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奇葩”,不是我说的,而是他的一位最要好大学同学说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中国,我所非常佩服的叫做“甲”的有两人,一位是霍元甲,一位是陈行甲。我更佩服陈行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陈行甲的书,我是从网上买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多少年来,我都很少这么认真还特别执着的看书了。看瞌睡了就睡一会儿,醒来了接着看;手机就搁在一边,短信、微信嘀嘀的响,任它响去,反正退休这么多年了,谁找我都不会有什么急事儿,等先看书看的眼睛累了再去处理手机上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本叫做《在峡江的转弯处》,我完完整整地看了两遍,令我感动令我激动,感动的我不知掉过多少次眼泪;激动得我真想给我的好朋友都买上一本寄过去,让朋友也看看。可惜我不知道收件地址,只给知道收件地址的寄出去两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给其中寄书的一位好友的留言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最近在看一本书,是陈行甲著的《在峡江的转弯处》。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太好了,主要是陈行甲的经历感人。我觉得这是我近年来所看到的很好的一本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也给你买了一本,商家已经寄出了,估计你后天能够收到。收到后不要随便放下,先看上几页,看几页以后可能就放不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的第一编就要看完了。我还会看第二遍的,争取把陈行甲的经历在脑海里理理清楚,我佩服他”。</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陈行甲这本“人生笔记”式的写作,整体按时间顺序写,共“七记”(即七个章节)。第一记主要讲他和他的母亲,从童年岁月写起;第二记主要讲他的爱人,从大学生活写起;第三记讲他从大学毕业到基层工作9年多的生活经历;第四记讲他又考上清华的学习生活;第五记讲他在美国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第六记讲了他在巴东任县委书记期间的工作和生活;第七记讲他辞去公职转场公益事业几年来的风风雨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刚从乡下转到镇上的中学一周时间,全校作文竞赛,他的作文是年级里唯一的全校一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初中毕业时,中考成绩排在全县前列,特别是数学接近满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高一那年,全市举行国际和平年“环境与和平”中学生作文比赛,再一次拿到全校一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8年考上湖北大学数学系。在湖北大学结识了在大城市长大的姑娘、他的同学、他的女朋友“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92年大学毕业,“霞”去了广东省中山市教育系统,他回到了他老家兴山县,分配在县燃化局下属的矿产公司担任安全员和统计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在县矿产局一边上班一边备考研究生。1995年1月参加了研究生考试。考试虽然总分高出学校录取分数线22分,但因单科“政治”低于分数线1分,未被录取。“霞”决定辞去广东的高薪工作,招聘到贫困的兴山县来同他结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婚后儿子出生后因为他英语水平超人,担任了县外贸局副局长;后又担任团县委书记;28岁那年,担任了全县最大的乡镇的镇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镇长两年,经历了第一次考研究生失败的他,要第二次再考,这次的目标是清华大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01年他三十岁,参加全国统考,分数顺利过线,面试获小组第一,笔试加面试,被清华大学顺利录取,研究生读管理专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回到基层一年半,参加湖北省公派出国留学生选拔考试,成绩全省排第二,在出国前外语突击培训中,成绩全省第一,比一起出国的外语副教授成绩还多一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出国学习前他是兴山县县委常委,留学回来后任宜都市市长,于2011年10月任巴东县县委书记。任职期间铁腕反腐,查处87名贪腐官员和不法商人,包括多名县级干部,他的顶头上司也被他送进大牢;推动巴东旅游经济转型;2015年6月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省委组织部考察时评价其“一身正气、一身杀气、一身朝气”。任县委书记五年零二个月,于2016年12月底和新任县委书记完成交接后辞去公职,并离开巴东。决心投身公益事业。</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总是让人出人意料,大学毕业,别的同学都留在了大城市,他的同学女朋友“霞”去了广东,而他却出人意料的选择回到他那个山区老家兴山县;回到家乡工作几年出人意料的重新再去上学;她的女朋友也出人意料的辞去了广东高薪的工作,追踪着他也到了他们兴山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当了巴东县的县委书记后,出人意料的实名上网回答网友的锋利提问、出人意料的公开自己的邮箱地址;为推广巴东,出人意料的参加三千米高空跳伞;出人意料的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在省委书记明确要对他提拔重用并几次谈话再三挽留的情况下,他出人意料的依然选择辞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辞职之后,全部身心的做公益,又是一个令人意外。</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陈行甲的转行做公益,可不是我们一般想象的,街头上打扫打扫卫生、捡捡废纸烟头、发发宣传广告、扶扶过街老太之类,他件件都是大手笔,都是令人意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的“联爱工程“,以消除儿童白血病的因病致贫问题,使白血病患病儿童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上升到9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创立“”晖公益基金”,业务范围定为贫困地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关怀。解决贫困地区孩子和城市孩子教育方面的巨大差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创办“知公鸟计划”,致力于帮助精神困惑的青少年。联络专业的大学、研究所、医院,进行青少年精神困惑现象的科普;和民政部门的困境儿童救助中心合作,困境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推进对青少年精神困惑问题社会认识的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发起“传薪计划”项目,在全国查找为抗疫前线牺牲的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工作者等牺牲的英雄们,为他们的未成年子女提供长期的教育关怀服务,陪伴支持他们到22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