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2日,我们辽宁鞍山中旅组织的"7省15日大巴游″旅游团,按旅游行程计划,这一天要游览浙江杭州西湖、杨州个园、东关街、膄西湖四个景区。22日用罢早餐,早5点20分,离开杭州驿联酒店,乘大巴车经2个小时车程到达西湖景区三台附近一个停车场,西湖游览的计划时间是3个小时。10点30分结束西湖游览,大巴车要从停车场发车去游览其它三处景区。我们沿西湖南岸只能充忙游览了三台、雷锋塔、苏堤、花巷观鱼等西湖景区。</p> <p class="ql-block">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市区西部。西湖景区面积59.04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为6.5平方公里。西湖呈椭圆形,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長桥溪四条溪流。库容量约1429.4万立方米,湖泊平均水深为2.27米,最深约5米,最浅处不到1米。</p><p class="ql-block">西湖本为海湾,后由于江湖挟带泥沙在海湾南北两个岬角处逐渐沉淀堆积发育,最后相连接,使海湾隔绝了大海而形成为潟湖。</p> <p class="ql-block">杭州西湖最早称武林水。《汉书.地理志》,″钱塘,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从汉时始,西湖别名众多,但只有两个名称为历代普遍公认,一是因杭州古名钱塘,湖称钱塘湖;二是因湖在杭州城之西,故名西湖。最早岀现的″西湖"名称是在白居易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和《杭州回舫》这两首诗中。而苏轼的《乞开杭州西湖状》,则是官方文件第一次使用"西湖″这个名称。</p> <p class="ql-block">关于西湖有段传说,相传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的仙岛上得到一块美玉,这颗美玉洁白无瑕 ,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具说松柏就得到这颗明珠的照耀。王母娘娘得知此事,派天兵天将去抢夺,玉龙金凤不肯,将宝珠拋向人间,就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p> <p class="ql-block">西湖的三台梦迹,是杭州西湖杨公堤景区内的自然人文景点,位于三台山路南侧毗邻浴鹄湾与乌龟潭景区,景区以湖西水系湿地生态为核心,保留野趣风貌与历史遗存。</p> <p class="ql-block">在三台梦迹景区有一棵古樟,在原法相寺旁,故叫法相古樟,俗称″唐樟″,树龄1000余年,是杭州地区树龄最大的古香樟。树高22米,冠幅400多平方米。树旁原有一亭,为晚清著名诗人陈三立等建。现在古樟边立碑,上刻陈三立《樟亭记》以兹纪念。</p> <p class="ql-block">西湖子久草堂,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隐居之所,黄公望是元代画坛著名的"元四家″之首。作品气韵流动,富于变化,传世的画作有巜富春山居图》等。</p> <p class="ql-block">武状元坊,南宋时,南高峰顶曾设比武露台。嘉定七年(1214年),右榜武状元刘必方在南高峰麓赤山道口立武状元坊。2003年重建,以志古迹。</p> <p class="ql-block">西湖黄篾楼水轩,元代著名文学家張雨构水轩于赤山埠浴鹄湾,名曰"黄篾"。有诗云:″春水初生浴鹄湾,篾楼高枕对青山。鸟声啼足忽飞去,门掩绿阴清昼闲。″现于浴鹄湾附近重建一临水观景建筑,用旧名″黄篾"命名。</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一生于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有独到成就。</p><p class="ql-block">苏轼一生中曾两次來杭为官,前后在杭州五年,政绩斐然。他给杭州人民留下一条苏堤、一湖碧水、数百首诗、无数民间传说,得到了杭州人民深切的感念和追思。‘</p> <p class="ql-block">苏堤是纵跨西湖南北两岸的長堤,它全長2.8公里,宽30一40米,以長堤六桥,桃红柳绿为主要景观特色,自古自今均为观赏西湖全貌的最佳地带。苏堤我们因时间紧遗憾只走了一小段。</p> <p class="ql-block">雷锋塔始建于公元九七七年,塔内奉藏有释迦牟尼佛螺髻发舍利,一九二四年坍塌,二OO二年十月重建于原址,西湖南岸"雷锋夕照"意境再现。雷锋塔享誉海内外,在数以千计的中国古塔中,它是为数不多的几座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内涵且游赏魅力也超乎寻常的名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雷锋塔,从建筑学角度讲,是中国造塔工艺成熟的重要标志,木结构楼阁式八面塔,形制崭创,影响深远;雷锋新塔承原塔形制,更具世纪新姿,钢构框架,有效保护遗址,钢制构件,精美古朴庄严。</p> <p class="ql-block">雷锋塔,从民俗文化的意义讲,《白蛇传》的广泛流传,与这座七级浮屠,绾结起密不可分的联系,白娘子被镇于塔下,雷锋塔又成了西湖女性化风度并充盈着爱情故事神秘浪漫意味的形象载体,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雷锋塔是承载神奇传说和千年历史的文化见证。</p> <p class="ql-block">雷锋塔位于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上,净慈寺前。宋吴越王钱弘俶修建,为藏经之所。因塔址小山名雷锋,故称"雷锋塔″。</p> <p class="ql-block">金壁辉煌的雷锋塔棚顶。</p> <p class="ql-block">雷锋塔明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被迷信者盗窃,致使雷锋塔在1924年9月25日轰然倒塌。2000年12月26日,雷锋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p> <p class="ql-block">雷锋新塔建造在雷锋塔原址上。新塔通高71米,五面八层,依山临湖,塔基遗址实行玻璃天棚覆盖,创下了中国古塔原地保护的全国第一。</p> <p class="ql-block">雷锋塔,从风景审美上讲,是西湖山水空间南部轮廓的制高点,是西湖风景名胜区与人文完美和谐相结合的点睛之笔。</p> <p class="ql-block">三潭印月岛与湖心岛、层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來三岛,故又称小瀛洲。</p> <p class="ql-block">在雷锋塔上腑观西湖净慈寺,净慈寺始建于公元954年,原名慧日永明院,南宋时改名净慈寺。现存建筑多为20世纪80年代新建,但保留了大雄宝殿、铜钟等核心元素。冷慈寺是西湖四大古刹之一,位于西湖南岸雷锋塔对面,因"南屏晚钟"闻名,是″西湖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三潭印月,岛南湖中建有三座石塔,相传为苏东坡在杭州疏浚西湖时所创设(现石塔为明代重建)。塔腹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蜡烛,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故得名"三潭印月"。</p> <p class="ql-block">雷锋夕照,当夕阳西照,塔影横空,亭台台碧,故得″雷锋夕照″之名。</p><p class="ql-block">此图片來源网络,铭谢!</p> <p class="ql-block">小南湖,其水体以桥洞与西湖水相通。若泛舟小南湖,犹如置身画中,近实远虚,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西湖,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从唐朝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第一次对西湖大面积清淤,修湖堤,建水闸,修渠道,发挥了西湖更好的水利效益。</p> <p class="ql-block">五代和北宋对西湖多次进行整治,以苏轼的治理最为著名。苏轼任杭州知府时,湖中葑草繁茂,淤积严重,他调动军队进行疏浚,并利用疏浚的葑草和淤泥修建了西湖风景堤。后人为纪念苏轼的功绩,将该堤称为"苏堤″,如今的″苏堤春晓"仍是西湖胜景。</p><p class="ql-block">南宋时,杭州是都城,对西湖进行改造,西湖歌舞升平。城区超过50万人口饮水取于西湖。</p> <p class="ql-block">元朝,西湖依然歌舞升平。据《元史》卷23记,在至大二年(1309年),″西域和西欧各国的商人、旅行家來杭州游览的增多。最为闻名的有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元朝后期继南宋"西湖十景″,又有″钱塘十景",游览范围比宋朝有所扩大。</p> <p class="ql-block">明朝宣德、正统年间(1426一1449年)知州杨孟瑛疏浚西湖,使苏堤以西至洪春桥、茅家埠一带尽为水面,疏浚挖出的葑泥,除加宽苏堤外,在里湖西部堆筑長堤,后人称杨公堤。池处复造小石塔三座,谓之三潭。</p> <p class="ql-block">清朝康熙、乾隆两皇帝多次南巡到杭州,促进了西湖的整治和建设。康熙五次到杭州游览,为南宋时形成的"西湖十景″题字,雍正年间,还推出″西湖十八景″,使西湖的游览范围进一步拓展,乾隆六次到杭州西湖游览,为"西湖十景″题诗勒石;又题书″龙井八景″,使偏僻山区龙井风景为游人注目。《湖山便览》一书记载,西湖游览景点乾隆年间增加1016处。</p> <p class="ql-block">1912一1917年修建湖滨公园,修建了灵隐寺的大悲阁,翻修岳王庙、岳墓。</p><p class="ql-block">1922年8⺝中国共产党在西湖举行特别会议,决定有条件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誉加入国民党,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史称"西湖会议”。1927年3月下旬蒋介石与周恩來在西湖烟霞洞举行秘密会谈,商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史称"西湖会谈"。</p><p class="ql-block">1929年举办首届西湖博览会,参观人数达2千余万人次。美国、日本、英国、印尼等国组团参观。</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杭州西湖秀美风光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青睞。上世纪50年代,对西湖的坟场进行整治,除岳飞墓处,一律迁出 ,还西湖清明。</p><p class="ql-block">1953年12⺝毛泽东在杭州西湖的刘庄(现西湖国宾馆),主持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2年2月末,周恩來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刘庄的八角亭内草签了《中美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外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p><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世界G20峰会,中国在杭州举办。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在西湖曲院风荷上演,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同二十国(G20)领导人及配偶乘船观看,这是一场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是国内首次在户处的水上舞举办大型交响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西湖里的游船有很多,主要分三大类,由公司经营的只环湖不上岛的游船,分为普通画舫和豪华画舫;由公司经营的可上岛的游船,分为画舫、休闲船、大型游艇等;当地船家自营的手划(摇橹)船。</p> <p class="ql-block">"花港观鱼″是西湖文化的题名景观一一"西湖十景"之一。题名景观"花港观鱼"始于南宋,历经演变,至清康熙38年(1699年),皇帝钦点御题四字景目,并立碑筑亭。雍正年间(1723一1735年)改址于映波、锁澜两桥间。同治8年(1869年)重修鱼池、碑亭,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接苏堤,南北分别毗邻小南湖和西里湖。花家山麓有一小溪,流经此处入西湖。沿溪多花木,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巷″。南宋时,内侍官卢允升在这里修池引水,蓄养五色鱼,观赏怡情,渐成游人光顾之地。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38年(1699年),皇帝玄烨驾临西湖,题书"花巷观鱼"四字,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來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p> <p class="ql-block">西湖承载着中国灿烂辉煌文化。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人文底蕴,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眷顾,在文学方面留下了巜武材掌故丛编》《西湖梦寻》《西湖集览》与新旧《西湖志》《湖山便览》等记载了大量关于西湖和古代枚州的史迹掌故。</p><p class="ql-block">西湖自古以来流传着《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巜苏小小》等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亊。《白蛇传》中的″断桥相会"″白娘子被压雷锋塔等情节,都是西湖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西湖文化景观发展的历程中,白居易、杨万里、欧阳修、苏轼、辛弃疾等文人在西湖留下大量描绘西湖的诗词。下面介绍几首与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白居易[唐]《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p><p class="ql-block">枊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p><p class="ql-block">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p><p class="ql-block">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p><p class="ql-block">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萊宫在海中央。</p> <p class="ql-block">《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p><p class="ql-block">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丰平脚低。</p><p class="ql-block">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p><p class="ql-block">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p><p class="ql-block">最爱湖东行不是,绿杨阴里白沙堤。</p> <p class="ql-block">《饮湖上初睛后雨二首.其二》[宋]苏轼</p><p class="ql-block">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p><p class="ql-block">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p> <p class="ql-block">《釆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宋]欧阳修</p><p class="ql-block">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長堤,隐隐笙歌处处随。</p><p class="ql-block">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风涟漪,景起沙禽掠岸飞。</p> <p class="ql-block">《题临安邸》[宋]林升</p><p class="ql-block">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p><p class="ql-block">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p> <p class="ql-block">《西湖》[明]沈之琰</p><p class="ql-block">微云澹澹碧天空,丛桂香生细细风。</p><p class="ql-block">百顷西湖一明月,此身己在广寒宫。</p> <p class="ql-block">西湖自唐代白居易、宋代苏轼等文人官员的疏浚治理,逐步成为兼具水利功能与文化象征的景观典范。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湖泊类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国天人合一的美学传统。向一颗明珠闪闪耀眼,光芒四射。</p><p class="ql-block">1982年杭州西湖风景区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区典范,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O11年杭州西湖被列入巜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手机摄影:无言</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无言</p><p class="ql-block">美篇音乐:唯美古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