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张陶、美篇号:369701283</p><p class="ql-block">摄影:张陶</p><p class="ql-block">文字:张陶</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p> <p class="ql-block">我旅游至惠卅水东街、野岛文化生活社区,看到东平窑陶瓷文化园,是惠州市唯一一个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集旅游、生产、研究、教育、传承、休闲、体验、科普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区。这里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漢陶窑文化有限公司的销展馆,</span></p><p class="ql-block">这里有艺术感的陶瓷,每一个都是技术与火候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有名的就是惠州民间艺术大师刘汉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传承惠州彩瓷工艺37年,独创东江紫沙堆彩画法,彩瓷作品多绘制惠州历史人文景象,用彩瓷作品讲述惠州故事。代表作有:"惠州西湖"系</p><p class="ql-block">;传承惠州彩瓷工艺37年,独创东江紫沙堆彩画法,彩瓷作品多绘制惠州历史人文景象,用彩瓷作品讲述惠州故事。</p><p class="ql-block">下面介绍艺术大师刘汉新的彩瓷作品</p> <p class="ql-block">惠州漢陶窑文化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刘汉新惠州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研究员,惠州民间艺术大师;传承惠州彩瓷工艺37年,独创东江紫沙堆彩画法,彩瓷作品多绘制惠州历史人文景象,用彩瓷作品讲述惠州故事。代表作有:"惠州西湖"系列、"惠州老宅民居"系列、"东坡寓惠"系列、"秋长围屋"系列、合著书本有:《惠州老宅旧事》、《秋长客韵》彩瓷作品多次代表惠州参加文博会,在惠州民俗博物馆长期展出。2012年彩瓷作品"神女吹箫贺长寿"荣获首届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粤文杯"银奖;</p><p class="ql-block">2014年彩瓷作品"富贵白头"荣获中国(广州)民间工艺博览会"岭南杯"银奖;</p><p class="ql-block">2016年彩瓷作品"东坡寓惠"系列荣获第六届国际版权博览会"金慧奖"最佳创意奖;</p><p class="ql-block">2016年彩瓷作品"富贵连连"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工艺美术精品展"中国工艺百花奖"银奖;</p><p class="ql-block">2018年彩瓷作品"惠州西湖"荣获第五届珠三角工艺美术精品展"工美金匠奖"金奖;</p><p class="ql-block">2018年彩瓷作品"富贵平安"荣获第七届中国金艺奖作品评比大赛"金奖";</p><p class="ql-block">2019年彩瓷作品"惠州西湖风光"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深圳)</p><p class="ql-block">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独创东江紫沙堆彩</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西湖点翠洲</p><p class="ql-block">点翠洲是惠州西湖平湖中面积最大的洲渚,位于平湖西南,宋代已有地名记载。惠州知州陈称在此始筑孤屿亭,明代嘉靖年间更名为点翠亭,桥上建双亭供休憩。1913年为纪念辛亥革命“马鞍之役”牺牲的烈士,改建为留丹亭,亭名取自文天祥诗句“留取丹心照汗青”。</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西湖微波榭</p><p class="ql-block">惠州西湖的微波榭位于点翠洲湖畔,是一座修竹茂林掩映的湖畔建筑。它初建于1962年,2012年重建,与留丹亭相对而立,是点翠洲的核心景观之一。 </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西湖九曲桥</p><p class="ql-block">惠州西湖九曲桥始建于1957年,1964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2012年重新修建,采用花岗岩铺砌桥面,两侧设有廊亭和石凳。桥长112米,宽22米,直通平湖中的点翠洲,是西湖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西湖泗洲塔</p><p class="ql-block">泗洲塔是广东惠州西湖的标志性古建筑,始建于唐代,为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建,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西湖朝云墓</p><p class="ql-block">惠州西湖朝云墓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侍妾王朝云的安葬地,位于惠州西湖孤山东麓。墓前有石碑刻“苏文忠公侍妾王氏朝云之墓”,墓志铭由苏轼亲撰,墓旁建有“六如亭”纪念其生平。 </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苏文忠公祠</p><p class="ql-block">惠州桥东苏文忠公祠(即东坡纪念馆)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桥东,是苏轼寓惠期间的重要文化地标。该纪念馆以岭南仿古风格建造,面积约3000平方米,其中陈列布展面积达2000平方米,设有《苏东坡生平艺术陈列》和《苏轼在惠州事迹专题陈列》两大主题展览。 </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归善县署</p><p class="ql-block">惠州桥东归善县署是归善县(今惠城区)的行政中心,其历史可追溯至隋代开皇九年(589年)设立的归善县。作为惠州府的附郭县,归善县治最初位于白鹤峰下,唐宋时期未建城池。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年)因盗寇频发,迁至惠州府城谯楼左侧,并逐步形成“一街挑两城”的独特格局。 </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翟贤坊</p><p class="ql-block">翟贤坊是惠州桥东历史上的重要地标,为纪念明代学者翟逢亨(又称“翟夫子”)而建。翟逢亨是苏东坡在惠州时的邻居,两人常有交往。苏东坡曾作诗提及翟夫子,并称其“学问博洽,邦人呼为翟夫子”。 </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白鹤峰</p><p class="ql-block">惠州桥东白鹤峰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被贬惠州期间亲自购地修建的居所,现为东坡祠所在地。该遗址位于惠州市桥东街道办事处白鹤峰,总用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是苏东坡唯一可明确考证的故居。 </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东平岭头梁屋</p><p class="ql-block">惠州桥东东平岭头梁屋(又称梁全兴客家围屋)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桥东街道东平岭头村50号,是惠城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围屋之一。</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桃子园张宅</p><p class="ql-block"> 惠州桥东桃子园张宅是清末惠州名士张靖山于1894年购地兴建的私家园林,现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宅位于惠新东街桃子园9号,属典型的岭南清代建筑风格,现存建筑以张氏宗祠、将军第、桃园为核心布局。 </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惠新中叶宅惠州桥东惠新中叶宅为清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小塘下刘宅</p><p class="ql-block">惠州桥东小塘下刘宅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桥东小塘下17号,是惠州市惠城区惠亮餐饮店的经营地址。该餐饮店成立于2017年11月15日,法定代表人为蔡惠亮,经营范围为餐饮服务。 </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朱屋墩廖宅</p><p class="ql-block">惠州桥东朱屋墩廖宅是廖氏家族在惠州的开基祖屋,始建于1468年,现存建筑保留了明清民居特色。 </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廖氏始迁祖廖志良于1468年前后定居惠州桥东朱屋墩,成为本地开基祖。家族可追溯至明代廖德元从江西迁居广东兴宁,后其曾孙廖志良携家迁至惠州。 </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花园后街谭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惠州桥东花园后街谭宅</span></p><p class="ql-block">位于惠城区桥东街道和平直社区花园后街6号。</p><p class="ql-block">建于清代,保存清代民居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结构坐南朝北,占地面积572.4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砖木结构,带前院,面阔三间、深四进</p><p class="ql-block">建筑细节:硬山顶,阴阳瓦,红砂岩墙脚与门框,青砖墙体。</p><p class="ql-block">布局和材料体现了传统岭南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上塘街何宅</p><p class="ql-block">惠州桥东上塘街何宅是当地历史悠久的家族宅院,属于何氏家族在惠州的代表性建筑。该家族于清末民初在惠州上、下塘街拥有四座大宅,均贴有“庐江世泽,水部家声”的楹联,上联表明其源自安徽庐江,下联纪念南北朝官员何逊(官至水部侍郎)。 </p><p class="ql-block">家族兴衰</p><p class="ql-block">何氏家族凭借航运业富甲一方,曾掌控惠州水运市场。其发家与清代翟火姑起义有关:咸丰四年(1854年),何氏三兄弟在运输木柴时意外获得翟火姑起义军的军费宝藏,由此实现财富跃迁。</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铁炉湖裘宅</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桥东街道铁炉湖19号,东接桥东市场,西邻白鹤峰苏东坡故居,属铁炉湖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p><p class="ql-block">布局:坐东北朝西南,砖木结构,三进合院式带左右横屋,硬山顶,红砂岩基座与门框,青砖墙体,檐口高度4.2-5.6米13。</p><p class="ql-block">细节:保留灰塑墀头、砖雕花窗及坤甸木大门(重约百斤,抗日时期曾抵御刀枪)</p><p class="ql-block">文物价值:</p><p class="ql-block">现为惠州市不可移动文物,与明清古街、小北门共同构成市级文保单位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上塘街杨宅</p><p class="ql-block"> 惠州桥东上塘街的杨宅是粤军少将杨启明的故居,现为惠州市历史建筑。该建筑为三层旧式洋楼,青砖灰瓦,外立面保存完好,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40多平方米。 </p><p class="ql-block">杨启明(1891—1968)曾参与辛亥革命,后弃军从商,创办东明电力公司等企业。他捐资2000万元修复东新桥,并将2700亩果园赠予惠州一中作为校产,还曾任惠阳县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 </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惠新西江宅</p><p class="ql-block">惠州桥东惠新西街江宅是江逢辰(江孝子)的故居,位于桥东街道惠新西街一巷29号。该宅院外观普通,但作为历史建筑被列入惠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单(编号QD_025_JZ)。 </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江宅所在惠新西街曾是惠州古县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明代完善。江逢辰家族在此修建房屋时,可能偏好其闹中带静的地理位置。 </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惠新西陶宅</p><p class="ql-block">惠新西街的陶宅是惠州历史建筑之一,位于桥东街道惠新西街一巷。作为古宅,它保留了传统建筑特色,例如红砂岩台阶、高大的围墙以及类似文官官帽的造型设计。 1</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惠新西街曾是惠州老县城的主要商业街道之一,与水东街相连,历史上商贸活动繁荣。陶宅所在区域在明代属于归善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周边有县衙、茶楼、商铺等设施。 </p><p class="ql-block">建筑特征</p><p class="ql-block">陶宅作为历史建筑,展现了惠州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其大门门楼保存较好,但牌匾已缺失,围墙设计具有防御性特征,符合传统民居布局。 </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水东街镇记号镇记号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桥东街道水东东路50号,建于1943年,是惠州现存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民国时期建筑。该建筑坐南朝北,为三层砖木、混凝土结构骑楼建筑,总面阔3.5米,进深24.7米,占地面积86.4平方米。 </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镇记号融合了广州骑楼风格与惠州本土建筑特色,具有三进式结构,中间设有天井,展现了惠州独特的文化风情。2015年被评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作为惠州商埠文化的重要载体,镇记号见证了当地商业发展历程。2020年改造中,水东街计划将其与龙云行等老字号结合,打造以商埠文化、骑楼文化为核心的文旅景点。 </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东湖旅店</p><p class="ql-block">东湖旅店的前身并不是旅店,而是1942年香港秘密大营救的主要中转站之一,由民国时期惠州籍绅士翟雨亭于1935年兴建的私人洋楼,楼高3层,前庭后院占地近千平方米。1938年翟雨亭将房子改成东湖旅店对外营业,这一改便与中国抗战史上最伟大的抢救行动结下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秘密大营救”历时200多天,营救出包括何香凝、柳亚子在内的800余人,其中,茅盾,张友渔,胡风,胡绳,戈宝权等100多人曾入住过东湖旅店。当时在接到营救任务后,负责营救任务的卢伟如扮成香港商人入住东湖旅店,那时三楼住着国民党187师的师长张光琼,一楼设有岗哨,军警密集。卢伟如恰恰认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便包下东湖旅店2楼,作为秘密中转站,为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秘密大营救拉开了序幕。经过一系列斗智斗勇的行动,终于营救出滞港文化名人等。</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平南津翟屋</p><p class="ql-block">惠州桥东平南津翟屋简介</p><p class="ql-block">惠州桥东平南津翟屋是惠州翟氏家族的聚居地,以翟氏宗祠和翟雨亭的东湖旅店为核心历史建筑。 12</p><p class="ql-block">翟氏宗祠</p><p class="ql-block">翟氏宗祠位于新开河畔,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宗祠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外墙上悬挂“惠城区不可移动文物”标识,内部设有《翟氏族谱》等历史文献。宗祠由村民自发维护,形成了独特的宗族文化保护模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上塘街林宅</p><p class="ql-block">是林振雄故居位于惠州桥东上塘街一巷3号,是一座融合清代与民国建筑风格的宅院。该宅原为清代青砖大宅,后因日军轰炸仅存残垣,现由林振雄的孙女林丹玉在废墟上重建为两层楼建筑,保留了青砖墙基、青石板门槛及民国门窗等历史元素。 </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林振雄(1888-1964)是惠州本地人,早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与蒋介石为同学,后加入同盟会投身革命。他曾任国民政府中将参谋,1937年南京沦陷前辞职返乡,1938年日军侵惠时曾统辖省防军警备。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铁炉湖陈宅</p><p class="ql-block">铁炉湖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桥东片区,形成于明清时期,核心保护区北起滨江东路,南至铁炉湖,西抵和平横街,东达和平直街</p><p class="ql-block">。该街区于2020年入选广东省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录,保存有5条传统街巷、10处历史建筑及多处不可移动文物,是研究惠州明清民居和街道布局的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2021年起实施的保护规划草案明确其保护范围延续至2035年,着重维护明清归善县传统风貌与街巷空间尺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惠州彩瓷画~惠州桥东上塘街李宅</p><p class="ql-block">惠州桥东上塘街李宅是抗日爱国将领李煦寰将军家族的故居,现为惠州市第一小学前身——惠州府两等小学堂首任校长李望山的故居。 </p><p class="ql-block">李宅呈竹筒长条形,拥有两个出入口:一个位于上塘街,另一个通往水东街。这种建筑格局源于清代商人的需求,旨在最大化利用空间,兼顾居住与商业功能。 </p><p class="ql-block">该宅曾于日军侵惠时被焚毁,1945年重建。现存建筑保留了清代风格,内部悬挂李望山及其家族成员的影像资料。目前由其后裔居住,未对外开放。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