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邮掀起了邮史上的浪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义务兵专用邮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红军邮”,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1995年8月1日,为改革和完善义务兵通信制度,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解放军总参谋部与邮电部发行了这枚邮票,供沈阳军区驻东北三省的陆、海、空三军及武警部队试用。它以“神圣的使命”为主题,设计精美,画面上“八一”旗下陆海空三军仪仗兵行军礼,背后是代表国防现代化的兵器,还有象征通信与和平的和平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然而,由于试行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1997年4月15日零时,义务兵专用邮票停止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红军邮在短暂的试用期间,承载了特殊的历史使命,成为了集邮领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独特存在,在邮政史上掀起了一朵小小的浪花。红军邮的“退役”并未让集邮爱好者的热情减退,反而激起了大家对它深入研究的热潮。一时间,关于义务兵专用邮票的发行背景、应用情况、停用原因,以及邮票发行量、版式版别等方面的探讨议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邮票价格也随之跌宕起伏,犹如坐过山车一般。价格最高时,一版邮票(50 枚)竟攀升至一万元左右,而如今,价格相对稳定在 1 千元至 1 千 5 百元之间。</span></p> 与红军邮的不解之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红军邮发行期间,我当时在新疆军区机关通信部门工作,出于对集邮的热爱,我瞬间被这枚邮票吸引,从此踏上了对它的关注与收集之路。除了让沈阳军区通信部门有交集的同道给我寄红军邮实寄封外,在沈阳军区工作的原重庆通信工程学院军校校友也都热情的给我寄了信封。还有总参通信部、兰州军区通信部上级业务部门热爱集邮的也都给予我的邮票收藏于大力支持。除此之外,就是在邮市上购买邮品,与他人交换等几种途径。特别是与吉林省梅河口市的甄先生认识之后,从他那里购买了不少的红军邮实寄封和包裹单,还有一些罕见的印刷变体票等。在红军邮收藏初期,主要是大量的、广泛的搜集红军邮邮票与实寄封以及官方违规发行的纪念封和明信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02年,我收藏的实寄封片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例如按红军邮规定寄递的平信(本埠和外埠)实寄封;可以积累多枚红军邮形成挂号、航空邮资的实寄封;红军邮与其它邮票混贴实寄封;未按规定但邮局给予通融寄发的各种快件封、明信片;还有东北三省各类集邮协会违规印制发行的官封、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邮品收集达到一定规模,就应按自己的构思和风格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整理,使收集的邮票、邮品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和谐的整体,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并最终成为集邮作品。集邮作品是集邮者的艺术修养、知识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体现。一件成功的集邮作品除内容丰富充实外,还要展示高超的形式美。作品的编排或端庄大方或生动活泼,或整齐或错落,要反复斟酌设计,使内容和形式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红军邮的发行历史不长,因此,要做成合乎规范的邮集,只能按照现代集邮的类别。我用了大概半年的时间里,认真学习规则,精心进行制作,组编了《义务兵专用邮票试用始末》邮集,采用的邮品素材全部是实寄封和片,并于当年在乌鲁木齐大型集邮综合展览中获得一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请评委们提出邮集修改意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参加邮票展览</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获奖证书</span></p> 深层次研究红军邮版型版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三十多年悄然流逝。在这漫长岁月里,我对红军邮的研究追求却一直未变,且朝着更高的邮集级别领域攀登,把重点放在了红军邮传统类别,而研究其版式、齿孔、印刷、复组、版模及其变体票更是我关注的重中之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要知道,用一枚红军邮邮票制作成五框 80 个贴片的标准邮集,难度堪称巨大,在国内集邮领域尚无先例。在国内邮展上,常见的也只是一框 16 个贴片的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但我并未退缩,三十年来,我翻资料,查依据,主要完成了两项突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是关于红军邮的版别问题:之前大多数人认为红军邮有两种版,即通齿版和半通齿版,两种版别是独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般来讲,一种普通邮票的印刷全张包含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邮局全张。那么红军邮印刷全张包含了几个邮局全张呢?我们现在无从查证红军邮印刷全张的实物。所以,我们只能根据邮票印刷的一般原理去进行推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通齿”是指红军邮版票在梳式打孔方式下的左右边纸上的齿孔一通到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半通齿”是指红军邮版票在梳式打孔方式下的左右边纸上有一边通齿,三边不通齿,即齿孔没有连到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梳式打孔方式下的印刷全张邮票一定会出现一边通齿,三边不通齿的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从红军邮的邮局全张上的齿孔来看,半通齿邮局全张应是典型的梳式打孔方式,一边通齿,三边不通齿。其中上下边纸各突出六个齿孔,左通齿右不通齿。而通齿邮局全张则是左右边纸都通齿,上下边纸各突出六个齿孔。从通齿版独立来看,其打孔方式不易看出,但经对比其它打孔方式可以显而易见。既不是线式齿,又不是棋盘式齿,更不是平行线式齿(亦称“复线式齿”),所以只能是梳式打孔方式。再就是从通齿版票的版铭看,符合印刷全张左侧邮局全张的特征,半通齿版票的版铭符合印刷全张右侧邮局全张的特征,其复组成印刷全张后,正好出现一边通齿,三边不通齿的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从这里不难看出:以前种种对红军邮所说的通齿、半通齿为两种独立的印刷版式的猜测是错误的。因红军邮作为今后全军部队义务兵每年大量使用,以普通邮票的印刷形式出现,不会出现独立的通齿版和半通齿版印刷版式,那样做是不符合经济和效率的。根据合理、节约、高效和保证质量的原则,红军邮应该是对开胶版印刷,一个印刷全张包含了两个邮局全张,即通齿邮局全张和半通齿邮局全张组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复组后的印刷全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为了证实判断依据的正确与否,我一直在寻觅着实证。一次有幸在闲鱼网上购了一枚直十连红军邮通齿版带右边纸裁切变体票。由于印刷全张在裁切时产生了大位移,将同版印刷的右边半通齿邮局全张的左侧上部的部分厂铭也裁切过来了。这足以证实了通齿版与半通齿版邮局全张是同一版次的印刷全张。</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通齿版十连票边纸裁切变体局部放大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裁切对比示意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二是红军邮的邮票印刷版次,可以通过研究其齿孔对准线进行量化对比来进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用子模拼成印版时,制版者常在印版各邮局全张4个边纸位置上画上一些细线,使子模排列对称整齐,这些细短线一旦拼版完成后即被清除,但也有留下的。由于这些细短线正好对准齿孔,故集邮者常将它们称为齿孔校正线或齿孔对准线,齿孔对准线在区分邮票版次中有实际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红军邮在通齿与半通齿邮局全张中,齿孔对准线清晰可见,给集邮者留下了宝贵的信息资料。本人经实测齿孔对准线,发现了通齿邮局全张与半通齿邮局全张都存在5种不同尺寸的情况,即各有5种版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到目前为止,集邮界尚未有人提出5种版式之说,这是本人唯一最先发现的红军邮有5种印刷版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通齿邮局全张版式一样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半通齿邮局全张版式一样式</span></p> 红军邮传统邮集的编撰制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多年来专注于红军邮的收集与研究,四处寻觅,八方探访,不放过任何一个收集相关素材的机会。从每一张相关的实寄封、片,每一个小小邮戳,到各种版式的整版邮票,都被我视为珍宝,每一个藏品都倾注了我的心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制作邮集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热心邮友的支持。他们或是分享自己的收藏,或是提供珍贵的资料,让我感受到了集邮圈子里浓浓的情谊。新疆的集邮家,集邮协会副会长谢伟景,对我的红军邮邮集非常关注,经常传递全国邮展中关于红军邮邮集的信息,对我的邮集提出过中肯的意见。齐齐哈尔的谢公武先生,红军邮收藏颇丰,无私的给我提供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藏品,广东茂名的陈旭波先生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大家的帮助与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我顺利的完成了《义务兵专用邮票》传统类邮集的编撰制作。并期盼着有机会将我的处女作进行展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义务兵专用邮票》纲要</span></p> 新疆省级邮展获得大镀金奖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3年8月,新疆集邮协会成立40周年之际进行邮票展览,并邀请我的《义务兵专用邮票》邮集参展,我带着自己的《义务兵专用邮票》邮集站在省级邮展的舞台上,内心是满满的激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展览期间,看着来自新疆各地州的优秀邮集,我深感集邮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部邮集都像是一个故事宝库,通过小小的邮票展现着历史、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的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而当最终评选结果公布,我的《义务兵专用邮票》邮集获得了大镀金奖时,我内心的喜悦简直无法言表。这不仅是对我邮集的肯定,也是对我多年来在红军邮收集与研究上所付出努力的认可,更是我集邮生涯中一座难忘的里程碑。它让我明白,每一份热爱都值得坚持,每一份坚持都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获奖证书</span></p> 全国集邮展览获得大银奖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邮展期间,我专门拜访了新疆资深的几位集邮家和评审员,对我的邮集论长道短,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回家之后,立即进行修改完善,准备参加 2024年的全国集邮展览,向更高的目标冲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4年5月17日至21日,对于集邮界来说是一段闪耀的时光,“迎亚展——北京2024中华全国集邮展览暨2024中华全国首日封集邮展览”在北京朝阳规划艺术馆盛大举办。这场展览汇聚了全国各地的集邮珍品,是集邮爱好者们的一场文化盛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有幸参与其中,新疆省级集邮协会推荐了我的《义务兵专用邮票》邮集参展,这对我而言是一份莫大的信任与荣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自己创作的《义务兵专用邮票》传统类邮集5框80个贴片,首次在全国邮展的舞台上亮相,是十分难得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最终获得了大银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虽然在全国首次获得大银奖也是非易之事,但我并未感到滿足,因为在参展前有一枚邮品始终没有得手,所以最重量级的一框没有完成,只是草草的应付了一番。加之在编排上创新不够,也是造成奖项不太高的因素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百尺竿头,还须再进一步努力,留点遗憾,也是为了明天的微笑。</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获奖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纪念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这里,我要感谢新疆省级集邮协会的推荐,让我的邮集有机会在这样的大舞台上展示。也感谢这场邮展的主办方,为我们集邮爱好者提供了如此专业、权威且国际化的文化交流平台。未来,我会继续在集邮的道路上前行,探索更多邮票背后的故事,为集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span></p>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