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日,今天我们自驾来到了山西吕梁市临县碛口镇南约三公里的李家山村。这是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以保存完好的明清窑洞建筑群和独特的地理格局闻名于世。画家吴冠中曾赞誉它为“汉墓般的桃花源”,而我们也将在这片黄土高原上,探寻一段尘封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李家山村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湫水河与黄河在此交汇,形成“二龙戏珠”的风水格局。村庄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最初由陕西米脂迁居而来的李氏家族在此扎根,借着碛口商贸的繁荣逐渐兴盛,至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如今,村中仍保留着98座清代窑洞院落,层层叠叠高达十一层,仿佛一部立体的建筑史诗。</p> <p class="ql-block">我们曾见过层层叠叠的梯田,却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窑洞群。李家山村的窑洞依山而建,整齐排列,错落有致,每一座院落都独具匠心。远远望去,宛如一幅活生生的立体画卷,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沿着一条陡峭的山路,我们缓缓步入村庄。街道两旁,热情的村民早已迎候多时。几位年长的老人身着山西传统服饰,头戴羊肚巾,主动为我们介绍,还推荐自己做导游,每人收费30元。他们说,自己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最了解村里的历史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李家山村的由来颇具传奇色彩。相传最早有李姓人家在此开荒落户,故得名李家山。后来,又有来自山东、河南的逃荒者陆续迁入,逐渐形成了多姓共居的格局,如今村中以张、何、李、齐四姓为主。据村民李全科先生回忆,李姓祖先最早是从史店村西堡迁上山的,他小时候还随父辈清明节去史店扫墓。</p> <p class="ql-block">关于李家山村的形成,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当年两位财主比着盖房,才建成了如今这座立体窑洞群落。整个村落依70度陡坡层叠而建,形如凤凰展翅,核心区由东、西两大财主建筑群构成,水磨砖砌、明柱厦檐、砖雕垂花门等工艺精美绝伦,砖石雕饰多达200余处。</p> <p class="ql-block">李氏家族经过数代繁衍,至清中叶已成大户。当时碛口商阜繁荣,李家也涉足商业。东财主李登祥开设“德合店”“万盛永”,西财主李德峰经营“三和厚”,两家财路亨通,日进斗银,甚至可与西湾村陈氏比富。</p> <p class="ql-block">随着财富的积累,李家开始大兴土木。他们请来风水先生勘察地形,发现村中两条小沟在村南汇合,注入黄河,山形似凤凰头,左右两山如风翼。风水先生大加赞赏。于是,东财主在凤身上修建,西财主在凤右翼建造,而凤左翼仍为旧村。两家仿佛在暗中较量,于数百米、40度的高坡上精心设计、施工,依山就势,层层叠建,多达九层,风格各异,造型独特。</p> <p class="ql-block">李家山村的道路与窑洞多由山中大石砌成,坡度陡峭,多为60至70度。台阶不多,坡面中间竖立石条,形成防滑结构,推测可能是为了推车或赶牲口的便利。这些细节,无不体现出古人因地制宜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没走多远,耳边便传来熟悉的《回娘家》歌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位陕北老汉身着羊皮坎肩,头戴羊肚巾,牵着一头披红挂绿的毛驴,正热情地招揽游客。一些年轻人骑在毛驴上,听着老汉的歌声,笑声不断。老汉说,这头毛驴花了他一万元,每天还得喂草料,他要靠它把本钱赚回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村民借助旅游创收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站在李家山村的最高处,远眺黄土高坡与滔滔黄河,心中顿生豪情。著名画家吴冠中1989年到此考察,曾形容这里“外部似荒凉汉墓,内部藏精致窑洞”,并称其山体与建筑的融合度可媲美布达拉宫。如此独特的村落,在世界范围内也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李家山村,上下落差达60米,窑洞层层叠叠,多达十一层,形成“下一家屋顶即上一家庭院”的立体奇观。院落之间以石阶小路相连,共通72院,构成一幅立体版的《清明上河图》。精美的砖雕、石雕、木刻点缀其间,绿树掩映,构成一幅中国建筑史上的绝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这些精美的院落,全靠一条条陡峭的斜坡连接而成。你家的屋顶,就是我家的院落,这种独特的空间布局,令人称奇。</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山角旮旯里,长满了枣树,青翠的果实挂满枝头,为这片黄土增添了一抹生机与绿意。</p> <p class="ql-block">我们尝试登上那70度的大斜坡,上去时还算轻松,下来时却倍感艰难。我们扶着墙,小心翼翼地一步步挪动,生怕一不小心摔了跤。年岁渐长,腿脚不灵,只能更加谨慎。</p> <p class="ql-block">途中还见一巨大碾盘,昔日用于碾米,如今成了游客休憩观景的好去处。坐在这里,远眺山村美景,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李家山村的建筑布局形如凤凰展翅,东财主与西财主的院落分居两侧。我们参观完东财主家后,需从陡坡下来,再攀上西边山头,才能进入西财主的院落,仿佛在穿越一段历史的长廊。</p> <p class="ql-block">村中交通以坡道与台阶为主,它们不仅连接着院落内外、室内外空间,更在空间布局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东财主院前的南北坡道交汇后转为台阶,形成独特的“X”形道路,既实用又美观。</p> <p class="ql-block">李家山村不仅巧妙利用山势建造房屋,还在院落中开辟小菜园,山上修筑梯田,真正做到了“见缝插针”。满山的小树苗生机勃勃,为这片古老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随着脚步的深入,身边的风景愈加壮丽,偶尔还能听到村民高亢的山西民歌,回荡在山谷之间。黄土高原的苍茫与窑洞的古朴浑然一体,展现出古代工匠的非凡智慧。漫步在石板路上,随处可见村民劳作的身影和精美的雕刻,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李家山村的辉煌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运条件,曾是北方重要的商贸重镇。商铺林立,商贾云集,水路繁忙。然而,随着交通方式的变迁,昔日的繁华逐渐沉寂,村庄也一度被遗忘。</p> <p class="ql-block">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李家山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系列保护与开发措施相继实施,村民们将窑洞改造成民宿,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如今,不仅可以欣赏传统艺术,还能品尝地道的黄土高原美食。</p> <p class="ql-block">若恰逢民俗节日,游客还可参与如春节社火、元宵花灯等传统活动,亲身感受李家山村浓厚的乡土文化与民风民俗。</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美丽的李家山村!今天你让我们亲眼见证了“外似汉墓,内藏桃源”的奇观,领略了“黄土高原上的布达拉宫”的风采。你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