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布哈拉白天的行程即将结束,傍晚时分,我们前往Dolon晚餐,晚餐安排在这家餐厅的顶楼平台上,这里是追逐日落的绝佳地点,还可眺望整个布哈拉老城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在布哈拉观赏日落,是体验这座古城历史氛围与自然光影交融的绝佳方式,而我们正好在绝佳地点来体验这种感受,无疑是一种绝美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日已落下,是否今天的行程已经结束,不,晚餐后,巡游布哈拉这才开始,白天和晚上的卡良宣礼塔及清真寺是完全不同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卡良宣礼塔及清真寺是极其著名的中亚穆斯林建筑,布哈拉的象征。它是喀拉汗王朝(999-1212)的代表作,完工于1127年。高46米,当时是中亚地区最高的建筑物。“卡良” 在塔吉克语中就是“伟大” 的意思。建成八九百年来完好无损,它的模样就像灯塔,是丝绸之路上商旅的重要路标。</p> <p class="ql-block">当年成吉思汗看到它后,备感震惊,下旨将它保留下来,这才得以幸存。只是1920年伏龙芝下令炮轰该塔,造成一些损害,现在还能看到修补的痕迹。16、17世纪以后,此地一度曾为恐怖的刑场,有不少罪犯和政治犯被从高塔顶端推下以示惩戒,因此此塔亦有“死亡之塔” 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布哈拉的夜晚是一场穿越千年时光的光影诗篇,古老建筑在暖黄灯光下苏醒,砖砌花纹在夜色中低语,整座古城褪去白昼的炙热,化作《一千零一夜》的梦境舞台。</p> <p class="ql-block">意犹未尽的第二天早晨,我们来到有着“水塘上的清真寺“之称的波罗考兹清真。清真寺因毗邻方形水池而得此称号,20世纪修缮后延续宗教功能,现为布哈拉“中亚建筑博物馆之城”核心景点。</p> <p class="ql-block">布哈拉波罗考兹清真寺始建于公元18世纪,与布哈拉城堡隔广场相望。该建筑以20根雕花木制廊柱构建的12米高前廊著称,柱体采用钟乳状垂拱形式,柱础形似马蹄,反映出伊朗建筑风格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1712年完成初期建设,作为布哈拉埃米尔宫廷礼拜场所使用。20世纪初进行结构性加固,原砖石基座更换为花岗岩材质,木制廊柱表面涂层使用天然矿物颜料进行保护性修复。2013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缓冲区保护范围。</p> <p class="ql-block">雅克城堡-阿拉克要塞,根据考古学研究证明,阿拉克要塞是布哈拉最古老的遗迹。 在它的前面是堆积出来的列吉斯坦广场, 阿拉克要塞不是一个完整的四边形, 从西往东有点突出,在东南方向有削角。中世纪的时候,这里是政府官员和军队家属的居住之地,有仓库、银库、商店、学校、政府和监狱。</p> <p class="ql-block">雅克城堡(Ark Fortress)历史上几经损毁和重建,多次迭加,使整个古堡形成一座面积约4公倾、达18米的丘岗,外边由层层的城墙所围。城墙呈波浪形。目前所见的城堡建于18世纪下半叶的曼吉特王朝第三代大汗时期,城堡的大门被建成两侧耸立粗壮塔型圆柱、中间为拱型入口的形式。</p> <p class="ql-block">走进雅克城堡内部,入口坡道的顶端是17世纪建成的朱玛(星期五)清真寺,拥有精致的木刻廊柱与藻井。一条有庭院的走廊,分布着总督宅邸、加冕和接待厅、金库、后宫、皇家马厩等,是雅克城堡中现存最古老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雅克城堡历史上是布哈拉的一个“城中城”,当时,有3000多人居住其中,1920年,城堡的大部分建筑毁于苏联红军的炮袭,城堡的东、南、北部城墙及大部分建筑,特别是木制框架部分基本被毁。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对雅克城堡进行修复,少数残存的皇家住所被辟设为布哈拉城市文化博物馆,陈列着《古兰经》手抄本、工艺品、古钱币、旧兵器等文物,见证着布哈拉悠久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中亚古谚说:“我愿出一袋黄金,但求看一眼希瓦”。诉说着这座千年古城昔日的辉煌和迷人。伊坎卡拉 (Ichan-Kala)是乌兹别克思坦希瓦古城的内城,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1990年希瓦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抵达希瓦古城,我们从古城最重要的城门——西门入城。希瓦古城的西门(阿塔·达沃扎门)意为“父亲之门”,有双角塔,也是老城的主入口,</p> <p class="ql-block">由西门进入希瓦古城,映入眼帘的就是希瓦古城的标志——卡尔塔米诺尔宣礼塔及默罕默德·阿明汗经学院。这组建筑群不仅是希瓦汗国时期的宗教教育中心,更因其未完成的宣礼塔和传奇历史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卡尔塔米诺尔宣礼塔:未完工的巨型宣礼塔。希瓦最为亮眼的点睛之笔来自于"卡尔塔米诺尔宣礼塔"。布满绿松石的塔身在整个"素颜"的城市中非常亮眼。而只有设计中一半高的塔身在所有高耸的宣礼塔中是一个独特的另类。</p> <p class="ql-block">这座1851年修建的卡尔塔米诺尔宣礼塔。据说是穆罕 默 德.阿 明 汗(Mohammed Amin Khan)想要建造一座可以远眺布哈拉的宣礼塔,但他在1855年坠亡(另外一个版本是,布哈拉国王想让设计师在完成这个宣礼塔后去他的国度建造一座更高的宣礼塔,而希瓦古城的国王知道此消息后,便准备在这个塔建成后杀掉设计师,结果消息被泄露,设计师连夜出逃)工程也就此戛然而止。这里便成了希瓦最著名的"烂尾楼"。</p> <p class="ql-block">而在希瓦古城,我们入住的就是这座由百年古老的默罕默德·阿明汗经学院改造而成的民宿酒店,当年这座经学院由希瓦汗国统治者穆罕默德•阿明汗(Muhammad Amin Khan,1845-1855年在位)于19世纪中期下令修建,旨在打造中亚最宏大的伊斯兰学术中心 。</p> <p class="ql-block">酒店入口拱门保留传统伊斯兰星月纹与书法瓷砖,内部庭院对称布局,拱廊雕刻花窗保存完好。作为酒店开放后,部分房间保留原始砖砌穹顶,游客可感受经学院学生昔日的居住环境。</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餐厅也是建筑群的一部分,1855年建的经学院内享用,内部结构十分宽敞明亮,可以容纳几百人同时就餐,早餐坐在这里用餐,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千零一夜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所在的阿姆河西岸三角洲,曾被称作花剌子模国。从公元前6世纪起,希瓦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1512年,花剌子模绿洲居民发动起义,摆脱波斯统治,建立起独立的国家——希瓦汗国。</p> <p class="ql-block">17世纪,沙漠之间的丝绸之路重镇希瓦,成了希瓦汗国的首都、穆斯林世界最大的宗教中心之一。希瓦至今保留有8座清真寺、31座经学院、14座宣礼塔、12座陵墓和6座王宫。</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过了西门,参观了卡尔塔米诺尔宣礼塔,入住了默罕默德·阿明汗经学院。而希瓦古城的精髓就在于“一门一塔一堡”,它可谓是希瓦古城的核心之核心。让我们走进库希纳城堡,它是当年希瓦汗王宫殿所在。</p> <p class="ql-block">库希纳城堡(Kuhna Ark),12世纪始建,17-19世纪扩建。有多个庭院,由高高的齿墙加固,与周围的社区隔开。建筑包括夏季清真寺、接待厅、监狱、造币厂等。</p> <p class="ql-block">该城堡融合了伊斯兰艺术风格与当地传统建筑特色,夏季清真寺以蓝白瓷砖装饰的墙面和繁复的伊斯兰雕刻著称,屋顶装饰红、橘、金色,石柱刻满精细图案。</p> <p class="ql-block">朱玛清真寺建于10世纪,是希瓦也是中亚最大最古老的清真寺,有218根珍贵木材做成的木柱,每根上面都有精美的雕刻,古代建筑的音响效果,今天来看依旧极为出色。</p> <p class="ql-block">希瓦的朱玛清真寺保留了中亚罕见的木构传统,体现了早期伊斯兰建筑的简约风格。清真寺内有6或7根柱子可追溯到原10世纪的清真寺,而其他部分重建于18世纪。目前朱玛清真寺仍在正常使用中。</p> <p class="ql-block">巷子尽头的高塔,是 Khoja 宣礼塔,塔高57米,希瓦的至高点。塔下有伊斯洛姆霍贾经学院有伊斯洛姆霍贾经学院(Islom-Hoja Medresssa),是1910年希瓦汗国的末代首相伊斯洛姆霍贾主持修建的,这位首相在位期间开办学校、医院,大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最后却被可汗暗杀。</p> <p class="ql-block">现在经学院里保留的是应用艺术博物馆,展出花剌子模几个世纪的手工艺品,木雕、瓷雕、地毯、金属制品等,甚至还有通过丝绸之路而来的中国的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希瓦古城里有个石头宫,里面是可汗跟四个老婆的后宫,每个老婆一个庭院,伊斯兰教义规定,穆斯林男人最多能娶四个老婆,而且要公平对待每一个老婆,不仅在生活花销方面要公平,赠送每个老婆的礼物甚至同房的次数都必须公平。</p> <p class="ql-block">该建筑群始建于10世纪花剌子模王朝时期,17世纪成为希瓦汗国首都后,成为可汗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场所。成吉思汗西征时曾攻陷此地,石头宫见证了蒙古军队与当地政权冲突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穿过庭院则是可汗会客的庭院,庭院中央有两个圆形台基,可以搭建帐篷或蒙古包,也是突然出现的蒙古包,才知道当年成吉思汗西征到这里,打得花剌子模汗国落荒而逃,这个古城也是他唯一进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希瓦古城的东门,顶部设有瞭望塔,雕刻的木门保留了18世纪的工艺。1911年坍塌后于1930年修复,1982年和1997年进行了翻新。东门区域曾是集市和奴隶市场,现存建筑见证了昔日贸易与战事的繁荣。 至此希瓦古城的游览也告一段落。</p> <p class="ql-block">后续将是土库曼斯坦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