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7月中欧自驾(三十七)德国莱比锡

汪建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5日,早起查天气预报,发现气温骤然升高,最高温度达38度。近日欧洲500年一遇的高温被我们赶上了。家里的亲人和朋友们都关心我们的旅行,让我们注意防暑降温。好在自由行是灵活的,可以早晚出门,避开高温。感谢家人和朋友的关心,虽然我们没有一路同行,但是有你们的关注和陪伴,我们感到很欣慰。</p> <p class="ql-block">早上出发,从柏林到莱比锡190公里。我们走的高速公路是E51,有一段一共是8车道,非常宽,开起来比较爽。</p> <p class="ql-block">德国人的车牌号,不知是随机还是和国人一样有讲究?</p> <p class="ql-block">一路顺畅到达莱比锡。</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的公寓前台,书香味浓。</p> <p class="ql-block">公寓内设施简洁。</p> <p class="ql-block">安顿好之后我们就出门了。</p> <p class="ql-block">莱比锡是原东德的第二大城市,歌德曾称它为“小巴黎”。我们走在街上,城市空荡,由于高温人都不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莱比锡是一座历史名城,有着一些精美的建筑,同时它也是一座是德国著名的音乐之城,这里曾是巴赫、门德尔松、舒曼等也都曾在此生活工作。</p> <p class="ql-block">距我们住地不远是著名的格拉西博物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Grassimuseum)</span>,也称乐器博物馆。它建于1925-1929年间。</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名称来自一位意大利血统的莱比锡商人弗朗茨·多米尼克·格拉西。在1880年逝世时,他赠予了城市两百万多马克,城市用这笔钱以他的名字命名,建造了格拉西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看介绍,馆藏文物有3000件16到19世纪的乐器,拥有5000件来自5个世纪的展品。</p> <p class="ql-block">我们真是没什么文化,也看不明白德文的注释,但其展品的精美绝伦,确实被惊艳到了。</p> <p class="ql-block">这件展品满是中国元素。</p> <p class="ql-block">市中心精心修缮的古老街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知道这些许多都是战后重新修建的,这种以旧修旧依然保留了原来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天太热了,街上没什么人,好像是我们老两口在包场,哈。</p> <p class="ql-block">步行到达了奥古斯特广场(Augustusplatz),这里是是莱比锡最大的一个广场,是以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Frid. August II而命名。</p> <p class="ql-block">广场西侧这座11层的建筑,名为Krochhaus,楼顶有一口大钟与两个敲钟人塑像,据说整点有敲钟表演。这座楼建于1928年,刚落成的时候是莱比锡的第一高楼。</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北侧坐落着莱比老锡歌剧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些游客。</p> <p class="ql-block">莱比锡老歌剧院(Opernhaus)始建于十九世纪,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则是在二战原建筑被毁后重建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这座现代化建筑是莱比锡新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南侧,一座极为精美华丽的喷泉-门德喷泉Mendebrunnen,建于1886年,是莱比锡最大、最华丽的喷泉。喷泉以大海为主题,高耸的红褐色方尖碑四周环绕着天使、人鱼、海马等青铜雕塑,精致而生动。</p> <p class="ql-block">喷泉旁边是莱比锡大学的主楼,蓝色玻璃幕墙的建筑十分夺目,极具设计感。</p> <p class="ql-block">在主楼旁还建有一座教堂,名为Paulinum - Universitätskirche St. Pauli,与主楼连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走进一层大厅,里面主要是有关学校的历史介绍。莱比锡大学可是德国仅次于海德堡大学第二古老的大学,从这里走出过歌德、莱布尼茨、莱辛等名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莱比锡大学布置图,这个建筑群很大,我们只参观了一丢丢。</p> <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是阿尔布雷希特·泰尔(Albrecht Thaer),他是德国18世纪的农业科学家,1752年出生于德国,1828年逝世。他是德国农业化学领域的先驱,对土壤改良和农业技术革新有重要贡献。 ‌</p> <p class="ql-block">从莱比锡大学的主楼转个弯,街上耸立着一组青铜雕像,造型各异,很吸引人。</p><p class="ql-block">这组雕塑名为《不合时宜的当代人》(Unzeigemäße Zeitgenossen),表现的5个不同职业的人站在横梁上,摇晃努力保持着平衡的景象,其中每个人都有一个镀金部分:锤子、锯子、月桂花环、鼻子等。这座雕像创作于1986-1989年间,是东德时期雕塑艺术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在莱比锡大学的附近,有座古城堡,它叫莫里茨棱堡(Moritzbastei),是莱比锡市的历史地标,现为文化中心。莫里茨棱堡建于1551-1553年,由选帝侯莫里茨下令建造,是莱比锡城墙唯一幸存的部分。它曾作为防御工事,后于1993年转为文化中心,由基金会管理,致力于促进莱比锡的学术文化。 ‌</p><p class="ql-block">里面还设有啤酒屋、咖啡馆,地下三层可举办音乐会、展览等活动。夏季屋顶常举办戏剧表演和露天电影。 ‌‌</p> <p class="ql-block">慢慢向前走,来到一座教堂-莱比锡尼古拉教堂(Nikolaikirche)。它是德国莱比锡市中心最著名的教堂之一,以粉色外墙和浪漫风格装饰著称。该教堂建于1165年,融合了罗马式、哥特式和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内部装饰豪华,包括金色雕刻、椰树状巨柱和浪漫风格管风琴。 ‌</p> <p class="ql-block">教堂在历史上经历多次功能转变:日俄战争后增设船员纪念石碑,冷战后期成为民主运动中心。1989年9月起每周在此举行的和平祈祷会,逐步发展为数十万人规模的抗议集会,同年10月“烛光示威”直接推动柏林墙倒塌。</p> <p class="ql-block">走进教堂,我们进入了一个粉色系的梦幻世界。这是我走世界参观教堂以来,第1次见到这种粉色的内饰。墙壁上金色雕刻闪闪发光,那些椰树状巨柱简直是建筑界的流量明星。</p> <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可是1989年和平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每周一的祈祷会,悄悄酝酿着推翻当局统治的力量,最终为柏林墙的轰然倒塌埋下了伏笔。</p> <p class="ql-block">巴赫大神曾在这里担任管风琴手兼指挥,他的《约翰受难曲》首演就在这里。这架管风琴是欧洲浪漫风格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尼古拉教堂如此的温馨浪漫,犹如置身于童画世界中。它虽然外观貌不惊人,但内部装饰和色调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是教堂装饰的另类。</p> <p class="ql-block">走出教堂,前面来到莱比锡火车总站(Leipzig Hbf),据说这里是德国最大的火车总站,应该有3层吧,建筑也极具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车站旁边大楼墙壁上的壁画,非常有现代梦幻感。</p> <p class="ql-block">前方出现一片壮观精美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这是莱比锡新市政厅(Neues Rathaus Stadt Leipzig),说是新市政厅,但它建成于1905年,为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建筑群中有一座高达114米的塔楼,是德国最漂亮的市政厅建筑之一。建成以来一直是莱比锡市行政机构所在地,目前也是市府办公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大门口旁边有一盏绿色的灯,据说这是这里的最后一盏燃气灯,所以一直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大厅是可以免费进去参观的。</p> <p class="ql-block">新市政厅除了建筑外观超前以外,其内部装饰精致富丽很是了得,在这里上班,就像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上班,那心情一定很美,那工作效率一定很高。</p> <p class="ql-block">新市政厅的斜对面就是德国联邦最高行政法院。</p> <p class="ql-block">德国联邦最高行政法院,原为:德意志帝国最高法院,建于1879年,为文艺复兴风格,有着3个绿色穹顶和罗马式门廊,庄严而凝重。</p> <p class="ql-block">再向前走,一座现代化的银色大楼展现在眼前。这是莱比锡市的一个购物中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Hofe am Bruhl)</span>是当地居民常去的购物场所。</p> <p class="ql-block">购物中心广场一侧的教堂,没搞清它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去参观的是巴赫在此上班的圣托马斯教堂(Thomaskirche)。</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托马斯教堂是一座路德会教堂,它创建于13世纪,1702年改建,现在的教堂为二战后重建。</span>看介绍,巴赫曾在此担任合唱指挥长达27年,这里还安放着巴赫的遗体,其《马太受难曲》也在此首演,这里是音乐爱好者的朝圣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面简洁朴素,不像一些大教堂那样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花窗上也刻印有巴赫的头像。</p> <p class="ql-block">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年)生前一直在此担任唱诗班(圣多马合唱团仍是现金世界最顶尖的合唱团体之一)指挥,直到去世,长达27年之久,去世后巴赫就长眠于这座教堂内。1908年,教堂旁边竖起了巴赫雕像。</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还有与巴赫相关内容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前往老市政厅(Altes Rathaus)。路上满目古老的欧洲建筑,非常古朴精美。</p> <p class="ql-block">莱比锡老市政厅建于1556年,与刚刚拜访的新市政厅早350年。其建筑为.文艺复兴风格,可惜在二战中被毁,现有建筑是战后按照原样重建的,现为莱比锡历史博物馆对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老市政厅,共分三层:最下面是棕红色石材砌筑的拱廊;中间为简洁的黄色墙身;最上面是红瓦斜坡屋顶。屋顶上还建有6座造型优美的高阁楼,阁楼中间高耸的钟塔是广场的中心标志。</p><p class="ql-block">老市政厅以其优美的外观而成为德国最漂亮的文艺复兴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莱比锡老市政厅后有一集市广场,摊贩云集,市民和游客们在此休闲购物。</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小售卖亭,挺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广场一角的酒吧坐下来,体味莱比锡人民的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向后一百八十度转身,就看到了赫赫有名的购物长廊-梅德勒拱廊(Mädler Passage)。</p> <p class="ql-block">梅德勒拱廊是一座漂亮玻璃拱顶的商业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如今这里容纳着众多商店、餐馆、酒吧,是一处现代化的综合购物中心,也是莱比锡市中心最热闹的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里面有浮士德博士的雕像。博士的左脚已经被磨的光亮,因为据说去碰一碰可以带来好运。我也没有免俗。</p> <p class="ql-block">在一幢政府大楼前,看见一座雕塑,上面是一位穿西装戴红领带的人物、黑色片状人形背景,下面是四面裸体女性浮雕基座。查了一下,这座雕塑是德国艺术家马克思·林格纳(Max Lingner)的著名作品,名为:《通过人民检查》(Durch Volkskontrolle)。这座雕塑在今年才刚刚竖立(2015年),它的核心主题直指权力监督与艺术审查的矛盾。标题《通过人民检查》具反讽意味-名义上人民监督权力,实则权力压制自由。这种带有政治色彩的凝固艺术 ,不敢解释,真的不懂。</p> <p class="ql-block">莱比锡的下午4点,骄阳似火,热浪扑面,气温36度!据说是500年不遇的高温被我们赶上了!今天是周日,德国商场都关门休息,我们也无法进去蹭空调!老两口在空无一人的商业街上游荡,体验普欧洲开启“烧烤模式“。</p> <p class="ql-block">这个水井是不是很牛?俺真的压出水了!凉快凉快!</p> <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歌德在莱比锡所创造的成就,在拱廊旁边建立了歌德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赫赫有名的《浮士德》诗歌,汇聚了欧洲文学的璀璨精华。</p> <p class="ql-block">哥德身后是莱比锡古老的证券交易所。</p> <p class="ql-block">老徐头记得1991年来这里时,城里有一座马克思塑像,因为这里是马克思的诞生地,这次来我们一直没找到。问年轻人,说不知道,又问几个年龄稍大的出租车司机,他们告诉我们,马克思的塑像在90年代初就被destroy了!</p> <p class="ql-block">莱比锡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天太热了,在这里我们真正体会到欧洲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音乐艺术、历史文化,还是特色体验与美食享受,莱比锡都能给游客带来一场难忘的旅行体验,在这里留下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