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杨靖宇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东北抗日联军的最高将领。杨靖宇(1905年2月-1940年2月23日),男,汉族,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p><p class="ql-block">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1939年10月,日本关东军制定了针对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讨伐计划。在日军疯狂镇压下,杨靖宇带领抗联第一路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p><p class="ql-block">1940年2月23日,时任抗联第一路军司令员的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敌人残忍地用铡刀割下了杨靖宇的头,并剖开了他的胃,当发现里面只有无法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时,在场的敌人无不震惊。</p> <p class="ql-block">詠杨靖宇将军</p><p class="ql-block">郭沫若</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九年五月书奉东北烈士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头颅可断腹可剖,</p><p class="ql-block">烈愾难消志不磨。</p><p class="ql-block">碧血青蒿两千古,</p><p class="ql-block">於今赤斾满山河。</p><p class="ql-block">——选自《战典—东北抗日联军征战纪实》,作家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p><p class="ql-block">郭沫若(1892-1978)</p><p class="ql-block">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曾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p> <p class="ql-block">杨靖宇赞</p><p class="ql-block">于洪文</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4日</p><p class="ql-block">白山黑水战旗扬,</p><p class="ql-block">雪裹冰埋志未央。</p><p class="ql-block">弹尽粮绝终不屈,</p><p class="ql-block">英魂浩气永流芳。</p><p class="ql-block">于洪文,回族。1948年11月生于北京,1968年6月参加工作,1969年2月入伍,1978年10月转业。中共党员,退休前为山东省政府某部门主要负责人,省政协常委。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p> <p class="ql-block">后世纪念</p><p class="ql-block">1946年2月,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p><p class="ql-block">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坐落在吉林省靖宇县城靖宇大街南侧。</p><p class="ql-block">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p class="ql-block">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