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编著:王金法</b></p> <p class="ql-block"> 越国最早的建都者是无余,都城在嶕岘。嶕岘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在今绍兴兰亭;一种说在今绍兴平水。</p> <p class="ql-block"> 无余是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大禹的直系后裔。越王允常(姒姓,是无余后裔,勾践的父亲)时,都城在埤中,今绍兴所辖的诸几店口、阮市一带。</p> <p class="ql-block"> 越国在漫长历史中,先后于今绍兴行政区域内,建过四座故都,其中平阳故都在今平水。平阳故都曾作为勾践“临时故都”,前后约有5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退栖于会稽山上城(即平阳),平阳为会稽山腹地一个小盆地,西有秦望山,东有化山,背山面水,两侧山岗高隆,宛若天然城墙,具备了以山代城的地理条件。</p> <p class="ql-block"> 平阳寺位于绍兴古城南20公里的会稽山腹地、若耶溪源头的平水镇平阳村。初为平阳道观,建于宋、元代之间,明初遭兵焚。据《中国佛教记》,清顺治17年(1660年)高僧道忞奉帝命还山在原兴福观遗址上建平阳寺,赐银印,为住持,帝亲送岀门,赐号“弘觉禅师”。</p><p class="ql-block"> 平阳寺鼎盛时期主体殿宇达六进,僧众千人,系江南一大名刹。寺内曾藏有弘觉禅师血书《华法经》、康熙皇帝南巡所赐黄钵及千佛袈裟。这合称为“平阳三宝”,1941年移至天台国清寺。</p> <p class="ql-block"> 绍兴平阳寺藏经楼(无尘殿)历经300多年来,从未清扫,楼内梁柱从未掸帚擦揩,至今不但一尘不染,而且也无蛛网、虫蛀痕迹,实属世界奇观。</p> <p class="ql-block"> 绍兴民间广为流传说:顺治皇帝出家后,曾游至绍兴平阳寺隐居,在此修行时留下了一颗“吸尘珠”,能吸纳尘埃,使寺庙保持洁净。</p> <p class="ql-block"> 相传顺治皇帝在宠妃董鄂去死后,因过度伤心,看破红尘而出家。绍兴祖辈相传:顺治皇帝的儿子康熙皇帝两次南巡,都来平阳寺后返回,就是探望其父顺治皇帝的。</p> <p class="ql-block"> 众多科学家曾来绍兴平阳寺无尘殿实地考察,但也未得出明确结论,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无尘现象可能是建筑结构、自然环境与气流动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平阳寺位于会稽山腹地,周围植被茂密,空气湿潮,可能抑制灰尘漂浮,山间气流与地形布局可能形成特定通风环境,减少尘埃沉积,但缺乏系统科学研究支撑。现在这个谜还没彻底解开。</p> <p class="ql-block"> 绍兴平阳寺是驻过两代国师、沐过三朝皇恩的清朝名刹。</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为走向平原,迁到绍兴建都,从而离开了平阳。绍兴城的历史就是从这开始的,距今绍兴古城已有2500多年历史了,而且2500多年来,绍兴的城址一直没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