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不是一个好老师

遇知音

<div>众所周知“千里马常在,而伯乐不常有”。</div><div><br></div>但百科“伯乐”词条:伯乐经过多年的实践、长期的潜心研究,取得丰富的相马经验后,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整理。反复推敲,终于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相马经》。书中有图有文,图文并茂。<div><br></div><div>伯乐并不保守,他为后人留下《相马经》,就是相马的教材。按理说名师出高徒,学习《相马经》,理应学会相马。然而事实并非如此。<br><div><br></div><div>百度百科“相马经”词条:当伯乐年老的时候,他的儿子很想将这项专门技能继承下来,以免失传。于是他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div><div><br></div><div>《相马经》上描写千里马的外形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子好象垒起的酒药饼。”他就依照这一条,拿着经文出去“相马”了。结果找到了一只很大的蛤蟆”,这便是家喻户晓的成语“按图索骥”的故事源头。</div><div><br></div><div>由此,笔者认为伯乐不是一个好老师。伯乐之所以未能将相马技术广泛传播于所世,成也《相马经》,败也《相马经》。 他和后人有意无意神化了《相马经》,以致多数后人只知道死读书,重复“按图索骥”的故事。</div><div><br></div><div>其实,伯乐只差告诉儿子和后人:修炼相马超能力只需要和伯乐一样,除了认真观察马,还要写自己的相马日记。在相马的同时写相马日记,反复推敲文字的时候,能激发灵感,能提升观察和思维能力。</div><div><br></div><div>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正如伟人所说: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学而成学“</div><div><br></div><div>由于时代的变迁,马不再是决定战争的关键因素。伯乐常常被比喻为识别人才的领导或专家(a good judge of talent)。</div><div><br></div><div>其实对于人这个社会关系的总和,无论当不当领导,哪怕就是一个普通的公民,记人识人辨人的能力都极为重要,因为普通也需要识别结交良师益友寻觅适合自己的终生伴侣。</div><div><br></div><div><b><font color="#ed2308">学习伯乐写日记。</font></b>从小养成广交朋友,同时养成观察记录人的习惯写人物日记就能养成伯乐素质。这是被全世界教育界所疏漏的一项训练。</div><div><br></div><h5>美好人生工程发起人李美志2025年8月10日</h5></div> 可惜伯乐没留下《相马日记》,更没告诫后人写相马日记、人物日记…… <p class="ql-block">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p> 再读《发财日记》一书中真有发财真经那就是在162页,2007年11月2日的日记《学习做老板》:<br><br>我把公司全权交给弟弟打理。对他和小玉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每天把门市的销售情况形成文字给我,并总结当天的成败得失。当天的事情,决不拖到第二天。弟弟说不形成文字他一样清楚当天的情况。<br><br>我说不一样,看在眼里和写在纸上是有区别的。记录的时候,你会重新思考一遍,有些闪光的东西就是在思考当中发现的。<br><br><b><font color="#333333">笔者认为,这篇日记就是藏在全书最宝贵的发财真经:</font><font color="#ed2308">养成写理财日记的好习惯</font><font color="#333333">。每天记账并总结经验教训,想方设法增加收入,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font></b>