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傅艾学</p> <p class="ql-block">林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靳林峰主持</p> <p class="ql-block">中共林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致辞</p> <p class="ql-block">安阳市民协名誉主席刘二安讲述迷语收集中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河南省民协彭主席讲述民间俗语与谚语的区别</p> <p class="ql-block">林州市人大副主任王献青总结讲话</p> <p class="ql-block">8月10日下午,林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市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乡土课堂”文明实践活动,诚邀河南省民协主席、《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河南卷》主编彭恒礼,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谜语专家组成员、河南卷主编刘二安担任活动主讲。省、市民间文艺家代表80余人参会。</p><p class="ql-block">活动伊始,市委宣传部领导申军昌在致辞中对与会者表示欢迎与问候。与会全体共同观看林州市民协工作汇报片,全面了解林州市民间文艺工作开展情况。</p><p class="ql-block">活动中,刘二安作题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谜语卷>编纂体例说明及河南卷编纂体会》,他从谜语的定义、特点、分类等基础知识讲起,重点对河南谜语文化的发展史、谜语卷编纂体例做了详细讲解,以林州谜语陶罐、谜语墙以及“花椒谜语”为实例,阐述了谜语文化的地域特点。通过编纂数据分析,他对林州谜语卷编纂工作推进情况给予充分肯定。</p><p class="ql-block">在题为《如何编好<大系·俗语·河南卷>》报告中, 彭恒礼主席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的实地调研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俗语的定义、特征、分类、与谚语的区别,重点就如何编写俗语词条做了详细说明,强调编写体例要完整,涵盖讲述者、注释者、采录时间及地点等核心要素。他还通过典型事例,说明本地俗语的重要性。他强调,各地要重视收集整理具有本地特色的俗语,尽可能用方言注音释义。林州俗语若用本地方言注音释义,更能彰显地域特色。</p><p class="ql-block">最后,人大副主任王献青作总结发言。就俗语、谜语林州卷的编纂工作,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抢”字当头,立即行动,抢救濒临消失的民间记忆;二是“精”字为要,精益求精,打造传世佳作;三是“广”字发力,发动群众参与,培育村级“文化侦探”;四是“活”字出彩,推动谜语俗语进校园、进景区,通过“谜语民宿”“俗语盲盒”等新形式激活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两位专家的授课生动鲜活、风趣幽默,特别是介绍了以前不曾听闻的谜语陶罐、谜语墙,还分享了众多地方俗语,让人意犹未尽、受益匪浅,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民间文化的兴趣和热爱。</p><p class="ql-block">目前,《谜语·林州卷》已收集素材50万字,有望年内出版;《俗语·林州卷》已收录条目5000余条。下一步,林州市民协将以高标准推进编纂工作,深入挖掘本土特色谜语俗语,为林州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p> <p class="ql-block">撰稿人:崔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