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9月3日,这是属于战胜国的日子,是写进联合国宪章的历史节点! </p><p class="ql-block"> 9月3日,承载着沉痛的历史记忆,纪念着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与坚韧不拔,是中国这个国家精神力量的庄严时刻。</p><p class="ql-block"> 9月3日,沉重走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p><p class="ql-block"> 连日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使唐山印政抗日博物馆成为网红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8月10日上午,唐山印政抗日博物馆和“唐山红”微信群共同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p><p class="ql-block"> 唐山印政抗日博物馆是由唐山印政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印政个人投资兴建的唐山市唯一一家民营抗日博物馆,于2014年建成开馆,已经成为向全体市民和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p><p class="ql-block"> 历史不容篡改,胜利不能遗忘。“唐山红”群友们在参观、座谈时纷纷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定要从这里汲取历史昭示,牢记历史教训,铸就永恒的民族脊梁,为书写美丽中国梦的唐山新篇章而奋斗!</p><p class="ql-block"> 李印政馆长说:“我建抗日博物馆是为了引导人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p><p class="ql-block">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李印政馆长的讲解,走进历史硝烟,走进那艰苦卓绝的冀热辽抗战,走进那13载烽火岁月……</p> <p class="ql-block"> 气壮山河烽烟图</p><p class="ql-block"> 慷慨悲歌冀东魂</p><p class="ql-block">——冀热辽抗战史上的16个片断</p> <p class="ql-block"> 01长夜明灯</p><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沈阳的日本关东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全境。紧接着,又把魔爪伸向了毗邻东北的冀东地区。</p><p class="ql-block"> 然而,冀东地区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 ,冀东又是革命先驱李大钊诞生和播撒过革命火种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犹如长夜明灯,指引着唐山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为今后抗日战争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李大钊</p> <p class="ql-block">邓中夏</p> <p class="ql-block">邓培</p> <p class="ql-block"> 02长城烽火</p><p class="ql-block"> 1933年1月1日,贪得无厌的日寇继侵占热河后,又占领了山海关,悍然在长城沿线挑起战争。中国驻军奋起抵抗,打响了著名的“长城抗战”第一枪。</p><p class="ql-block"> 气壮山河的长城抗战,东起冷口,西至古北口,基本上是在今天的唐山区域内进行的。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p><p class="ql-block"> 长城抗战得到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唐山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此时,著名的《大刀进行曲》应运而生,有力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p> <p class="ql-block">赵登禹</p> <p class="ql-block"> 03矿山风云</p><p class="ql-block"> 1938年3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滦煤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抗日本侵略统治的罢工运动,史称“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罢工成为冀东抗日大暴动的前奏。</p><p class="ql-block"> 在大罢工中,节振国当选为赵各庄矿工人纠察队大队长,率领纠察大队砸煤场,打垮伪护矿队,取得了罢工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节振国的英雄事迹在冀东广泛流传,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楷模,鼓舞人民顽强斗争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节振国</p> <p class="ql-block"> 04“霹雳一声暴动”</p><p class="ql-block"> 1938年7月6日——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东抗日大暴动联军和其它抗日武装10万余人,爆发了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p><p class="ql-block"> 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成为全国抗战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抗日大起义。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暴动失败,但它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配合了全国的抗战,并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05立足敌后</p><p class="ql-block"> 1938年11月,冀东党组织的负责人李运昌带领部分西撤的抗日联军人员,返回冀东,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创建了冀东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冀东抗日根据地东起迁西县莲花院,西至蓟县盘山,虽然它孤悬敌后,但却似一把锋利的尖刀,径直刺向东北和伪“满洲国”,在全国抗战的大棋盘上,成为一枚极为重要的棋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李运昌</p> <p class="ql-block"> 06“千里无人区”的坚守</p><p class="ql-block"> “南有南京大屠杀,北有千里无人区”。</p><p class="ql-block"> 1942年,日本侵略者在冀东地区、长城南北制造了“千里无人区”,妄图彻底根绝其咽喉地带的心腹之患。</p><p class="ql-block"> 面对危急形势,我冀东军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击,主力部队主动跳出去,到青龙一带坚持斗争。</p><p class="ql-block"> 冀东抗战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p> <p class="ql-block"> 07不屈的鲁家峪</p><p class="ql-block"> 鲁家峪位于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中部,今遵化市的西南。当年,冀东军分区的司、政、后机构都曾设立于此,被称为“冀东小延安”。</p><p class="ql-block"> 日本侵略者对鲁家峪恨之入骨,曾经七烧鲁家峪,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鲁家峪大惨案”。</p><p class="ql-block"> 鲁家峪人民同仇敌忾,前仆后继,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殊死的斗争。</p> <p class="ql-block"> 08冀东的“狼牙山”</p><p class="ql-block"> 1942年4月10日,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兼12团政委刘诚光带领部队,在遵化县铁厂的甲山,与敌人发生了激烈战斗。在突围时,刘诚光拉开了手榴弹的导火索,冲入敌群,献出了31岁的年轻生命。没能突出敌人重围的八路军战士,奋勇跳崖,以身殉国。</p><p class="ql-block"> 日寇撤走后,当地的乡亲们献棺盛殓了258名八路军烈士。后人都把甲山称为“冀东的狼牙山”。</p><p class="ql-block"> 在冀东抗日根据地,曾涌现出多个“狼牙山五壮士”式的英雄集体。</p> <p class="ql-block"> 09包森传奇</p><p class="ql-block"> 包森是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威震敌胆,他的战斗故事在冀东抗日军民中口口相传。</p><p class="ql-block"> 1942年2月17日,包森率领部队在遵化野虎山与敌人发生激烈战斗,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1岁。</p><p class="ql-block"> 向包森一样,有许多八路军指挥员作战牺牲在冀东这片热土上。如刘诚光、苏林燕、节振国、周文彬、才山等。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吧!</p> <p class="ql-block">包森,被称为“中国的夏伯阳”</p> <p class="ql-block"> 10巾帼英雄</p><p class="ql-block"> 在冀东抗日根据地,不仅有千千万万个抗日的热血男儿,还有许许多多的巾帼英雄,她们面对顽敌,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让许多须眉也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22岁的李洗凡、16岁的王新是两个刘胡兰式的巾帼英雄。1944年农历六月十八日,两位姑娘不幸被捕。面对鬼子的严刑拷打,她们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在“打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声中,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 11长城脚下“兵妈妈”</p><p class="ql-block"> 2010年,吴凯素荣获“唐山百年十大杰出女性”光荣称号。</p><p class="ql-block"> 1879年,吴凯素出生在迁西县南团汀村。在革命前辈韩东征启发引导下,她由一个普通农村妇女,逐渐成长为具有较高觉悟的抗战新女性。1945年3月16日,吴凯素被命名为“冀热辽拥军模范”。</p><p class="ql-block"> 在冀东抗日根据地,有许许多多的“吴凯素”,如“支前模范辛玉芬”、“当代佘太君”邓玉芬、“麻利嫂”张翠屏、“河北好人”佟立华等。她们是冀东抗战“半边天”的杰出代表,是冀东妇女的骄傲与光荣。</p> <p class="ql-block"> 12红色号角</p><p class="ql-block"> 在冀东抗日根据地,除了军事斗争、经济建设外,文化工作也有了很大发展。</p><p class="ql-block"> 今遵化市地北头镇鲁北村,有一处简陋的院落,里面有三间土屋,这就是当年冀东区党委的机关报——《救国报》社的旧址。后来,《救国报》成为中共唐山市委的机关报《唐山劳动日报》。毛主席还为它题写了报头。</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冀东抗日根据地,还活跃着一个尖兵剧社。著名作家管桦等都参加过这个剧社。管桦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生动塑造了雨来这个少年英雄的形象,成为那个激情燃烧年代亿万少年学生的“粉丝”。</p> <p class="ql-block"> 13北进,北进</p><p class="ql-block"> 1943年,冀东抗日根据地熬过了黑暗时期,踏上了新征程。</p><p class="ql-block"> 本着“向北发展,恢复基本区”的方针,冀东我军努力扩大解放区,向长城内外发展。</p><p class="ql-block"> 星星之火终于燎原了冀热辽大地。冀东抗日根据地发展成冀热辽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19块较大的解放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14悲壮杨家铺</p><p class="ql-block"> 1944年10月16日晚上,中共冀热边特委和行署在丰润县杨家铺召开“进一步贯彻减租减息”会议。次日拂晓,被3000多日伪军包围。突围战斗从清晨打到下午,有430多名干部、战士牺牲。其中,有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特委组织部长周文斌等。</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军在华北战场上一次损失很重的战斗。</p> <p class="ql-block">周文彬,朝鲜人</p> <p class="ql-block"> 15风卷红旗过大关</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按照雅尔塔会议的承诺对日宣战。150万苏联红军向盘踞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了猛烈进攻。</p><p class="ql-block"> 8月9日,毛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p><p class="ql-block"> 8月11日,延安总部命令:“现驻河北、热河、辽宁边境的李运昌所部即命日向辽宁、吉林出发。”</p><p class="ql-block"> 冀热辽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掀开了最为光彩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冀热辽出关部队发挥就近的优势,分三路挺进热河、辽宁和吉林,所向披靡。</p> <p class="ql-block"> 16铸就永恒的民族脊梁</p><p class="ql-block"> 从1933年3月长城抗战,到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冀东军民坚持了近13年的抗战。</p><p class="ql-block"> 冀东抗日根据地孤悬敌后,北面就是伪满洲国,是全国斗争最残酷、条件最艰苦的根据地。我冀东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30多万人的牺牲代价,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p><p class="ql-block"> 接着,冀东又成为八路军出关,挺进东北;“东野”入关,解放平津,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桥头堡和前进基地。</p><p class="ql-block"> 全国解放后,丰润县池家屯一位叫张治全的老人,自费修建了“冀东25县英勇烈士碑”。他说;“抗战胜利了,我们不能忘了有多少先烈献出了宝贵生命!”</p><p class="ql-block"> 1998年7月19日,在冀东抗日大暴动60周年之际,老一辈革命家李运昌在北京东总布胡同的家中,接受了唐山经济广播电台记者的采访。他谆谆告诫人们:“一定要教育好青少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p> <p class="ql-block">李运昌:原中共冀热辽区委书记兼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政委和冀热辽行署主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