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书出版发行后,我会时常去当当、淘宝与拼多多上看读者的评论,希望对我有所启发。我非常感谢读者对我书籍内容的肯定,我也一直乐意与读者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对于他们的交易行为提出忠肯的建议。出现负面的评论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虽然它们寥寥无几。下面是《技术分析与预测原理》的二个负面评论,一个是在2024年2月25日淘宝网上的评论:“这本书内容非常烂,标题写的挺好,一个研究物理的研究交易来了,带着浓浓学术风格,然而对你没什么帮助。只描述现象而没有应用。烂书一本”。另外一个是在2023年11月17日豆瓣用户“又跌”的评论:“一大抄,扔了”。哈哈哈,是“烂书还是一大抄”当然只有我自己心中有数。不过,对于读者的期待,我非常理解,因为读者买了你的书,看了你的书,当然希望学有致用。至于能够起到什么效果,那就要看读者自身的悟性和修练了。如果不切实际,以为不用努力,不求甚解,就能帮助他们在金融交易市场得到类似1+1=2的指导,从而帮助他们实现快速致富的目的,那么说得不中听就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p><p class="ql-block"> 依我肤浅的认识,研究一个复杂问题的好书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实用操作程式,相反,书是传播科学知识的工具。好的书应该是要讲明白其中的道理,帮助读者明事理,汲取其中的精华,这也是我这个作者的最大愿望。然而,如果想走捷径,那么读书确实不是一种合适的选择,想走捷径的人应该去听评论家或者网上专家的建议做交易,至于赢了还是亏了那可没有回头路,无论结果如何都必须承担其后果。</p><p class="ql-block"> 常常有读者问我自己做不做交易,我觉得不做交易很难写出有一定深度的技术分析著作吧。事实上,我最初做的是外汇交易(业余),看了好几本技术分析的经典著作后还是觉得不行,又花钱参加了一个台湾大伽的网上学习班。后来又同时做股票交易,前前后后又分别参加了北京和深圳二个大伽的股票交流群,不过学习来学习去,还是稀里糊涂的,不得窍门,赢赢亏亏全无定性。什么感觉呢?就象有个群友跟我说的,常常听他们的话做亏了,心里气鼓鼓的,很想去砸他们的脑袋。</p><p class="ql-block"> 一方面,我尝试多方面的学习,包括拜师学艺,另一方面,我也尝试不同的交易方法(主要是数学上的),但是因为自己既无足够的知识,也无足够的经验和能力,所以我的交易结果总是输多赢少,亏得一塌糊涂,“头破血流”。在这种残酷现实下,我的自信心遭到毁灭性打击,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看K线图便思绪混乱,不能集中精力观盘。我在心里反复地问自己:这种交易方式真的适合自己吗?调整自己真的很难,也许因为自己的执着,终于又使得我静下心来,重新去研究和探索这个市场的未知,而这三本书便是我这些年来的研究和交易心得,敬献给金融交易市场上的有缘人!</p><p class="ql-block"> 有朋友问我最近在干什么?确切地说,我在总结归纳中国股市行情启动时的精确时机(通常情况下),我觉得作为普通散户,能够掌握这些有规律性的操作技巧就足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