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蓝洞是在意大利卡普里岛西北角的海蚀洞穴,因阳光折射使洞内海水呈现晶蓝色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洞内高约15-20米,洞口宽仅2米且海面以上高度不足1米,需乘四人小船进入。其独特的光学现象源于阳光透过水下孔洞折射,形成表层深蓝、深层天蓝的渐变效果。</p> <p class="ql-block">该洞穴自19世纪成为旅游胜地,被列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古罗马时期洞内曾发现海神雕像遗迹。游览需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夏秋季节上午时段光线最佳。</p> <p class="ql-block">洞内蓝色景观源于独特的折射效应:阳光穿过位于洞口下方1.5米处的潜孔,经海水过滤后仅剩余波长较短的蓝光。</p> <p class="ql-block">光线在水面发生全反射,使洞内海水呈现从孔雀蓝到钴蓝色的渐变效果。岩石表面因含方解石结晶,在蓝光映照下形成蔚蓝色光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光线可直达洞底,此时蓝色最为浓郁。</p> <p class="ql-block">1834年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将其列入“地中海三大自然奇观”,1936年《国家地理》杂志首次使用“世界七大奇景”称谓。</p> <p class="ql-block">在意大利文旅局2025年发布的榜单中,蓝洞以年均120万游客量位居坎帕尼亚大区热门景点首位。</p> <p class="ql-block">2020-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蓝洞全年游客量下降至不足2万人次,仅为2019年的12%。2021年4月28日观测数据显示,当日仅有3艘游船到访。直至2023年夏季,游客量才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8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