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出游記⛱ 承德避暑山庄

一叶

<p class="ql-block">💫²⁰²⁵/₀₈.₀₉ 🚕 我们上午从河北石家庄前往承德市,这里坐落着一座规模宏伟、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p> <p class="ql-block">一路美景伴随,心情大好……我们非常顺利抵达目的地,办理好住宿,好好休息准备第二天的游览。</p> <p class="ql-block">💫 ²⁰²⁵/₀₈.₁₀ 🌤承德市多云,温度19-30℃,这样的天气非常适合游览避暑山庄。</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丽正门进入后,沿着中轴线游览宫殿区。(宫殿区也称避暑山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的前身叫热河行宫,建于1703年。避暑山庄的肇建经康雍乾三朝历时89年完工。这块康熙皇帝御题的匾额挂上内午门的时间,是1711年。从此,热河行宫正式更名为避暑山庄。</p> <p class="ql-block">铜狮传说‌--殿前铜狮相传曾因涂抹猪血吓退日军,这可是吉祥物,游人可触摸祈福。‌‌</p> <p class="ql-block">澹泊敬诚殿--清代避暑山庄的正殿。始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乾隆十九年(1754) 又用楠木进行改建,故也称楠木殿。</p> <p class="ql-block">澹泊敬诚殿是正宫的核心建筑,无论是建筑格局,还是空间组合,它都是中心建筑,相当于北京的太和殿,是清代举行重大庆典,百官朝觐,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四知书屋--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康熙帝御题“依清旷”,之后乾隆帝增题“四知书屋”。“四知”源于《易经》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诠释了乾隆“刚柔相济、恩威并施”的治世之道。此殿用于清帝接见近臣、少数民族首领和临朝更衣小憩。</p> <p class="ql-block">十九间照房--也叫“万岁照房”,共计19间,一字排开,中三间设作佛堂,乾隆御题“宝筏喻”,是随侍人员候差之所。</p> <p class="ql-block">烟波致爽殿-康熙三十六景之首。中悬康熙题“烟波致爽”匾一面。匾下为一斗大的“福”字。两侧为乾隆御笔贴对联,墙上有乾隆御笔落。殿内设明厅、暖阁、佛堂,为清帝寝宫,嘉庆、咸丰二帝均驾崩于此。1860年,咸丰帝在此签准《北京条约》。</p> <p class="ql-block">西所--康乾嘉时期曾为后寝书斋。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帝避寇热河时,懿贵妃(慈禧)曾居此处。嗣后,她在此密谋策划了夺权擅政的“辛酋政变”。</p> <p class="ql-block">慈禧所住的小跨院</p> <p class="ql-block">云山胜地--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康熙三十六景之第八景。</p> <p class="ql-block">一踏进避暑山庄的宫殿区,仿佛就穿越了时空,也仿佛置身于那个金碧辉煌的时代。在这里,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印记。值得来此签到!</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又称离宫,又名热河行宫,它曾以夏日的清凉,吸引着帝王的车驾在此处停留。如今,同样以清凉的名义,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结束宫殿区的游览,我们购买环山车票(60元)直接进入山区。山区面积占避暑山庄的五分之四,峰峦叠嶂,沟壑纵横,绝对值得一游哦!</p> <p class="ql-block">环山游的主要路线为:芳园居→松鹤清樾→四面云山→广元宫→二马道→青枫绿屿→芳园居‌。</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二马道‌站下车,这里是一个必停站点,登城墙可俯瞰<span style="font-size:18px;">普陀宗乘之庙(</span>小布达拉宫)全景,为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远眺普陀宗乘之庙(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俯瞰,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脚下。这里的空气清新宜人,宁静的氛围也让人仿佛置身仙境。</p> <p class="ql-block">远眺须弥福寿之庙</p> <p class="ql-block">远眺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提前感受外八庙的宏伟气势。</p> <p class="ql-block">这一站是青枫绿屿‌,可以远眺棒槌山与永佑寺佛塔。‌‌</p> <p class="ql-block">从山上下来,我们休息吃午餐。</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游览避暑山庄的湖区,这里是如意湖--乾隆三十六景第四景。</p> <p class="ql-block">芳诸临流--康熙三十六景第二十七景,建于康熙四十二年。</p> <p class="ql-block">这里湖水清澈见底,岛屿星罗棋布,每个岛屿都有它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知鱼矶--乾隆三十六景第三十三景,这里是帝后垂钓观鱼的地方,取意于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水上辩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典故。</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在避暑山庄如意洲的北部青莲岛上,是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形制所建。</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题"烟雨楼"金匾原悬于主楼二层正中,1933年热河都统汤玉麟之子汤佐辅将其掠至沈阳某饭店作招牌。1953年国家文物局在东北地区普查时发现该匾,经专家组鉴定后回归原位。</p> <p class="ql-block">清晖亭--乾隆三十六景第十五景,晨曦时,临亭小憩,扬辉绚目,清晖娱人。</p> <p class="ql-block">园内环境优美,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是天然的氧吧。<span style="font-size:18px;">湖对面就是金山。</span></p> <p class="ql-block">走到湖边,湖水在夏日暖风的轻抚下,泛起层层涟漪。细长的柳枝随风摇曳,仿佛在与夏日暖风低语,诉说着季节的更迭。</p> <p class="ql-block">湖对面的“水心榭”</p> <p class="ql-block">冷香亭--为乾隆三十六景第十二景。</p> <p class="ql-block">水心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乾隆三十六景第八景。</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初步建成时,曾题名“十六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成之后,爱新觉罗·玄烨以四字题名“三十六景”,俗称“康熙三十六景”。后来,爱新觉罗·弘历又以三字题名“三十六景”,俗称“乾隆三十六景”。</p> <p class="ql-block">结束避暑山庄的游览,深感既踏上了一场穿越历史、又领略了山水之美的旅程,感觉非常好!这次的游览,非常值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