长短窗上雕刻"题金山寺"、"论语两句"等典故,垂莲柱上雕刻"牡丹"国色天香,故主人在花厅内檐悬挂"天香阁"匾额。</p> <p class="ql-block">  雕花楼的二楼是客厅、书房和卧室等原主人的住楼区,客厅中央挂着一块匾额"春在楼",这是雕花楼的原名,传取自清代诗人俞樾"花落春仍在"诗句,希望母亲"春天永在,百年长春",滋养积德人家,家族兴旺发达。在这匾额后面,有暗道可通向两端耳室暗阁楼。暗道最早典出唐《兰亭记》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去世时,将《兰亭记》传付弟子辩才,辩才将《兰亭序》藏放在掏空的梁上,古代称其为"暗槛"或"暗道"。</p><p class="ql-block"> 春在楼匾额后面是一个暗道的进出囗,曾存放过金家最值钱的东西。当年太湖强盗3次抢劫雕花楼,都未发现这条暗道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二楼除了做工精巧的红木雕花家具外,大梁上的彩绘万年青聚宝盆,少爷书房窗子上从西洋进口的彩色玻璃也颇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老爷卧房</p> <p class="ql-block">老爷书房</p> <p class="ql-block">  少爷书房山墙上的彩色窗棂当年从法国进口,在阳光的照耀下映现了"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色。</p> <p class="ql-block">  雕花楼走马廊的雕花檐柱,是希腊科林式的,栏杆上的铸铁栏板上的字样是篆体缀固的"延年益寿",风格却是欧洲洛可可式杆板装饰,栏檐部位的是巴洛克花环装饰及包头梁上的黄杨木刻全套《三国演义》,体现了雕花楼以中为主、中西合壁的民国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书画室</p> <p class="ql-block">  雕花楼因其精美的雕刻和富丽堂皇的古宅厅堂,楼阁布局,受到影视界的青睐,先后有"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宰相刘罗锅"、"画魂"、"首富"、"纸醉金迷"等百部影视剧在雕花楼拍摄,亦被誉为"江南影视楼"。</p> <p class="ql-block">  二楼的后楼,有一窄窄的楼梯通往三楼,这是雕花楼的一个结构特色,叫明二楼暗三楼。因为三楼比二楼缩进二檩,加上两侧山墙和风火墙的遮掩,人站在楼外或者天井中,根本看不到三楼。这三楼正是主人躲避战乱和匪寇骚扰而建造的栖身藏宝之所。三楼有一个用雕栏围住的楼井,是为楼上楼下传递物品而设,楼井盖板放好之后,从楼下什么痕迹也看不出来。</p> <p class="ql-block">  厚德堂后厅,又称内厅、女厅。后厅的大梁和轩梁上雕刻全套"西厢记"的画面,这和前厅包头梁的"三国演义"遥相呼应,雕刻内容都取材于中国古代经典故事。</p> <p class="ql-block">  晚清时把清唱昆剧和演奏时的"乐池"称作堂名。一般置于大户人家的后厅内,此堂名为当时金家喜庆活动唱堂会时所用。</p> <p class="ql-block">婚房</p> <p class="ql-block">  金家餐厅,此餐厅与厨房前后相连,为当年金家主人日常餐食场所。餐厅内布置保持了原民国风貌。</p> <p class="ql-block">  金家厨房位于后厅西,三开间带天井,为金家主厨房,现厨房内陈设保持原金家餐厨的当年风貌。</p> 状元府第 <p class="ql-block">  状元府是明代开科以来苏州第一位状元施槃的故居,建于明朝初期,施槃23岁中状元,是明朝最年轻的状元之一。在金锡之的爷爷购买此地之前,这里是施槃的故居。金锡之在建造雕花楼时,将此地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建设,使得原来施槃故居的部分区域成为了如今雕花楼的一部分,而毗邻的状元府第则保留了一些与施槃相关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据考证原有施槃圾居的规模为宅前有状元坊,宅为三进格局,一进为轿厅,二进为大厅,三进为楼厅,后面和傍边有花园。</p> <p class="ql-block">  状元府经过500多年的风闪沧桑,现仅存大厅和两厢房明代的建筑,包含门楼、内庭花园、门厅、大厅等,梁上彩绘、木雕等细节保留了明代江南建筑特色,是我国仅有一处明代状元故居。</p> <p class="ql-block">  施槃(1417年-1440年)是苏州东山人,自幼家贫,但聪慧警敏,过目成诵,颖悟过人,号称神童。明正统四年(1439年)考中状元,年仅23岁,是明朝苏州府出的第一名状元,也是明朝最年轻的状元。</p> <p class="ql-block">  现仅有大厅,大厅座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屋面平缓,脊童柱上设斗拱,雕刻精致的山雾云,厅内方砖漫地,木构件用料讲究,柱下用木质鼓礅,明间脊檩之上绘有色彩素雅的苏式彩绘,具有江南明代建筑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与雕花楼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大厅悬中挂的匾额:"状元及第",两侧楹联:"道立德修师镜图纪,礼明乐备节宣中和"。</p> <p class="ql-block">  状元府的建筑装饰华丽,大厅梁上彩绘、楠木官帽上的八仙过海木雕、抱柱青石荷花柱础等均体现了明代建筑风格。家具多用名木制成,雕刻子艺精湛,如水墨画典雅的床榻等细节展现了昔日富家气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状元袍</p> <p class="ql-block">  这是"钦点状元及第"的匾额,彰显了施槃家族显赫的荣耀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雕花楼北侧有一座花园,占地面积318.5平方米,小桥荷塘,亭台楼阁一应俱全。艺人们采用"多方胜景,咫尺山林"的借景手法,再现了江南园林宛如天成的意境。花园东墙上的砖雕"停云陇",由明代苏州书法家范允临题写。园林内"孩儿莲"、"古紫薇"、"古檀香梅",誉为江南园林"三奇树"。太湖石"动物园"假山为"香山帮古建"石刻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陇云停</p> <p class="ql-block">怡顺堂</p> <p class="ql-block">  这棵含笑树已有150多年树龄</p> <p class="ql-block">  孩儿莲,江南难得一见,以有370多年的树龄了。属常绿木本八角科,又称"肉桂"红茴香。其花形玲珑剔透,小若指甲,形状如莲,花色红润似孩儿脸,故称孩儿莲。</p><p class="ql-block"> 据苏州园林科学研究所专家考证,孩儿莲原产云南等地,本树据"太湖备考"记载,系苏州洞庭东山翁天章(字汉津),清代任云南河西县令时携回故里。该树在华东地区十分罕见。</p> <p class="ql-block">  自1979年以来,雕花楼共接待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及侨胞共30万余人。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陈云、刘伯承、贺龙、华国锋、李鹏、江泽民、朱镕基等和民主党派人士沈钧儒、费孝通、荣毅仁、陈叔通等来到东山雕花楼参观。</p> <p class="ql-block">听雨亭</p> <p class="ql-block">  佛堂是当年主人母亲祈福之所,佛堂内的佛龛是金家的旧物,其做工精致,中西兼融。</p> <p class="ql-block">  状元府通往雕花楼的小雨巷,现在是网红打卡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