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沈阳故宫(盛京皇宫)

mwy_tj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p><p class="ql-block">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建筑100余座、500余间。</p><p class="ql-block">入关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相继十次“东巡”时作为驻跸所在。</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中路和西路。东路包括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场所。西路则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沈阳故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04年7月1日,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清帝东巡祭祖</p> <p class="ql-block">清帝东巡祭祖共十次,由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完成,具体次数如下:康熙帝‌三次‌:首次东巡于康熙十年(1671年),随行六七万人,驻跸沈阳五日,祭谒福陵、昭陵。第二次东巡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平定“三藩”后声势浩大,随行包括皇太子胤礽。第三次东巡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主要目的是巡视东北边疆。 ‌</p><p class="ql-block">乾隆帝四次‌:分别于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东巡,每次均祭谒永陵、福陵、昭陵,并举行大规模祭祀典礼。 ‌ 嘉庆帝两次‌:嘉庆元年(1796年)和嘉庆六年(1801年)东巡,主要目的是安抚蒙古部落、巡视边疆。 ‌</p><p class="ql-block">道光帝一次‌:道光九年(1829年)东巡,因财政紧张缩减规模,仅祭谒祖陵并处理政务。 ‌</p><p class="ql-block">路线与活动:清帝东巡路线通常从北京出发,经山海关至沈阳,先后祭谒永陵、福陵、昭陵。除祭祀外,还巡视边疆、行围狩猎、考察民情吏治,并赐银抚恤宗亲。例如康熙帝首次东巡时,曾赐银给沈阳年老孤独者</p> <p class="ql-block">规模宏大的赛马.角觝</p> <p class="ql-block">规模宏大的围猎</p> <p class="ql-block">清皇帝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清永陵:永陵是清朝皇帝的祖陵,关外三陵之一,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南麓,15</p><p class="ql-block">坐落在呼兰哈达(烟筒山)下,苏克素浒毕拉(苏子河)北岸,尼雅满山岗(今称启运山)南麓。东距县城22公里,距永陵镇2公里。东南距兴京故城赫图阿拉约5公里,西距夏元行宫约3公里。</p><p class="ql-block">永陵内葬有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追封肇祖原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肇祖原皇后)、曾祖福满(追封兴祖直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兴祖直皇后)、祖父觉昌安(追封景祖翼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景祖翼皇后)、父亲塔克世(追封显祖宣皇帝)母亲喜塔拉氏(追封显祖宣皇后)以及伯父礼敦、五叔塔察篇古等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称兴京陵,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尊为永陵。从1682年到1829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九次亲来永陵祭祖。</p> <p class="ql-block">清福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郊浑河北岸的天柱山,距市区约十八公里,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的陵墓。</p><p class="ql-block">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沈阳东陵,为盛京三陵之一。天聪三年(1629年)选定在盛京的东北郊外营建陵墓,总面积约19.48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福陵初建时,只称作“先汗陵”或“太祖陵”,另有努尔哈赤的后妃叶赫那拉氏、乌拉那拉氏等人葬于此处。天聪三年(1629年)将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从东京尼亚满山迁至福陵。</p><p class="ql-block">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为“福陵”。天聪三年(1629)二月,于沈阳城东的石嘴头山,选好陵址开工,到顺治八年(1651)基本建成,并从东京(现辽阳)迁孝慈的梓宫于此与努尔哈赤合葬,并将石嘴山改为天柱山。</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俗称北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12号,是清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合葬陵寝。</p><p class="ql-block">清昭陵占地面积实测为318.74万平方米,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清顺治八年(1651年)初建完成。后经康熙、乾隆各帝的增建和改建,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是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王陵寝。我们参观就去的清昭陵。</p> <p class="ql-block">碑林</p> <p class="ql-block">后花园也很不错!</p> <p class="ql-block">参观沈阳故宫感觉,虽然不如北京故宫,但是毕竟是清朝福地,不然怎么清朝皇帝十次巡游祭祖。关键是参观人太多了,人山人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