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目录:一、文殊院 </p><p class="ql-block">二、成都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三、九眼桥风光 </p><p class="ql-block">四、九眼桥夜景 </p><p class="ql-block">五、宽窄巷子</p> <p class="ql-block">一、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文殊院是成都市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寺庙,建筑为典型川西平原清代古建风格,主要为木构建筑。殿宇六重与东西两侧的钟楼、斋堂、廊房等建筑浑然一体,庄严肃穆,古朴宽敞,作为佛教圣地,文殊院吸引着众多的佛教信徒前来参拜和修行,为佛教信徒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和观光,有机会深入了解佛教文化。我们在雨中走进文殊院,感受到那种古朴而宁静的氛围。文殊院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展现出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无论你是佛教信徒还是普通游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感悟。</p> <p class="ql-block">二、成都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天府广场西侧,经过数十年的考古发掘和多方征集,共收藏旧、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文物两万余件,形成了上至远古石器时代,下迄民国时期的较为完整的藏品系列,收藏的青铜器、金器、银器、玉器、陶器、石器、瓷器、石刻及字画家具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已形成规模和体系。其中珍贵文物数百件,尤以古代石刻、汉代画像砖最为有名。它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新石器时代至鸦片战争的宏伟历史。展馆有五层展示区,大量的陈列展览、考古发掘和科研成果相继问世展出,为成都乃至四川的文博工作赢得了声誉。文化是一座城市活的灵魂,而博物馆就是文化的承载平台,能亲近厚重而悠远的历史,对于提升市民文化修养大有裨益。</p> <p class="ql-block">三、九眼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锦江区一环路交界,古名宏济桥,又名镇江桥.九眼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系石栏杆、石桥面的大拱桥,下有9洞,得名“九眼桥”。由当时布政使余一龙所建。清乾隆五十三年,总督李世杰补修时,更名为“九眼桥”。狭义上指一座桥梁,如今广义上是指九眼桥片区。传说张献忠败走四川时,曾将金银珠宝藏在九眼桥一带,20世纪30年代曾进行大规模的打捞,几经周折,从河底打捞起石牛和石鼓.,1992年,因旧桥有碍泻洪而被拆除。现九眼桥距原址1.9千米重建,在九眼桥后方建有漂亮的安顺廊桥,常被误认为是九眼桥。现在的 九眼桥片区是“成都八大绝美夜景打卡地”之一, 是成都夜场中的明珠。</p> 四、九眼桥夜景 <p class="ql-block">五、成都,这座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城市,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独特的美食吸引着无数游客。宽窄巷子是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这里保存了大量清代建筑,青砖黛瓦、雕花门窗,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了老成都的街头,人影攒动,酒楼茶肆喧嚷繁华,古宅戏楼古朴典雅,巷子的建筑彰显古朴清旷、幽静素雅之感。小院花木宜人,曲径通幽。宽窄巷子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成都慢生活的缩影。宽窄巷子在形制上借鉴了北方胡同街巷的特点,从规整布局,院落排列的有序方式,都能捕捉到北方胡同街巷的影子,宽窄巷子既具有四川独特的地域风格,又融合了北方传统街巷的精华,使其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宽窄巷子是城内热闹非凡,商人云集的地方,人来人往,繁华无比。如今,我们踏上这条古老的街道,街道两旁林立着传统的四合院建筑,每一处都诉说着曾经的繁华,充满韵味,各种各样的小吃令人回味无穷,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令人眼花缭乱,仿佛步入了一条历史与文化交织的时光隧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