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树背后的故事

静静❤️❤️

01触景生情 <p class="ql-block">  利用暑假时间,带孩子们回老家走一走。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想留下曾经的痕迹。从上次五一假期离开,到现在也有三月。虽然家里未发生太大的变化。但久别重逢还是特心喜,于是家前院后到处转转。</p><p class="ql-block">‍ 暑气在午后三点钟,达到顶点。蝉声如沸,柏油马路晒得发烫,不远处的玉米田里,玉米也卷起了叶子。院前的一棵皂角树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棵皂角树又长大了不少,树上桂满了一个个饱满的皂角!每一个皂角都好像装满着父辈们的故事。</p><p class="ql-block">‍</p> 02寻情忆往 <p class="ql-block">  这棵皂角树是前院大伯晚年的时候得了胃癌时,妈妈从外地买回来种植的。为了给大伯做药引子。大伯胃癌晚期的时候,家里已经没有钱财为他治病,但人却有求生的本能。妈妈去大伯家里看到大伯痛苦的表情,心中很难过。她和大伯母到处打听治疗胃病的偏方,总希望让大伯花最少的钱,能把病治好。后来妈妈和大伯母打听到,用皂角树上的皂角针熬水喝,可以治疗胃病,但是方圆几里的村子都找了,也找不到皂角树。有一次妈妈去外面发现了皂角树,立马花钱买了四棵幼苗回来,一棵让大伯母种,一棵让路过的李君哥拿走了,还有两颗妈妈种在了家里门。门东旁和门西旁各种一颗。门西旁那一棵不知道什么原因没能成活。只存活门东旁的这一颗。 妈妈的初心:“求人不如我们自己有。”她一辈都是这样的做事风范。</p><p class="ql-block">‍ 人如同皂角树一样,有生有死。没过一年,前院的大伯还是离开了人世。后来听爸妈说,大伯到最后什么都吃不下,每天趴在窗户下面疼得直打滚,嘴里不停的喊:“俺娘,你来带我走吧!俺娘,你来带我走吧!”或许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离开也是一种解脱吧!</p><p class="ql-block">‍ 前院大伯家有三个儿女,大女儿远嫁外地,后来因病去逝。二女儿虽嫁在本村,因个性温柔,后来因为生活定居外地。小儿子太过于憨厚老实,能力有限,每次外出打工也挣不了几钱。因为儿子太老实,所以大伯和大伯母一直担心这个儿子的未来。于是把家里大部分的财产都帮儿子置办了家业,帮儿子盖了楼房、偏房,希望人家能看在有房子的情况之下,愿意这门亲事,帮儿子张罗一房媳妇。可怜天下父母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为儿女们铺好一条自己能力所及的“康庄大道”。</p> 03父辈情义深 <p class="ql-block">  父亲、大伯与前院大伯,三兄弟的关系非常好!在80、90年代的时候,农村的机器很少,种田犁地几乎都靠牛耕马拉,谁家有点农活,大家一起帮忙干。</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脑袋很灵活,很聪明,他经常能抓住挣钱的机会。于是,他是村里第一个买拖拉机的人。那个时候家里有拖拉机比较先进的。全村也没人会开。父亲却一个人去邳州买了拖拉机,一个人把拖拉机开了回来。所以我奶奶经常夸父亲聪明,什么东西一看就会,一学就会。后来农忙的时候,父母就利用拖拉机🚜,帮村子里的叔叔大爷拉粮食、犁地、种地,挣一些补贴家用零花钱。因为我们兄弟姐妹都小,农忙的时候,父亲去挣钱了,家里的农活几乎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记忆中大伯、大伯母、前院的大伯、大伯母经常来我们家帮忙,如:家里打地坪、垒墙、盖猪圈、拔草等等。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兄弟姊妹在一起互帮互助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父亲和母亲也是懂得感恩的人,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也经常去帮助大伯和大伯母他们,徐州人以酒致谢,从我记事开始,记得他们兄弟姊妹六人经常聚在一起在我家喝酒聊天。</p><p class="ql-block">‍</p> 04长乐未央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流逝,爸妈那一辈子的长辈都老了,也有的已经与世长辞。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与思念,不会因时间而消失。</p><p class="ql-block">‍ 皂角树依旧茂盛的生长着,用它的繁枝叶茂见证着老一辈的感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