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0日,今天是我出差中的第三个周日。清晨起来,见窗外天气晴好,想起两年前涿鹿微友向我推荐的千年古塔“镇水塔”还没有去过,导航查询,行车约一小时的路程。在抖音上又搜了相关视频,看到有新修的路,决定前往游览。</p><p class="ql-block"> 行到西环路的尽头,导航显示左转东行,地址中的镇水塔在武家沟镇,我过往去武家沟区域都是右转西行。将车停在路边,再次确认导航,还是指引左转东行,决定按导航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途经窑子头村,村后是传说中黄帝“合符釜山”的釜山。将车停在路旁,晴空下能清晰地看到山丘上的亭子,亭内有传说中的“合符石”,2023年2月,我在这里踏雪登山、探古寻幽,多次寻路才到亭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乡道似新修的,虽较狭窄,但路况多很好。在一处山根下,有十多米路段被山洪冲刷破损,但能通行。临近约3公里处,有一段仅一车通行的碎石路,小心翼翼地开了约几百米又到了新修的乡道上。欣喜之余,下车拍了张路况山景,结果上车后发现乐极生悲,手机导航退出了,而且二部手机三个运营公司的电话卡都是没有一点信号!我印象中导航距离目的地还有2公里多,记下车里程表数字,继续前行,边开车边望着两侧的山寻找古塔的踪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慢慢地转过一段盘山路,行至一岔路口,看车仪表盘上的里程数字已过了2公里。此时见前面的山路更加狭窄,右侧则有一更小的山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将车停在路边,徒步向前寻路。走不远,见右侧小路转弯处似有一塔,用手机相机变焦拉近,确认就是图片中见到过的“镇水塔”!</p> <p class="ql-block"> 回到车旁,决定步行过去,一是不愿在窄路行车,二是好久没有登山了,喜欢登山的感觉。此时感到山风有些凉,从后备箱中取出登山包背上,这样后背能挡风,包上帮着两根登山杖,如果古塔附近有上山路,可登高望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转过一个山弯,路上有很多落石,注意到右侧的山上,破碎的崖壁还有预坠的乱石,庆幸没有开车过来,此时如果有落石,步行能感知更快,易躲开。</p> <p class="ql-block"> 来的古塔前,塔前的石碑上刻着“镇水塔”、“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七层古塔,与网上残破塔身塔下长满荒草的图片相比,显然是近年修缮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绕塔身观看,注意到每层塔的檐角有突出的木榫,木榫多较新,应是修缮时加装的。二层基座上有回形纹砖雕,底层基座上的砖雕多毁损不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转到塔后,注意到山上林木茂密且没有路。唉,不能爬山登高观景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到了塔的东北侧,在阳光的照耀下,塔身上的砖石榫卯构型更显美观。一只漂亮的灰绿色小鸟飞来钻入塔檐下的巢中,用手机相机变焦拉近寻找,却寻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注意到塔身上的一道门应是真门,门洞被长砖塞住。查网上资料确是真门,并传说门内塔基下有深井通地下河,曾有人坠井失踪,后塔门被封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看塔前石碑碑文了解到:“镇水塔”是辽代建筑,为密檐式七层八角实心塔。历史思考:涿鹿位于华夏北方,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后北方被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但北方汉人并未鲜卑化,鲜卑族认黄帝为祖先,反而进行了很彻底的汉化。涿鹿黄帝殿前,祭拜黄帝的帝王塑像群,最多的帝王来自北魏。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十六州中的“新州”就是现在的涿鹿。再历经辽朝、金朝和元朝,到朱元璋的明朝收复已过了四百多年!这期间无论是辽朝的契丹族还是金朝的女真族,都没有像北魏的鲜卑族一样主动将本民族汉化。更有甚者,到了元朝将民族划分为四个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汉人包括北方汉人和契丹、女真等族群,南人包括原南宋统治区域的汉民族和其他各族。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北方汉人几百年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下,汉文化断层后,还会有自身汉民族国家的认同吗?从这点来讲,我觉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华夏历史地位可比肩汉武唐宗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镇水塔看到一些网文介绍,镇的是桑干河水患,此时我站在塔旁看下面的山谷中,只有涓涓细流的小溪,涿鹿城南浊浪奔涌的桑干河距此要有二十多公里,这么远也镇不到啊!难道是桑干河改道了?再查百度资料,是因此地处于桑干河支流常家梁沟,历史上山洪频仍,乡民集资建塔以镇压水患,塔名由此而来。我觉得,这个说法可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回到停车处,望周边群山绿色葱郁,拍了几张照片留存,珍惜好时节吧,入冬后就是一片荒凉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返程途经那段碎石窄路时,注意到路左侧的村中似有一小庙,便将车停在入村路口旁的一座房前。沿坡路进村,路旁一大院是村委会,看标牌为张家河村。沿路进村寻庙,看到小山村非常整洁,白墙红瓦的民居也很美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小庙出现在右上方的山坡上,同时看到路前方有一戏台。我的认知中,涿鹿村中多龙王庙和玉皇庙,且龙王庙前多有戏台,给龙王看戏求雨。沿戏台对面的坡路上到庙前,这是一座三间房的小庙,没有匾额,庙门锁着,门上是毛玻璃,隔着门缝观看,内有一金色束冠无须神像,不似印象中常见的龙王塑像,难道是其他道教神仙?离庙回返,在戏台旁遇到一村民,问这是什么庙?回是龙王庙,看来这里塑的是个年轻龙王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过了戏台,注意到路边的谷子长势非常好,沉甸甸的谷穗低垂,这里产出的小米一定好吃。谷子地旁开着白花的低矮作物,我的认知是土豆,临近的玉米也是将丰产景象。今年雨水丰沛,附近又有宝塔镇河妖,希望这里的村民富足安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再经村委会时,院中的炉子冒着青烟,空气中弥漫着烟气,我没有觉得这烟气呛鼻,反而觉得,这烟火气,让人感到世间美好!</p> <p class="ql-block"> 继续上车返程,此时我的两部手机电信、联通和移动三个号卡,终于仅移动有信号了。重新设置了回公司的导航,以为是原路返回,但行车中看到路过的溪源村,才意识到走了另一路线。哈哈,在导航的引导下将走一个环线返回,来时在西环路右转西行也到镇水塔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过了上葫芦村不远,桑干河出现路边,2023年5月我去上葫芦村看薄字屯堡时,这里的桑干河是干涸的乱石滩,现在却是浑浊的洪水急流。下车观看,乡道路基护栏已部分损毁,可以想象前些日的水势更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再行车前行不远,有一大桥,过桥后将车停在路边,返回站到桥上观看,桥西侧的水面很宽,洪水转过一个河湾从桥下流过。桥东侧的河道变窄,水流更急,我知道往前不远将流经前不久看过的涿鹿城南桑干河公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千里桑干富涿鹿,临近的溪源龙门山上没有镇水塔,看来桑干河还是给涿鹿这片土地带来的多是富饶!回到公司看时间约九点半,历经三个多小时结束了本次出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