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籍抗日英雄曹锡:血肉之躯筑长城,孤独忠魂耀山河

陕西洋县 杜宝彦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而宣告结束,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的浴血奋战终获胜利。</p><p class="ql-block">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无数抗日英雄以血肉之躯捍卫家国,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汉中籍抗日英雄曹锡便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曹锡,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2师上等兵,因在1939年长沙会战新墙河战役中独自击毙日军500余人被誉为“中国战神”“兵魁”。这位汉中籍大英雄,寂寂无名几十年后,直至2015年,长沙抗战纪念馆在整理史料时发现曹锡的壮举,其事迹才被广泛传播,还原了这位普通士兵的壮烈事迹,让英雄之名流芳百世。</p> <p class="ql-block">“一人守一城”:长沙会战中的铁血传奇</p><p class="ql-block"> 陕西汉中汉台区武乡镇曹家寨的曹锡,1910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于1938年替弟从军,入编国民革命第十五集团军第五十二军第二师上等兵,后因训练刻苦、作战英勇被选为机枪手。 ‌ </p><p class="ql-block"> 1939年9月,在长沙会战的新墙河防御战中,曹锡所在阵地遭日军8000余发炮弹轰炸,战友全部牺牲。曹锡在新墙河阵地独自坚守,他利用12颗集束手榴弹和机枪,击退日军7次冲锋,最终歼敌500余人。战斗结束后,师长对他大加赞扬,他被晋升为班长并获法币30元奖励。 ‌战史研究员李明浩向人民展示了一份泛黄的战场记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精神永续:新时代呼唤英雄情怀</p><p class="ql-block"> 如今,新墙河畔矗立起一座花岗岩纪念碑。每年清明,当地学生都会在此献上鲜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评价:“曹锡们用生命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新时代,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依然是民族复兴路上的明灯”。著名作家徐载满2024年出版的长篇纪实小说《烽火兵王》以曹锡为原型,塑造的英雄形象将会代代相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