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1日我们在盐城。早餐后,我们就出发参观盐城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是展示盐城地方历史与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承载着城市千年文脉,兼具教育、研究与文旅功能。始建于1961年,2021年9月新馆正式开放,位于盐城市亭湖区先锋岛西侧,总建筑面积3.07万平方米,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古典雅致,展览有四大主题,从历史、生态、民俗、当代发展四个维度系统呈现盐城五千年文明史,陈文物超2000件。</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里有很多文物,我们认真的观看了这些陈列品。</p> <p class="ql-block"> 盐城两千年前,以盐立城;一千年间,赋半天下。天下看盐城:依淮傍海,有渔盐之利;连吴接楚,为交融之区。盐城为天下:农耕时代,以盐筹国赋,而盐城一地之盐赋,在其鼎盛时期,占天下赋税近半数之巨。海盐丰饶,孕育了盐城的海盐文化;海盐厚利,又使四方之民不断地被迁徙至此,几千年间不绝如缕,形成了盐城独特的移民文化;海盐日薄,代之又兴起农垦文化;海潮漫溢、百川入海,特别是黄河夺淮,使下河泽国的盐城在长期地治水害、兴水利的过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水利文化;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文化成为主流。而这些文化的陶铸无不有天下王朝兴替、时代风云际会的烙印。盐城,就这样在宏阔的"天下"画卷上书写自己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煮海之饶 以盐立城。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博物馆里有很多文物,我们认真的观看了这些陈列品。盐城,秦朝推行郡县制,本市境域分属九江郡、泗水郡。汉初郡国并行,境内曾有射阳侯的封地。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管。煮海厚利成为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因而在此置设盐铁官署。盐业发展吸引了外来移民人口,促进了城镇的出现和繁荣。三国南晋南北朝时期,地处南北争锋、四方交汇之区的盐渎,依托渔盐之利在动荡中前行。东晋安帝义熙七年(411)改盐渎县为盐城县由"渎"而"城",正是自盐城以盐立县、因盐建城,不断递升光大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祝其亭鉨”封泥印文。封泥是将玺印按在泥上,作为一种封缄的凭证。祝其是地名(在今连云港赣榆县境内,也有认为在今山东境内),亭应是战国时地方行政管理单位。"祝其亭鉨"封泥的发现,表明战国时期的盐城与邻境应该存在官方文书往来。</p> <p class="ql-block"> "射阳丞印"封泥印文。</p> <p class="ql-block"> 此封泥出土于盐城北门外沙井头一带。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因盐置县,在此建置盐渎县。一般认为,其时盐渎有县域而无治所,由射阳丞(今宝应县)代管。综合沙井头一带的考古发掘成果,此处当是西汉盐渎故城或盐铁官署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射阳侯项伯。项羽的叔父,在鸿门宴救了刘邦,后又归顺刘邦,被封为射阳侯。</p> <p class="ql-block"> 汉武帝刘彻。盐城因武帝而兴,汉武帝通过 置县、迁民、专营 三大举措,将盐城纳入国家战略体系,使其从滨海荒滩跃升为 帝国盐业心脏。盐渎设县不仅开创了盐城 “因盐立城”的轨迹,更推动了江淮地区从“东夷之地”向经济重镇的转型。至今,盐城仍以 海盐博物馆、范公堤、串场河 等遗产延续着两千年前的盐业记忆。</p> <p class="ql-block"> 赋半天下 人文璀璨 。 从隋唐至明清,盐城居于全国主要海盐生产中心的地位达千年之久。在盐业官营、盐税为国赋重要来源的财税体制下,"两淮盐税甲天下"实至名归。盐城境内盐场堪称淮盐中坚,其产量始终为两淮之冠,在其鼎峰阶段,盐城所贡献的盐赋,占国家赋税近一半之巨,正所谓"赋半天下"。盐业的持续发展兴盛,境内的日益富庶繁华,使盐城居“上县”之列。官绅士人于此地开府办学,富商大贾于此地经营安居,南北移民于此地世代繁衍,盐城逐渐孕育了尚人文、重气节,勤劳勇敢、开放包容特质的海盐文化。</p> <p class="ql-block">始称盐城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年不息,朝代频繁更迭。在这动荡的三百多年中,盐渎亦随之沉浮兴替。三国初年,曹魏为防东吴掠夺人口,强使盐城境内百姓北迁而造成人烟稀少,曾一度废置"盐渎"。统一后的西晋复置盐渎县。东晋末期,晋安帝义熙七年(411),改盐渎为盐城。成为名副其实的"盐之城"后,盐城曾升格为盐城郡,区域有所扩大,盐业、农业总体上不断发展与进步。期间一轮又一轮的北方民众南迁避乱,部分人留居江淮,使"楚头吴尾"的本地区文化风气转而出现与中原文化趋同的走向。</p> <p class="ql-block"> 三国鼎立区划图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这一时期,江淮之间战乱频繁,盐渎、射阳、海陵故地在魏吴对峙的前沿,成为军事要地。</p> <p class="ql-block"> 青瓷盘口壶。</p> <p class="ql-block"> 唐中期时第五琦、刘晏先后任盐铁使,恢复盐业专卖,实施"榷盐法",江淮盐赋成了王朝财政的主要来源。刘晏立十监四场,其中盐城监、海陵监的盐场基本在今盐城境内,盐城监年产盐四十五万石,海陵监年产盐六十万石,产量居全国首位。唐元和六年(811),盐城升为"上县"。</p><p class="ql-block"> 下图:煮盐铁盘。</p> <p class="ql-block"> 盐城在汉朝开始设盐官,称为"盐官"。唐代前期叫"盐铁转运使",后期称"盐铁使"。元、明、清三代则称为"转盐运使司盐运使"(简称"盐运司")。盐城盐务在元、明、清三代属于两淮都转盐运使司管辖。</p> <p class="ql-block"> 日本遣唐使在盐城入境 唐长安二年(702),日本"遣唐使"粟田真人漂洋过海,来中国访问。据日本史籍记载,粟田真人"初至唐时,有人来问曰:何处使人?答曰:日本国使;我使反问曰:此是何州界?答曰:是大周楚州盐城县界也"。粟田真人受到盐城官民的热情接待,两天后出发前往京城长安。武则天在长安接见、赐宴粟田真人,封其为司膳员外郎。</p> <p class="ql-block"> 新罗王子金士信在盐城入境 唐元和年间(806-820),新罗国王子金士信乘船来唐,出海后即遇上恶风,随行船只多被风浪吞没。金士信九死一生,随浪漂浮,来到楚州盐城。县知事得知是新罗王子,厚礼相待,送他去京都长安。</p> <p class="ql-block"> 陆秀夫(1236—1279),字君实,南宋末年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建湖县建阳镇)人,从盐城学子到殉国丞相,从桑梓义举到碧血丹心,成为盐城乃至中华文明的精神图腾。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p> <p class="ql-block"> 士诚抗暴</p> <p class="ql-block"> 名臣治水 由于明清政府都采取保运通漕政策,致使黄河长期全面夺淮。地处淮河下游的盐城水旱灾害频发,其贻害直至上世纪中叶。明清以来,一些治水名臣和水利学家为治理江淮水患,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并成为盐城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雄关如铁。</p> <p class="ql-block"> 古云梯关。</p> <p class="ql-block"> 水上走廊串场河。</p> <p class="ql-block"> 串场河遗址。</p> <p class="ql-block"> 近代变革。</p> <p class="ql-block">红色盐城。</p> <p class="ql-block"> 顾正红(1905-1925)盐城滨海人。1921年家乡遇水灾,随母亲流落到上海,后在上海日商内外棉九厂、七厂当工人。在上海,他参加了工人夜校的学习和沪西工友俱乐部的活动,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很快成长为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在反帝爱国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年仅20岁。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在上海和江苏省滨海县分别建立了顾正红烈士纪念馆,其家乡被命名为正红镇、正红村。</p> <p class="ql-block"> 星火初燃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批在外地读书和做工的盐城籍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遵照党组织派遣,他们先后从上海、南京等地回到家乡,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工农群众,欢迎北伐,发展党员,点燃家乡革命火种。</p> <p class="ql-block"> 1927年—2034年盐城中共党组织情况表。</p> <p class="ql-block"> 盐城双十事件。1930年10月10日,中共盐城土地革命行动委员会在国民党举办"双十"节提灯晚会之际,组织住城委员及党员在城区板桥巷、水西门、儒学街、薛家巷等处散发传单,宣传农民暴动。当晚,县委委员骆继乾、唐德芳、宋景煜和张衍拭、胡实秋等遭到逮捕,随即被押往镇江省府监狱,史称盐城"双十事件"。1931年2月24日,骆继乾、唐德芳、宋景煜在镇江郊外英勇就义。</p> <p class="ql-block"> 华中砥柱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人民展开全国性抗战。1940年10月10日,新四军八路军会师盐城,打开苏北抗战新局面。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把新四军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一支铁军,成为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被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p> <p class="ql-block"> 会师盐城</p> <p class="ql-block"> 皖南事变发生后,为了击退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顾全抗战大局,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25日下午,新四军军部重建大会在苏北盐城游艺国隆重举行。</p> <p class="ql-block"> 淮海战役支前运动。</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博物馆正好是“六一”儿童节。馆内有很多小朋友在观展,他们小脸上满是好奇,眼睛瞪得圆圆的,聚精会神的看展品。</p> <p class="ql-block"> 小女孩全神贯注的看陈列品。</p> <p class="ql-block"> 回溯盐城历史,海盐业的兴与衰是感知其地域文化发展起伏的脉搏。而盐业的兴衰从来又与时代的统一还是分裂、和平还是动荡等天下大势休戚相关。因此,盐城的盐业乃至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峰节点,基本都是在汉唐、宋元、明清等几个时段中相对统一、稳定的时期。海盐的生产及其管理与销售,围绕盐业生产的一次次移民,使盐城有了来自全国范围的官僚、士人、商贾、手工匠人、农民等,他们不断为盐城的社会生产、文化经济等注入新的元素和动力,不仅使盐城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面目,而且涵养了勤劳协作、包容大度的地域文化精神。党领导下形成的红色文化与铁军精神为盐城地域文化的嬗递丰富了内容、指明了方向。时代风潮往来接,赋半天下的盐城风采必有新的续篇!(照片为博物馆后门)</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了,这时我蓦然悟了:博物馆哪里只是一座贮存往昔冷冰冰的砖石建筑?它是我们与这块浸染海盐气息的土地深情连结的生命通道。每片锈迹、每行墨痕,都是血脉深处未断的回应与呼吸;那些曾经在盐蒿草中披荆斩棘的身影、与风沙呼啸周旋的身影、在血火里搏杀不屈的身影,皆化作永不消散的涛声,于耳边清晰回响。心底已默默埋下了犹如千年前滩涂腹地升腾出的第一缕盐烟,纵使海风蚀刻、岁月流转,那份凝结的、咸涩却不息的生命力,已在精神家园牢牢生下了根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