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原载2021年4月13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署名:侯福志吕健,字壮庐,武清著名诗人。约出生在1900年前后,原籍河北省无极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度在武清县警察系统任职,后调任河北省滦县。</p><p class="ql-block"> 在武清工作期间,吕健曾在《新武周刊》上,发表了大量吟诵武清风物风俗的旧体诗。笔者在1942年6月26日《新武周刊》上曾看一则“编辑室启事”。据该启事称:吕壮庐先生,工诗善咏,著作颇多,曾历在本刊发表,为武清诗坛健将。近者,壮庐先生将其年来精心巨作若干篇聚印成册,名曰《雍阳诗草》。现该集业已出版,特经寄存本刊编辑室一百五十六册,嘱为转送各机关,以志纪念。《雍阳诗草》的出版奠定了其在武清地方文学史的历史地位。</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武清县城设在今武清区城关镇。该镇旧有古城墙以及娘娘庙、药王庙、且园等名胜。而如今,上述古迹已踪迹皆无。但读者透过诗人的描绘,仍可窥见昔日的风采与繁华市井。 在1939年出版的武清县城地图上,娘娘庙被标注在了东南城角城墙之外。关于这座庙宇的详细情况,史料记载不详。而吕健发表在1941年5月21日《新武周刊》上的《四月十八日观南关娘娘庙会》一诗,则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娘娘(此为观音)庙的宏伟建筑及娘娘庙会的盛况。“城南钟鼓斗清新,沿路纷纷谒圣神。士女人人祈福佑,虔诚个个献钱缗。三霄(殿匾书‘三后在天’)本属多荒诞,万姓缘何太认真(殿匾书‘万姓瞻依’)。转眼大千皆苦难,慈航总未降青旻。”旧时,药王庙会颇为流行。武清城的药王庙位于东门外。</p><p class="ql-block"> 1941年6月11日,《新武周刊》发表了吕健的《四月二十八日谒东关药王庙》一诗。其诗云:“今年循例又迎神,袅袅香烟透帝新堙。稽古三皇施德重,思源万姓见情真。殿前仕女攒繁蚁,庑下名医排昼邻。防疫声中肃拜祷,恳将妙药洒凡尘?”“殿前仕女攒繁蚁,庑下名医排昼邻。”客观上描绘了庙会的盛况。</p><p class="ql-block"> 1941年9月,因县城内修筑马路,在位于南关的县立小学附近发现古井一口,一时谣諑纷纭,当地人多视其为圣水。“素染沉疴者,争往汲取,以当灵药。”而据镇内79岁的王姓老媪披露,在她六七岁时,该井原为南街一带居民之饮用水源。有一杨姓住户,时年30余岁,娶妻某氏,美而淑。“惟杨日沉酒赌,性复凶暴,对妻子不断加以脚踢拳打,妇不堪其凌虐,遂萌短见,乘人不备,坠井自杀。”自此后,该井遂被填埋。1941年10月1日,吕健发表了《参观古井有感》一诗,其中有“多谢八旬王姓媪,津津有味话当年”之诗句,还原了历史真相及这口井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武清县城内,曾于1921年在县署东院建有“且园”。该园由前武清知县、武进人唐肯所修筑,“堆石为山,衬以亭台,环以竹柏,以为公余游息之所。”并取古人“且住为佳”之意,将其命名为‘且园’。园中间有一亭,其上有匾额曰“得少佳趣”。1941年9月10日,吕健发表了《游且园有感》一诗,中有“每到且园践翠苔,不胜感慨并心催。伶仃古像随人转,寥落空亭少客来”,再现了且园当年风貌。</p><p class="ql-block"> 值得注意的是,吕健与著名教育家、学者王猩酋多有往还。1941年11月19日《新武周刊》曾发表王猩酋的《谢吕壮庐以诗问疾原韵》一诗,可窥见二人之间的友谊。诗曰:“荷花生日不闻香,闷杀闲闲净饭王。忽仰华山擎巨掌,如抚江水浣中肠。盛情多感东莱雅,劣态弥惭北阮狂。为报知音无远念,药笼已阁禹余粮。”旧历六月二十四日,俗传为荷花生日。每至这一天,文人多举行雅集赏荷赋诗。而在这一天,吕健“以诗问疾”。为此,王猩酋很感念,并赋诗酬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