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城古建筑群

老知青王

汾城古建筑群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西南汾城16公里处,原为太平县城,唐初为尉迟恭的封地鄂公堡,现存金至清时期的建筑遗构12处40余座,被誉为“山西省十大古建筑群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br> 汾城古建筑群始建于唐初,唐贞观七年(633年),太平县城由古城镇迁于此地,金元时期,汾城发展为县治,明清两代作为太平县城延续至今。<br> 2006年5月,汾城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汾城古建筑群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br> 汾城古建筑群以鼓楼为中心,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着城隍庙、文庙、明伦庙、鼓楼、学前砖塔、县衙大堂、关帝庙、社稷庙、洪济桥、城墙等建筑。<br>城隍庙:创建于明洪武二年,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由影壁、石旗杆、二牌坊、山门、过亭舞台、献亭、大殿、钟鼓楼二楼及西庑组成,屋面琉璃构件保存完整。<br>文庙: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始建于唐,元代至元六年重建,明清修复。主要建筑有影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名宦祠与乡贤祠、东西两庑、月台、大成殿、藏经楼、崇圣祠等。<br>鼓楼:位于十字街中心,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存为清康熙47年重建,清道光于民国重修。十字歇山重檐楼阁式建筑,通高约15米,底座为十字券洞式拱洞通往四街。<br>洪济桥:金代遗构,单孔圆弧拱桥,跨度12米,拱券采用“分节并列砌筑法”,栏板浮雕“婴戏图”“莲生贵子”等宋金民俗题材。<br>城墙:主城墙始建于唐贞观七年,周长1508.3米,高13.3米,设有5处城门,城墙深5米。<br> 汾城古建筑群内的建筑涵盖了署衙、学宫、仓储、寺庙、店铺、民居、塔、楼、桥梁等各种类型,几乎涵盖了古代县级城市的所有建筑类型。这里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街巷格局和建筑风貌,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汾城古建筑群是研究古代县级城市建筑布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其建筑风格独特,石雕、砖雕、木雕精妙绝伦,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趣。<br>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