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千秋 雕塑凝情

世平

<p class="ql-block">  踏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的“杜甫与他的时代——吴为山雕塑艺术展”,仿佛穿越千年时光,与诗圣杜甫展开一场灵魂对话。入口处,《游学壮歌》中的青年杜甫意气风发,身旁骏马抬蹄欲奔,杜甫挥臂,似在高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眼中满是对世界的好奇与壮志豪情,让我看到那个鲜衣怒马、怀揣远大抱负的少年。踱步向前,《长安沉吟》里的杜甫,身形清瘦,面庞沟壑尽显。他低头沉思,双臂自然垂落,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彼时的他,困于长安,仕途不顺,满心治国安邦的方略却无处施展,国家动荡、百姓疾苦,都成了他心头沉甸甸的忧愁。再看《流寓秦州》,杜甫与瘦骨嶙峋的马相伴,满身风尘。马缓缓前行,杜甫目光坚定又带着迷茫,望向远方。多年辗转流亡,他身心俱疲,却仍心系苍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即便身处困境,也未曾放弃对国家和人民的牵挂 。最让我驻足的是《草堂岁月》。此时的杜甫,面容慈祥,神态安然。经历半生漂泊,终在草堂寻得短暂安宁。他静坐于此,或许在回味往昔,或许在构思新的诗篇。但那微微低垂的目光里,仍藏着对世事的关切,对国家命运的思索 。这些雕塑,不仅仅是冰冷的艺术品,而是用独特的写意手法,将杜甫的一生以鲜活的姿态呈现。吴为山先生把杜甫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抱负、无奈与坚持,都融入到每一道线条、每一个表情中。走出展厅,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杜甫的诗歌,本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沧桑巨变;而这些雕塑,更是为这份厚重的历史,添上了生动的注脚,让我对杜甫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