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LO(奥斯陆)旅行趣事

陈荆沙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隔着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俯瞰壮丽的OSLO峡湾。</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引子</p><p class="ql-block">少年时代,我对挪威的最初印象,一是剧作家易卜生(我的一位初中老师叫易卜威,故印象深刻),他的剧本叫《玩偶之家》。二是鲁迅小说集《呐喊》的封面,像是小孩的涂鸦,画着一个眉眼不清的人,一边跑,一边喊叫。后来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享誉世界的挪威画家Munch(蒙克)。喔,还有成年后看过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p><p class="ql-block">于是,2025年8月7日至10日,我与老伴到了挪威首都奥斯陆……</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歪斜的房子——挪威首都奥斯陆的Munch(蒙克美术馆),其建筑风格契合了蒙克的艺术风格:旁门左道、不走寻常之路。</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游过东西欧 这次去北欧</b></p> <p class="ql-block">二十五年前,我随中央部委金融审计参访团到过西欧十一国,历时四周;老伴十多年前也两度游西欧和东欧。</p><p class="ql-block">今年六月至八月,我到瑞士探亲两个月,深度游览了瑞士几乎所有著名城市和名山湖泊,到了意大利名胜科莫湖和第二大城市米兰,以及袖珍王国列支敦士登,真可谓兴致盎然,马不停蹄,不知老之将至也。</p><p class="ql-block">离回国还有十来天,老伴突发奇想,想去北欧。于是,我俩儿说走就走!</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25年前,2000年11月,我在德国汉堡易北河畔。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位于德国最北部,紧邻北欧丹麦。</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意大利与我的想象不同</b></p> <p class="ql-block">原本打算乘坐以舒适准点闻名的瑞士联邦铁路(SBB CFF FFS)国际列车,经米兰中央车站直接到机场。</p><p class="ql-block">但出于好奇,我们决定由火车转大巴,以便在阿尔卑斯山的余脉中转悠,看看意大利的山间风光。</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瑞士的火车,好归好,就是忒贵。</i></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瑞士火车到达边境小镇Stabio,换乘意大利大巴进入意大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达瑞意边境,火车换了大巴。意大利的大巴比较旧,卫生条件也不如人意。</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教堂尖顶上自家树立的电视天线</i></p> <p class="ql-block">大巴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起初乘客只有我和老伴,以及一对比我们还老的洋人夫妇。</p><p class="ql-block">进入意大利,明显感到与瑞士的差距。有些破旧的房屋,街道也很陈旧,有些散落的垃圾,不少房顶上有雷达般的枝型天线或锅底天线,说明许多地方没有有线电视。</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沿途汽车站,屋顶上的电视天线。</i></p> <p class="ql-block">不久,乱哄哄地,不断有人上下车,车厢很快坐满了乘客,空气不大好。其中,有白种人、阿拉伯人,及好多黑人,我们这对亚洲人,尤其引人瞩目。黑人们大声说笑着,很是快乐和热闹。</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候车的意大利乘客悠闲地在街边大树下聊天</i></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个小时的火车和两个多小时的大巴,我们终于到达米兰Malpesa(马尔彭萨)国际机场,途中有些遭罪,但也无奈,发誓再也不坐意大利的大巴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Malpensa机场是意大利第二大机场,武汉天河机场是中国第十三大机场,两者2024年飞机起降架次基本相同,均为21-22万架次,但Malpensa机场的航站楼、栈桥等设施大不如武汉天河机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然,也要看到,Malepensa机场1948年开始运营,比武汉天河机场早46年,似乎没有可比性,但这也说明了中国航空事业的神速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是G7集团(七国集团)成员,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可是,与我们的想象相差甚远。</p><p class="ql-block">也许,是因为我的祖国发展太快,已跻身世界一流国家之列,无论与哪个国家相比,都毫不逊色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飞向奥斯陆</b></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挪威斯堪地纳维亚航空公司(SAS)的空客A320航班,经意大利、德国和丹麦,飞跃阿尔卑斯山脉、北海海湾和波罗的海,降落在奥斯陆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飞越阿尔卑斯山脉。</span></p> <p class="ql-block">鸟瞰美丽的挪威城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夕阳中飞翔。</span></p> <p class="ql-block">OSLO国际机场的免税店,规模宏大,商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但价格之高令人乍舌。</p> <p class="ql-block">我们火急火燎地赶到机场地下层的火车站乘坐机场快线,到达市中心已是当地时间晚上十一点多钟。每晚一千五百多元人民币的酒店,着实让人有些心疼,但长途奔波,睡意来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寻易卜生不遇</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唐朝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写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松下问童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言师采药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只在此山中,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云深不知处。</p><p class="ql-block">我到奥斯陆的次日清晨,就有相似的经历和心境。</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媚的奥斯陆清晨</i></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的第一个清晨,4点多钟天就大亮了。靠近北极圈的挪威,夏天昼长夜短,加之我兴奋,于是我们匆匆吃了点东西,便往国家剧院赶,据说那里经常上演易卜生的剧目。</p> <p class="ql-block">通过酒店提供的旅游地图和Google Maps(谷歌地图),我们很快找到了建于1899年的国家剧院。</p><p class="ql-block">挪威文是独立的文字,奇怪的是剧院门楣上竟用英文雕刻着National Theather(国家剧院)。</p><p class="ql-block">查资料得知,当时的瑞典国王,同时又是挪威国王,是两国共一君主,挪威的独立地位可想而知,而文化上的依从性也显而易见。据此推测,国家剧院的英文名字可能与瑞典文字有关。</p><p class="ql-block">这尊雕像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比约恩松,与易卜生一起,被尊为挪威的文化“国父”。</p><p class="ql-block">我差一点拜错了大神。</p> <p class="ql-block">这尊伫立于1899年的石雕才是戏剧大师易卜生。他的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子,仿佛在低头思索严肃的社会问题。</p> <p class="ql-block">剧院不开门,近期也无剧目上演。如果真的有演出,我也不一定看,因为票价肯定是不可承受之重!</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在大神的雕像前留了个影,也算尽到了一个中国文学爱好者的礼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有趣的国王卫队</b></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位居山坡面向大海的皇宫,是一座没有高墙的开放式宫殿。</i></p> <p class="ql-block">由于事先做攻略细致,我放弃次要的景点,从海边匆匆赶到皇宫,国王卫队换岗仪式刚刚开始。</p> <p class="ql-block">朝海边望去,隐约听见山下传来整齐急促的军鼓声。</p><p class="ql-block">王国卫队来了。好好奇,好兴奋!</p> <p class="ql-block">当然,与我国的升国旗仪式风格不同,但没必要评判优劣,都有各自的文化与传统。</p> <p class="ql-block">我想起1987年的往事。那年月,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姐姐带我进入中南海,参观了领袖的住宅“丰泽园”。在中国,极少人有这等机会!</p> <p class="ql-block">思绪回到挪威皇宫。国王卫队从我面前走过……</p> <p class="ql-block">我绕了皇宫一圈,在皇宫后花园的草坪上拍照,很放松,很惬意。</p> <p class="ql-block">有趣的是,只要预约和购票(约20美元)就可进入皇宫参观。可惜我没有预约。原来,这位国王既很亲民,又赚点小钱,一举两得,难怪深得民心。</p> <p class="ql-block">我用英语与年轻卫兵对话,征得同意后,在警戒线外与他合影。他问我们从哪里来?我答到:We are come from China。他报以微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终于看到了《呐喊》真迹</b></p> <p class="ql-block">在世界著名的Munch(蒙克美术馆)顶楼的平台上,因恐高,我在老伴的鼓励下,战战兢兢地坐在地板上,隔着巨大的封闭式玻璃幕墙留影。背景是著名景观“条形码建筑”,即具有几何图形的现代风格建筑群,是一些艺术馆、跨国公司写字楼和公寓等。</p> <p class="ql-block">换个角度,拍下奥斯陆峡湾和停泊的巨型邮轮,想象着航行北极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回到美术馆,从三楼开始,依次参观大师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通过文字介绍,大致知道大师的人生经历和艺术风格。他童年丧母,姐姐因患肺结核去世,身为医生的父亲向他灌输疾病和死亡的意识,使他精神偏激颓废,由工科大学生改为美术生,却创作出了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Munch的早期画作,充满了怪异的颓废,主要表现人的生与死,精神的抑郁与焦虑。</p> <p class="ql-block">陡然看见这幅作品,仿佛有些不堪,其实表现的是人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慕名而来的世界各地游客,静静地参观体验着画作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是作者喝酒的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画作名称:法庭上的继母。</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的英文标签上写着“赌场”。这些所谓“负能量”的画作何以成为国宝,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正因为我们是平庸的人,对艺术才缺乏了解和理解。</p> <p class="ql-block">亚当与夏娃</p> <p class="ql-block">两位老太太在表现死亡的画作前窃窃私语。</p> <p class="ql-block">参观久了,我对画作表达的情绪也有了一点感觉。</p> <p class="ql-block">在人群拥挤的一间暗室里,终于见到了《呐喊》的真迹。老伴匆匆抢拍到这个珍贵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拍得有点专业水准。</p> <p class="ql-block">我曾在巴黎罗浮宫看过《蒙娜丽莎》真迹。如果你问我,看过这两幅画有何感受,我只能回答,有说不出的感觉,只是有过这般亲身经历,实在难得。</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时,我在蒙克作品自助拓片区,拓了两张画,作为最好的参观纪念。</p> <p class="ql-block">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时间。</p> <p class="ql-block">展示一下拓片。卷起来,收藏好,带回中国。</p> <p class="ql-block">Munch美术馆近旁,条形码建筑群前的群雕。</p> <p class="ql-block">回望Munch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奇妙的未来图书馆</b></p> <p class="ql-block">造型奇特的挪威国家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我略懂英文,可以翻翻英文书。</p> <p class="ql-block">挪威是崇尚科学和文化艺术的国家,它的国家图书馆自有特出之处。请看下面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市政厅的裸体雕塑</b></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市政厅有许多裸体雕塑、壁画和大型木雕,其主题是表现人与生命。这在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政府理念中司空见惯。</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OSLO市政厅</i></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正门上方的镀金裸雕,分辨不出男女,可能体现“以人为本”不分男女的政府管理理念。</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内的巨幅中世纪壁画</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市政厅广场上的“士、农、工、商”群雕。</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挪威必游之地:维格兰雕塑公园。</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有人调侃:“这些照片不能发朋友圈!”</b></p> <p class="ql-block">维格兰雕塑公园是挪威的“国宝”,它的700多尊雕像,基本上是裸体的,表现了人的生与死,爱欲与情仇。</p> <p class="ql-block">这位挪威国宝级雕塑大师维格兰,用二十多年完成了两万多件作品,公园展出的只是其中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最著名的雕塑:愤怒的小孩。</p> <p class="ql-block">公园远眺</p> <p class="ql-block">公园的中心景点:生死之柱。由一百多个挣扎向上攀援的人体组成。</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大力神喷泉</p> <p class="ql-block">在拥挤的人流中,我听到一个北京口音的男子调侃道:“这些裸体照片不能发朋友圈。”这是一个来自国内的旅游团,此话引起一阵笑声。</p> <p class="ql-block">的确,在中国文化中,房中之事不可外扬。这一点与西方文化相悖。但随着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去看世界,对表现人体的艺术作品早已习以为常。</p> <p class="ql-block">生育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我的这张抢拍,是否很有趣?</p> <p class="ql-block">争斗的男人</p> <p class="ql-block">父与子</p> <p class="ql-block">生命的诞生和轮回</p> <p class="ql-block">巨型石雕</p> <p class="ql-block">炽热之爱</p> <p class="ql-block">祖孙三代</p> <p class="ql-block">缠绵</p> <p class="ql-block">青春期</p> <p class="ql-block">自拍《男人相斗》</p> <p class="ql-block">快乐的父子</p> <p class="ql-block">带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世界最好的咖啡</b></p> <p class="ql-block">旅游攻略上说,这种叫作Flugen的OSLO咖啡,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不知是否真有其事。反正游客对此趋之若鹜。</p> <p class="ql-block">在离开奥斯陆的当天清晨,我们费尽周折,终于在市郊找到了这家老店。</p> <p class="ql-block">古朴而陈旧的店铺,给人以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不起眼的店铺,不知是否真如《时代周刊》所言?</p> <p class="ql-block">我买了一袋有飞鸟Logo的咖啡豆和一杯卡布奇诺。</p> <p class="ql-block">我虽然平时也喜欢喝点咖啡,但实在品评不出这种咖啡的口感滋味如何。</p> <p class="ql-block">看到喝咖啡的各国游客和当地居民,我想这种咖啡错不了吧。</p><p class="ql-block">旅行,除了生命的体验,不就是吃好、喝好、玩好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归途趣事</b></p> <p class="ql-block">我们飞回意大利米兰Malpensa机场,已是夜里8:00。原本要赶8:26的火车回瑞士,但App无法买票。乘下一趟火车,车次又改变了。</p><p class="ql-block">无奈之下,只有上车再说。</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的火车真糟糕,即无车次,又不是每站报站名,使人无所适从,茫然无助。</p> <p class="ql-block">有幸的是,先后得到一对意大利化学工程师夫妇和两个瑞士大学生的帮助下,转车四次,终于在深夜回到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热心的瑞士金融学学生及他的朋友、胖胖的工程师。</p> <p class="ql-block">结束旅行,很累,也很感慨。</p><p class="ql-block">挪威真好,</p><p class="ql-block">瑞士真好,</p><p class="ql-block">意大利虽有不足,也很好。</p><p class="ql-block">文明的人类社会真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25.8.12</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瑞士</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