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敦煌艺术壁画展

为人乐

<p class="ql-block">周日携妻带女来到惠州博物馆,观摩了一场《丝路华章 秘境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展,虽然人山人海,热闹空前,我们庆幸在博物馆同志的关照下得以漫步“敦煌”,一眼千年,目睹敦煌艺术的虔诚与华美,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p><p class="ql-block"> 我虽然到过敦煌莫高窟,亲眼参观了8个洞窟,但那是随旅游团走马观花,匆匆而过,由不得你远近观察,仔细揣摩。这次是凑近观看,“现场体验”,饶有兴趣地体验了一场佛教绘画艺术盛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敦煌文化延续近2000年,集建筑、彩塑、壁画艺术之大成。本次展览精选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敦煌石窟及榆林石窟壁画精品,以及藏经洞出土的绢画、文献复制品,通过4座1∶1复刻的洞窟光影秘境、百米壁画长廊、精美彩塑展示和沉浸式“守护敦煌”体验,将千年敦煌“搬”进博物馆,同时推出敦煌主题文创系列活动,将洞窟美学巧妙转化为可带走的现代生活艺术品,为惠州市民打造了一座“家门口的艺术殿堂”。</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我对佛教艺术情有独钟,这绝非信仰“见异思迁”,而是对中国博大精深、精彩纷呈的佛教艺术顶礼膜拜,推崇备至。特别是对近二千年以来佛徒们孜孜不倦地用绘画、雕塑,凿洞立壁,刀雕笔刻,记录和宣传佛教教义肃然起敬。敦煌石窟艺术便是其中的缩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随着佛教的兴起及东渐,佛徒信众们在敦煌鸣沙山东麓断崖之上陆续开窟造像。从魏晋南北朝到元代,持续营建千年,保存至今的洞窟有732个, 其中有壁画和塑像的洞窟492个,包含45000余平方米的壁画和彩塑2400余身。这些都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与艺术的珍贵文物,敦煌石窟成为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活标本,也是中国美术史上不可忽视的篇章。这次展出的莫高窟壁画精品便是其中之一,也为不便亲往敦煌莫高窟的普通百姓们了解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提供了方便。</p><p class="ql-block"> 在展厅,你能看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脉络:隋唐以前,壁画表现的是释迦牟尼前世的善行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和普渡众生的因缘故事画;而到了隋唐后,各种经变图开始流行,普贤、文殊、观音等菩萨悉数登场,以经文中描绘的净土极乐世界为蓝本,描绘了一个个华美宏大、歌舞升平、祥和欢愉的乐土景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如懂点佛教绘画艺术,或许还能看到绘画技法的演变,品味佛教各宗派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壁画创作影响——从北朝的笔触粗犷、自由奔放、动感十足;到隋唐后以细腻笔触描摹衣带飘逸,面容神情细节满满。北朝时色彩充满激情和野性的明暗对比,到隋唐后人物的衣褶、面部神态更加精细。</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有足够的细心,也许还能看到不同时代的市井生活。从供养人的服饰变迁,到供养人身份地位、出行礼仪及业绩颂扬的图说,再到当时乐器、生产工具、工艺流程等的描绘,为我们再现古人的生活劳作场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总之,这次惠州敦煌莫高窟壁画精品展,是佛教传播历史回顾,是佛学知识具象化重演,是一场中华传统文化盛宴,值得一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